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春華
摘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小學生增加知識含量,掌握更為豐富的知識內容,同時使小學生形成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語文學習任務,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開展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的規劃與設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全方位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整本書閱讀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與閱讀速度,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指導,確保小學生在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小學生在持續不斷的閱讀過程當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認知,形成對于語文學科的良好興趣愛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符合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要求,逐漸形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并且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現狀剖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指導,可以幫助小學生逐漸形成閱讀能力,優質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的實效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中,缺乏閱讀分享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弊端,主要是由于教師未充分注重學生在閱讀之后的分享與交流。這個過程是學生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分享交流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相互學習,提升閱讀效果,促使整本書閱讀指導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提升閱讀教學水平。由于缺乏閱讀分享交流的環節,學生有可能在閱讀中存在認知錯誤,且無法得到及時糾正,限制了整本書閱讀指導的效果。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的策略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要深入觀察學生閱讀的狀態,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學生幫助,選擇正確的閱讀方法,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強,可以閱讀的書籍范圍更廣,他們具有獨特的感悟能力,更加注重故事的內容和情節。對此,教師可以為小學高年級學生選擇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在班級內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勵學生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
(二)鼓勵質疑,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指導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小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到更豐富的知識內容,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并且能夠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助力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書籍,這樣有利于提高閱讀效果。例如,在閱讀《魯濱遜漂流記》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如“整本書表達出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情感?”“閱讀完《魯濱遜漂流記》,你有怎樣的思想體會?”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并且學生在后續閱讀其他書籍時能夠主動提出問題,提高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解決問題,對于語文學科綜合能力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深入分析,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
引導小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是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措施。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且使學生在持續思考與分析當中形成知識遷移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其他類型文章的過程中同樣能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理解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景陽岡》一課教學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通讀,使學生了解課文所講述的大概內容,然后向學生介紹我國古典四大名著,讓學生知道《景陽岡》這篇課文選自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隨后與學生交流與《水滸傳》相關的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引領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如:“同學們,通過對課文的分析與朗讀,請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之后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與深入分析,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隨后要求學生從文章當中找出描寫武松的語言與心理的語句,如:“別胡說!難道我不給你酒錢!再篩三碗來!”“就算真的有虎,我也不怕。”通過以上語句分析,學生體會到武松的豪放以及無所畏懼的氣概,真正深入了解文章,逐步形成整本書閱讀能力。在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古典名著《水滸傳》,豐富學生的閱讀量,進一步深化鍛煉小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尊重獨立自主意識,培養閱讀創新性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的主體性備受關注,而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也要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展示出來,要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將自己的獨立意識展示出來,培養學生的閱讀創新能力。當前,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大都會從作者、主題思想等方面解讀文本,但是這樣的中心思想總是一成不變的,很多學生都可以背會。這樣的閱讀缺乏新意,而且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發展,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出來的一些創新思想,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尊重。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閱讀中,教師可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見解,擺脫陳舊的思想理念。每每讀到這本書,我們便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信念、堅持、睿智等詞語,而在實際的閱讀中也許學生會有更多的見解,比如,有的學生就會說:“他是有些無情的,離開父母遠行。”“我覺得除了那些好的品質外,他也有一些不擇手段,比如奪船戰役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來了。”學生在閱讀中總會感受到很多與常規理念不同的思想,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邁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強化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師可以開展整本書閱讀指導,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與技巧,使學生積極加入整本書閱讀中,在持續不斷地閱讀中形成閱讀能力,拓寬知識面,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駱素嫻.例談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9(01):65-69.
[2]周瑛.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其必要性[J].中外交流,2021(2):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