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凌燕
摘要:提問,從字面含義來看就是提出問題的意思,看起來十分簡單,為突出有效性,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有效提問是讓數學課堂更高效的途徑之一,不僅可以帶給學生諸多幫助,還能夠促使他們更為主動、深入的思考這些數學問題,充分調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熱情與動力,使其思維變得更為活躍,學會處理問題,且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關鍵詞:有效提問;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
提問作為引導學生學習和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有著較高的使用頻率,因此受到了教師的推崇。有效的提問能夠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教師不再是純粹的知識灌輸者,而學生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而不合理的提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因此,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不斷探索有效的提問方式,進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有效提問的原則
(一)掌握問題難度
在備課環節,教師既要了解教材,設計教法,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此來合理調控問題的難度。通常來講,問題的難度應該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如果問題難度太大,學生容易陷入思考“僵局”,并產生抵觸心理。而問題如果過于簡單,也會變得毫無意義,且難以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因此,在問題設計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避免設計過難或者過易的問題,要使學生在學習中達到“跳一跳,夠得著”的狀態。
(二)優化問題梯度
在教學活動中,針對那些超出學生認知規律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鏈的形式將學習難度適當降低,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提問中,設計問題鏈是一種基本方法,為了合理使用這種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進行工作。同時,梯度性的問題設計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行層層剖析,從而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
(三)選好問題角度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設置要契合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具體來講,問題既要能夠被學生接受,也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體現相關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教師要力求采用新穎的提問方法,選擇恰當的切入角度,增強問題的靈活性,并通過問題積極引導學生思考。
二、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一)設計優質問題
從基本特點來看,優質問題能夠突出問題的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優質問題,并使其成為數學教學的有效載體,給學生提供比較廣闊的探索空間,如此才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通常來講,為了設計優質問題,教師要準確把握提問的時機,而有效的提問主要分布于以下幾個環節:第一,在新概念的講授中進行提問。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學生牢固掌握學科知識并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第二,在進行知識類比時提問。有些數學知識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思考。例如,在學習“立方根”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平方根”的知識設計問題。第三,在知識應用時提問。這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以提升。教師可以在知識應用環節設計相關的問題。
(二)依托合作學習進行提問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賴于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僅提出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相對于獨立性的問題探究,學生的交流討論能夠使不同觀點得到碰撞,從而促進自身的思維發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常來講,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小組內部,教師要對不同學習基礎、性別、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合理的搭配,而小組之間則要保持大致相同的水平。以使學生實現優勢互補,保障小組間的公平競爭。第二,合理調控小組人數。4~6人的小組人數是比較適當的。如果小組人數過多,則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到問題思考中。若小組人數過少,則無法體現出合作的價值。第三,及時調整。學習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合作學習的組織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變化對分組進行階段性的調整,以此來保障學生合作的實效性。
(三)追問錯誤,激發學生探究欲
在教學期間,由于學生與教師的角色分工不同,教師應當將學生視作獨立的個體,并依據不同的教學方案來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教師需要及時采取策略幫助學生拓寬思路,以高效地運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及時改正不足。
如在學習有關“一次函數的圖象”這一內容時,會涉及上下平移等內容,在學習函數左右平移期間,學生會以慣性思維利用“左減右加橫坐標,上加下減縱坐標”來思考問題。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是否知道左右平移會為圖象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圖象的哪部分不會受到其影響?”還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若是圖象左右平移的過程中K值保持不變,那么左右平移是否可以得知圖象與某一坐標軸的交點出現的變化?”在此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展開激烈的探討,此時學生在追問錯誤的過程中,會大大激發探究欲,從而提升學習質量。
(四)鼓勵學生有效提問,讓數學課堂更高效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有效提問的應用,問題不能只有教師提出,學生也要主動提出一些問題,使其學會發現與提出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思考式學習習慣。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中,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起到拋磚引玉之效,再鼓勵學生有效提問,使其善于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形成一個良性學習循環,讓數學課堂更高效。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教學環節與方式,教師要做的是盡量提升提問的有效性,在恰當時機提出難易程度不一的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其指明學習與思考的方向,全力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讓他們收獲更多知識及技能。
結束語
總之,提問藝術值得每一位教師展開深入的探索。特別是初中數學課堂中,為了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探究意識,教師要準確掌握提問藝術,為學生提供更多具有創造性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提問來引領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下參與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黃如強.有效提問成就精彩——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20(76).
[2]江日強.巧問引學趣激思促發展——探討初中數學提問技巧[J].讀寫算,2020(11).
[3]馬偉娟.提問點睛、激活數學課堂——芻議初中數學提問的有效嘗試[J].才智,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