譚佳妍
摘要:英語,作為小學階段學生初接觸的一門新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有發音不準、口語表達機會較少、語感不強、語義理解能力較差等問題,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合作學習的落實,為學生能力展示提供更加多元的空間,激發學生表達熱情。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更加深入。文章結合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從合作學習的角度提出對應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合作學習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在英語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合作學習,帶動學生學習參與,為學生提供表達空間,推動學生語言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爭優競爭意識
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迫切渴望展示自己的訓練成果,獲得來自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合作學習的落實,除了讓學生在小組內部有效交流之外,還可以讓他們在小組有效演練的基礎上,更加自信地在臺前展示自我。同時,依托合作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完成一些進階性任務。如讓學生進行兩人對話互動、情景演繹,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拼讀、猜詞、接龍等游戲,更好地激發學生競技意識,以對抗推動學生學習、交流、展示、借鑒,使學生更好地享受英語學習過程。
(二)營造班級互動合作氛圍
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同程度存在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課堂聽講有所遺漏等問題。合作學習的開展可以更好地營造合作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交流意識,讓學生依托組內成員之間的有效合作、共同對話,高效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承擔責任,配合他人積極努力。依托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多元智能均衡發展。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開展合作游戲,促進閱讀學習
針對小學生來講,他們閱讀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思維具有非常強的活躍度以及發散性。為了更好地幫助小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入吸引人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用游戲教學法,讓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充滿趣味,在培養出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I like panda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操場或者教室內開展展開蘿卜蹲的游戲,教師把班級當中的學生均分為多個小組,每一個學生扮演熊貓,兩個小組內的學生所扮演的熊貓要有不同的性格和相似的點,兩個小組內的學生展開蘿卜蹲的游戲,讓每一個組的學生運用英文來參與游戲。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熊貓,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及記憶單詞和詞匯,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二)開展合作探究,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旨在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加強學生理解準確度,讓學生逐步形成獨立進行閱讀英語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單詞,以一年四季為拓展點,為學生展開教學。這些拓展內容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也值得學生展開合作探究。首先,先把學生分為多個合作小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研究,在四個季節當中選擇小組感興趣的一個;其次,每一個小組根據季節詞找到我國該季節的主要特征和南北方差異,兩名學生負責收集這一方位上其他地點的資料,兩名學生負責制作PPT進行記錄,一名學生負責交流發言,讓小組成員都有明確分工,有事可做;最后,對小組合作探究后的內容要進行匯報展示。整個策略的形成過程較長,最終呈現效果需要多次進行演練才能完美,也正因為需要多次進行演練,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經過合作探究讓學生都能得到進步。
(三)開展小組討論,提升閱讀思維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地讓學生閱讀、記憶以及背誦課文,而是要注重為學生滲透閱讀技巧,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強化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順利閱讀其他的文本。小學英語教師要按照實際情況指導學生運用略讀、速讀以及精讀的技巧,結合上下文來判斷生詞詞性,結合全文的語境對生詞含義進行猜測,強化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Merry Christmas!”一課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先自行閱讀文章內容,之后互相進行討論,結合語境一同判斷新詞的詞性,猜測新詞的具體含義。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詢問學生從插圖當中能看到什么,讓學生圍繞圖片自行討論看到的內容。整個過程中,教師為學生介紹單詞的復數形式,找到與他人談論節日的句子。之后,教師讓學生討論“自己節日的計劃?”從而更深入了解文章當中人物的情感。這一案例中,教師指導學生先采用略讀方法大致了解文章內容,然后通過精讀方式學習文章的詞匯和句式,讓學生感知時態變化和句型運用。
(四)開展課后交流,提升閱讀效率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除去運用課堂教學中的教材外,教師還能夠給學生適當補充課外資源,讓學生通過課外時間進行英語課外書的閱讀,讓學生靈活地運用課堂中所學英語知識點,增加學生的見識、開拓學生的眼界、訓練學生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堅持以單元主題作為基礎,給學生推薦有關的英語繪本、童話故事等,補充課內閱讀,強化學生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學“I often play sports”這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問題引導,讓學生聊一聊自己在空閑的時間都喜歡進行什么運動,而運動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當閱讀完課內的文本之后,教師給學生推薦有關體育鍛煉的課外閱讀資源,讓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找到哪些行為是我們鼓勵和提倡做的,哪些行為是不允許以及禁止做的,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句型“We should…We shouldnt…Why not…?”幫助學生在身體鍛煉的同時形成健康意識,強化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經過閱讀之后,教師能夠讓學生圍繞“自我保護”為話題進行閱讀交流,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讓學生在交流當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體會到英語閱讀的快樂,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要能夠有效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合作學習指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鼓勵學生的個性展示,把握學生學習訴求,優化教學指導,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林阿敏.基于新課標的小學英語閱讀有效性教學[J].校園英語,2021(23):153-154.
[2]張路嬌.從“閱讀”到“悅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智慧,2021(14):111-112.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