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磊

摘要:目的:研究額葉腦挫裂傷手術治療對比保守治療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額葉腦挫裂傷患者,隨機分作兩組治療,接受保守治療的40例患者設為保守組,接受手術治療的40例患者設為手術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手術組治療效果高于保守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額葉腦挫裂傷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對于促進患者疾病轉歸,具有重要價值,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額葉腦挫裂傷;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治療效果;
額葉腦挫裂傷是臨床常見危重疾病,患者顱腦受到嚴重的損傷,均為閉合性顱腦損傷,由于受損范圍廣,發病后易發生腦水腫、顱內高壓,引起中央型腦疝,具有較高的致殘率,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臨床對額葉腦挫裂傷常用的治療方案有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案。為探討額葉腦挫裂傷臨床最佳治療方案,將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以此探討治療方案的有效性,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本文將抽取的患者80例分組分別用這兩種治療方案,對比療效比較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額葉腦挫裂傷患者,通過電腦隨機分組實現組間資料比較。手術組:男女性別比25:15;最小25歲,最大68歲,均(48.12±3.54);保守組:男女性別比23:17;最小24歲,最大69歲,均(47.83±4.12);兩組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納入標準:入選對象和家屬均知情研究過程,自愿參與研究,并簽訂同意書;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經影像學證實符合額葉腦挫裂傷診斷標準,CT診斷結果均為單純型、顳葉腦挫傷、硬膜下血腫及后顱窩硬膜血腫等證型。
排除標準:排除惡性腫瘤,精神異常,無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保守組:患者從入院開始,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對患者瞳孔進行觀察,為患者提供常規供氧,維持呼吸道的通暢狀態,避免缺氧導致顱內壓上升。監測患者顱內壓數值變化,防止出現應激性潰瘍、急性腎功能衰竭。對患者液體出入量進行控制,對酸堿失衡情況進行及時糾正,及時止血,為患者使用腦保護藥物,對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手術組:病灶CT占位效應,從入院2h以內,為患者安排接受雙側額葉開顱,實施去骨瓣減壓術,根據病灶部位,開展手術,及時清理顱內血腫。采用冠狀切口對雙側額葉實施開顱去骨瓣減壓術,將骨瓣取出,有效控制顱內壓,清理顱內淤血。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連續給藥3日,避免發生感染。術后治療和保守組內容相同。
1.3觀察指標
根據GCS評分標準對兩組療效比較,分為恢復良好:評分13-15分;中度殘疾:9-12分;重度殘疾:3-8分;植物狀態:1-2分;死亡:0分。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SPSS22.0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n(%)】表示,χ檢驗;P<0.05說明差異明顯。
2 結果
手術組治療效果高于保守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1.
3 討論
額葉腦挫裂傷后多為腦枕部減速傷,額部加速傷,枕部減速減最常見的類型。大腦前顱窩底具有骨性結構多,表面不平等特點,一旦受到外傷,就會使額葉底、前部等處受損。當血腫量越來越多時,就會使腦水腫范圍增源碼,對下丘腦、腦干、間腦等處造成壓迫,從而引起中央型腦疝,影響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循環功能,導致患者預后不佳。研究發現,由于額葉腦挫裂傷受損機制并不明確,顱骨在突然受力的情況下,一旦受力停止,大腦組織仍在運動狀態,對側顱腦造成沖擊,大腦血管受到卡壓。發病發期,患者表現出病灶水腫、損傷。病情的遷延不愈,又會使病灶周圍血管受壓迫,加劇水腫情況,甚至使水腫面積擴大,導致顱內壓上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額葉腦挫裂傷確診比較容易,若合并腦外傷史,經CT可發現有腦部挫裂、出血,未見中線偏移,一旦發現腦組織有對稱樣的受損,即可確診為額葉腦挫裂傷。確診疾病后,如何治療在臨床也面臨較大的爭議。有研究發現,患者未出現意識障礙,可接受保守治療。若疾病進展成腦疝要及時開展手術治療。也有研究認為受傷后5日,患者腦水腫會明顯加重,導致病情進展成腦疝,甚至導致死亡,所以,一定要及早接受手術治療。病情的進展,會在臨床表現出大面積的腦水腫,引起中央型腦疝,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后。有研究發現,原有治療基礎上可以將手術指征范圍擴大,才能確保治療有效性。在及時幫助患者解除CT占位效應同時,也能將顱內血腫起到有效的清除效果,將之用于額葉腦挫裂傷治療,有效性較高,無法開展血腫清除術治療,則會加大患者的致殘率、致死率。患者腦組織中嚴重腦水腫、血腫,會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低腦灌注壓,而這種不良循環又會引發中央型腦疝,對腦干造成壓迫,導致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可見,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及早確定是否開展手術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手術組治療效果高于保守組,差異顯著,P<0.05。可見,GCS評分8分以下,配合CT檢查結果,在其他臟器無損傷時,要及早安排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在評價GCS9-12分,針對患者意識恢復狀態,影像學資料,確定是否接受保守治療。當病情持續加重后,要及時改為手術治療。尤其傷后5日內,如果腦水腫加重,保守降壓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導致腦水腫癥狀加重,顱內壓上升,引發腦疝。早期開展手術治療在出現腦水腫時也可以及時開展去骨瓣術,緩解患者腦部壓力,有效避免腦疝形成,控制病死率。
綜上所述,當CT檢測出患者大腦水腫或血腫有明顯增加,要實施手術治療,及早接受血腫清除術,如果血腫20ml以上,也要開展手術治療。符合指征要及早接受手術,對于促進疾病轉歸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兩種手術入路治療非對稱性雙額葉腦挫裂傷的療效比較[J]. 王永志,錢令濤,高志波,高心保,梁衛東,寧亮,李嚴.?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6(12)
[2]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的臨床療效比較[J]. 唐韜,胡國良.? 海南醫學. 2016(18)
[3]保守及手術治療雙額葉腦挫裂傷臨床研究[J]. 高曉,劉軍.?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