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宇
(廣西貴港市平南縣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537300)
肺動脈高壓是指由肺動脈痙攣、肺動脈阻力增高等引起的一種病理生理狀態。肺動脈高壓可引發右心室舒張功能減退及右心衰竭,危險性較高[1]。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后肺動脈阻力持續增高,肺動脈壓超過體循環動脈壓,從而引起嚴重和難以糾正低氧血癥的一種病癥。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發病兇險,致死率較高。對此病患兒進行治療的關鍵在于及時糾正其肺動脈高壓的狀態,改善其心肺功能[2]。采用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效果較為理想,但該治療技術的限制性因素較多(如設備昂貴、治療費用高等),尚未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主要是探討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高頻震蕩通氣療法與米力農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效果。
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9 例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診斷標準;靜息狀態下肺動脈收縮壓>30 mmHg 和(或)平均肺動脈壓>25 mmHg;胎齡≥37 周;接受常規吸氧治療后病情未得到緩解;具有進行高頻震蕩通氣治療的指征;其監護人知曉本研究內容,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先天性肺部疾病;存在器官功能衰竭;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或存在相關禁忌證;存在凝血功能異常。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n=29)和觀察組(n=30)。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16 例,女13 例;其胎齡 為37 ~42 周, 平 均 胎 齡 為(39.56±2.46)周;其出生至發病的時間為1 ~20 h,平均時間為(13.68±6.25)h ;其出生時的體重為2169 ~4102 g,平均體重為(3116.08±859.67)g。在觀察組患兒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胎齡 為37 ~42 周, 平 均 胎 齡 為(39.51±2.42)周;其出生至發病的時間為1 ~22 h,平均時間為(14.89±6.79)h ;其出生時的體重為2236 ~4156 g,平均體重為(3219.03±915.41)g。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在兩組患兒入院后,根據其病情對其進行補液、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用高頻震蕩通氣療法聯合米力農注射液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米力農注射液(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3179;規格5 mL:5 mg/支)的用法是:先用50 μg/kg 的此藥對患兒進行靜脈推注,之后用0.5 μg·kg-1·min-1的此藥對患兒進行靜脈泵注,持續泵注48 h。對患兒進行高頻震蕩通氣治療的方法是:對其實施氣管插管,采用德國德爾格baby log VN500 呼吸機對其進行通氣治療。將震蕩頻率設為10 ~15 Hz,將震蕩幅度設為35 ~45 Hz,將平均氣道壓設為8 ~20 cmH20,根據患兒的病情、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等合理調節氧濃度。待患兒的肺動脈壓力、血氧飽和度和氧合指數均恢復正常后停止治療。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高頻震蕩通氣療法與米力農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采用高頻震蕩通氣療法與米力農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同上。本研究所用的肺表面活性物質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生產廠家: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128 ;規格:70 mg/ 支),具體的用藥方法是:對患兒進行氣管插管后,經氣管導管將100 mg/kg 的牛肺表面活性劑一次性滴入其氣道內,之后對其實施正壓通氣,以促使牛肺表面活性劑均勻分布于肺泡表面。
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兒的每博指數(SI)、心臟指數(CI)、心腔間或心腔與大血管間的壓差(△P)、左室射血分數(LVEF)、肺循環血流量/體循環血流量(QP/QS)、肺主動脈壓力、全肺阻力、動脈血氧飽和度及氧合指數。
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 療 前, 兩 組 患 兒 的△P、QP/QS、SI、CI、LVEF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P、SI、CI、LVEF 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其QP/QS 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心功能指標及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心功能指標及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s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30) 對照組(n=29) t 值 P 值△P(mmHg) 治療前 23.85±5.28 23.92±6.28 0.196 0.813治療后 35.26±4.25 24.15±5.69 5.202 0.020 QP/QS 治療前 2.59±0.65 2.52±0.72 0.236 0.748治療后 2.01±0.54 2.42±0.68 4.296 0.023 SI(mL/min) 治療前 123.36±27.56 124.36±33.26 0.189 0.748治療后 153.47±28.03 129.68±35.02 5.967 0.015 CI(mL/min) 治療前 15.49±2.58 15.52±3.11 0.136 0.859治療后 19.75±3.02 16.83±2.69 4.698 0.018 LVEF(%) 治療前 36.02±7.56 36.12±6.02 0.215 0.769治療后 52.68±7.56 44.89±6.38 5.023 0.015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肺主動脈壓力、全肺阻力、動脈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肺主動脈壓力和全肺阻力均低于對照組患兒,其動脈血氧飽和度和氧合指數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肺主動脈壓力、全肺阻力、動脈血氧飽和度及氧合指數的比較(± 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肺主動脈壓力、全肺阻力、動脈血氧飽和度及氧合指數的比較(± s
肺主動脈壓力(mmHg) 全肺阻力(wood) 動脈血氧飽和度(%) 氧合指數(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0)59.68±8.67 42.06±6.68 8.96±2.03 5.65±1.23 78.86±6.25 98.21±1.69 250.36±53.96 410.02±75.96對照組(n=29)60.14±9.05 52.36±7.25 8.89±1.96 7.21±2.16 79.92±7.51 92.24±6.38 250.39±55.57 340.02±65.26 t 值 0.185 5.216 0.203 6.029 0.214 5.986 0.197 4.986 P 值 0.856 0.015 0.759 0.011 0.789 0.014 0.796 0.022組別
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的發病機制復雜,目前臨床上尚未完全闡明其病因及病機。此病可導致新生兒肺血管的阻力持續增高,嚴重影響其心房及動脈導管內的正常血流,導致其出現嚴重的低氧血癥,威脅其生命安全。高頻振蕩通氣療法是臨床上治療肺動脈高壓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進行高頻振蕩通氣治療,可在壓力波動較小的情況下取得良好的肺擴張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兒的肺通氣功能,降低其肺損傷的發生風險[3]。米力農是一種血管擴張劑,可通過調控心肌內膜的鈣離子通道而發揮正性肌力的作用,擴張外周血管,提高心肌的收縮力,減輕心臟的后負荷,降低肺動脈壓力。肺表面活性物質是從豬肺泡或牛肺泡表面提取的一種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質,可降低肺泡表面的張力,避免肺泡在呼氣末塌陷,使肺泡在呼氣末保持復張的狀態,降低肺血管的阻力,改善氧合指數,進而能顯著改善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患兒的呼吸功能[4-5]。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在對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患兒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高頻震蕩通氣療法與米力農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其血流動力學指標和心功能,降低其肺動脈壓力,提高其動脈血氧飽和度和氧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