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遠,梁婉桃,李 彤,馮秋瑜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民族醫藥的發展,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廣西大力支持壯瑤醫藥發展,印發了《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為廣西瑤醫藥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廣西藥材資源豐富,瑤醫用藥種類達1 392種,其中植物藥1 336種、動物藥43種、礦物藥4種、其他類9種。為促進瑤醫用藥規范化,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人員編制廣西常用瑤藥材質量標準,目前第一版已發行,共收錄包括老班藥在內的144種瑤藥,第二版前期工作已經完成,預計今年可以付梓,收錄瑤藥數量也有一百多種。另一方面,廣西中醫藥大學瑤醫藥學院牽頭編寫的瑤醫藥教材即將出版,其中《瑤藥學》參考《中藥學》基本框架,但并非按功效分類,而是分為老班藥(祖傳下來的藥物)和其他常用藥,并按“風打分類”原則進行分類。本研究基于瑤藥學自身特點,結合中藥學分類方法,對瑤藥分類教學進行探討分析。
瑤族在解放前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瑤醫藥缺乏文獻記載,僅見諸于中醫藥文獻和其他民族醫藥文獻及地方志等?,幾逑让裨凇斑M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的隔離環境中,根據盈虧平衡理論和藥物的性能特點總結出藥物風打分類理論,這是瑤醫藥學藥性理論的組成內容之一。風類藥和打類藥是相對的概念,它們在功效特點和形質特征上截然相反,比如風類藥作用和緩,可平調臟腑機能,而打類藥作用較為峻急,取效速捷。除了風類藥和打類藥,還有風打相兼藥,既能軟堅散結、活血化瘀,又可以滋陰潛陽。以下列出104味老班藥功效及其風打分類,見表1。

表1 瑤族老班藥功效及風打分類

續表1
在瑤藥教學中,“風打分類”是必講內容,而且這種分類貫穿整部《瑤藥學》教材。風打分類是很樸素的分類方法,不過在臨床實踐中,瑤醫根據盈虧平衡理論診斷疾病,因此在用藥方面藥物風打分類理論起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將瑤藥分為風類藥、打類藥或風打相兼類藥之后,還可以按功效進一步細分為風濕藥、補益藥、跌打藥、解毒藥、消瘤藥、抗疫藥六大類。
風濕藥是指具有祛散風邪、驅除濕邪、通利關節、濡養筋脈作用的藥物,包括祛風藥(祛除、發散風邪,如九季風、五指風),除濕藥(燥濕、利濕、勝濕、利濕,如三葉青藤、三叉虎),通痹藥(通關節、散結腫、養筋脈,如小鉆、四方鉆),舒筋藥(舒筋脈、壯筋骨、養筋絡,如九層風、四季青)。
補益藥是指具有補益氣、血、津液、精、神及五臟作用的藥物,包括補氣藥(鼓舞、提升人體一身之氣,如黃花參、木人參),補血藥(生化、滋養、補充血液及推動血液運行,如當歸藤、血黨),養神藥(怡心養神、安魂定智、提神醒腦,如人薯、盤王茶),益精藥(生化、補益、維系人體生命與生殖之精,如山蓮藕、大補藥),生津藥(生化、滋養津液及調節全身津液輸布,如羅漢果、甜茶藤)。
跌打藥是指具有促進傷口愈合、骨痂形成、止血消腫和消炎止痛作用的藥物,包括續筋接骨藥(續筋接骨、促進骨痂生長與形成,如大駁骨風、細接骨風),活血散瘀藥(散瘀、祛瘀、破瘀、活血消腫,如一點血、走血風),消腫止痛藥(通絡消腫止痛,如入山虎、毛老虎)。
解毒藥是指具有發散、驅除、化解及清利毒邪作用的藥物,包括解痧毒藥(發散、透解、溫化寒痧或發散、清利、泄解熱痧,如大六月雪、防風草),解熱毒藥(清利、透解、泄解里熱,如小百解、救必應),解血毒藥(清利、透解或泄解血毒,如葫蘆鉆、紅天葵),解蟲漆毒藥(化解、和解蟲漆毒或塵漆花粉過敏癥狀,如八角蓮、葫蘆茶)。
消瘤藥是指具有活血消腫、軟堅散結功效的藥物,如消瘤藤、七仔蓮等。
抗疫藥是指具有驅除、拮抗或調節人體免疫功能,能發揮抵抗疫病作用的藥物,包括抗癆藥(抗癆、散瘀、止血止咳,如不出林、七仔蓮),解瘴藥(發散、透解或清利瘴毒,如入骨風、野油麻),解蠱藥(化解、驅除蠱毒,如花斑竹、石蟾蜍),抗麻風藥(如毛老虎、博落回)。
瑤藥按功效分類是借鑒了中藥的分類方法,具有更具體、更實用的效果。
在瑤藥教學實踐中,除了上述分類,還可按照瑤藥的應用進行分類,以下列舉一二。
瑤族藥浴一般選用新鮮的植物,其適用范圍包括:①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腰腿麻木、疼痛等疾病,所用藥物如健骨風、鉤藤、伸筋草、鉆骨風、半楓荷等;②皮膚瘙癢、濕疹、皮炎、牛皮癬、癢瘡、疥瘡、漆瘡等皮膚病,所用藥物如博落回、筆筒草、千里光、扛板歸、醉魚草、餓螞蟥等;③產婦強身健體,所用藥物如益母草、野艾、絡石藤、水蠟燭等;④小兒疾病,如餓螞蟥、葛麻藤等用于小兒麻疹不透,黃豆樹、鐵涼傘等用于小兒骨蒸潮熱,野決明等用于小兒高燒。
瑤醫所用植物藥常與動物的肉、骨頭或內臟配伍。瑤族藥膳適用范圍包括:①婦科疾病,如白花丹、翼核果等用于閉經,走馬胎、心葉紫金牛等用于月經不調,三葉木通、臺灣泡桐等用于白帶異常,雞血藤、楓香等用于血崩,酸藤子、算盤子等用于月經過多,白楸、毛杜仲等用于子宮脫垂,地稔、三白草等用于婦女紅帶;②產后諸癥,如鉤藤等用于妊娠水腫,小槐花、粗葉榕等用于產后浮腫,毛萼青風藤、仙鶴草等用于產后腹痛,常山、羊耳菊等用于產后手足麻木,平滑榕、粗葉榕等用于產后乳汁不足,通脫木、桂黨參等用于哺乳期缺乳,走馬胎、多花瓜馥木等用于產后風;③兒科疾病,如五加皮、牛膝等用于小兒遲行,紫背金牛、獨腳金等用于小兒疳積,蛇莓等用于小兒哮喘,田基黃、透骨消等用于小兒水瀉,麥斛等用于小兒麻痹,桂黨參、土人參等用于小兒遺尿;④風濕性疾病,如半楓荷、雞血藤等用于風濕病,厚葉五味子、冷飯藤等用于風濕性關節炎,異型南五味子、接骨金粟蘭等用于風濕痛,瓜馥木、小葉買麻藤等用于風濕癱瘓,輪葉木姜、木姜子等用于四肢麻木。
總之,瑤藥數量眾多,有些與中藥相同,但很多未歸入中藥,因此應在參考中藥分類的基礎上,結合瑤醫藥理論及瑤族自身特點,對瑤藥進行科學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