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妮 曾亞男

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頸骨折護理中使用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本院72例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舒適護理。觀察兩組的臨床數據。結果:實驗組的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P<0.05),且骨折愈合時長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舒適護理;護理效果;臨床應用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日常生活容易發生的骨折類型,指的是股骨頭下方以及股骨頸基底之間發生的骨折線隱藏于關節內部的一種骨頭損傷。由于骨折患者的營養吸收能力減弱,人體代謝功能的減弱以及鈣質流失的影響,導致了骨折患者出現了骨質疏松,骨強度降低。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有極大的概率發生股骨頸骨折。雖然現在臨床上以手術治療為主要醫治手段,但是由于患者的身體臟器官功能有明顯的減退,同時患者的免疫力和病毒的抵抗力比其他患者較弱,所以很多老年患者無法承受手術,即使能堅持下來,在術后的康復過程也會出現較多的并發癥,遠不及預期的康復效果。因此,相對于傳統的護理方法,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更加先進的護理干預才是有助于老年患者康復的重要途徑。本次實驗通過研究舒適的護理服務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康復效果的情況進行研究,詳細情況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來本院就診的股骨頸骨折患者(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作為本次實驗對象。選72例進行隨機分配法,分組后每組各36例。患者信息為: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實驗組男性17例,女性19例;其中對照組年齡范圍為69~80歲,平均年齡為(74.12±5.05)歲;實驗組年齡范圍為67~81歲,平均年齡為(74.25±5.12)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舒適護理:①首先需要患者入院治療時及時進行相關的病情診斷和心理狀態評估,規劃出未來治療的具體方向,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并研討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和指導意見。②醫護工作人員在醫療護理的日常階段與患者多進行病情溝通,通過交流可以了解到病人心中的情緒以及感受,并且對患者受到的身體傷害表示安慰和同情。用日常護理的時間詳細地為患者的各種疑難雜癥進行專業的解答,并且提前告知患者有關該病癥的治療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僅用充實的理論消除患者對于治療的顧慮和擔憂,也同時用親和的話語緩解患者心中的負面情緒,并且不斷鼓勵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遵循治療方案,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樹立一定要戰勝的信心和勇氣。③通過外界輔助讓患者保持舒適的仰面平臥姿勢,讓患者的頭部和頸部舒適地靠在枕頭上,將頭偏向一側,讓患者的肢體自然平放的情況下,讓受傷的部位保持抬高約30°,便于血液流動。在此過程當中,由于患者無法自理,所以需要醫護工作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四肢血液循環情況,定期對患者的脈搏、血壓進行監測。
1.3評價指標
觀察并評估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及骨折愈合時長。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5.0軟件對本次數據進行預處理與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Barthel指數:護理前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骨折愈合時長:實驗組的骨折愈合時長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三、討論
由于骨折患者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弱,所以導致了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術期合理工作在整個醫療過程當中處在很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在治療期間患者會出現代謝能力減弱,導致康復周期延長并且頻發并發癥等意外情況的發生。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工作重心的護理模式,據患者的個性需求,進行具有特殊性、全方位的護理新模式。面對骨折患者,首先要保證心理疏導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對身體上的損傷引起的心理上的負面情緒進行減輕,同時要普及相關的健康知識,進行專業的健康教育,不僅可以讓患者們更加了解其身上的疾病,消除他們內心對于治療的擔憂和焦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們治療的信心,有效的提高治療和康復的速度和質量。其次,應該密切關注患者手術后的恢復情況,需要使用精密的儀器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與評估,對于本身就患有基礎疾病的病人群體,更需要采取一定的護理手段來提前干預病情的復發和惡化,以防出現更加嚴重的并發癥。
參考文獻:
[1] 齊月新. 快速康復護理在預防股骨頸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22,17(3):207-209.
[2] 劉莉. 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 科學養生,2022(8):125-126.
[3] 徐珍瑾,蔡迎佳,唐宏偉. 快速康復護理聯合延伸護理對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22,28(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