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彤彤,林碧珊,劉 青,陳錦霞,肖炯昌,劉 勇,張文芳
(國藥集團廣東環球制藥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303)
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莖葉,一般在5-6月未開花前采割,曬干[1]。其主要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類、三萜類、甾醇類、酚酸、氨基酸和糖類等[2-4],具有清熱、瀉火、除煩的作用,是涼茶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藥材。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以下簡稱《中國藥典》)中僅規定了淡竹葉藥材總灰分和水分的限度,并沒有規定特征圖譜項,不能整體反映藥材的質量信息。中藥標準湯劑是以水為溶媒,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根據臨床標準化湯劑煎煮方式制得的單味藥水煎液。為了保證中藥配方顆粒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標準湯劑起到參照物的作用,是評價中藥配方顆粒是否與臨床湯劑一致的基準[5-6]。因此,為了對中藥配方顆粒進行全產業鏈質量控制,深入開展標準湯劑特征圖譜的研究非常必要。淡竹葉飲片的炮制方法是除去雜質后切段,本實驗將藥材切段,按照標準湯劑制備方法煎煮,與標準湯劑進行比較,建立淡竹葉藥材、標準湯劑UPLC 特征圖譜,為淡竹葉中藥配方顆粒的全過程控制提供參考[7-9]。
H-class UPLC高效液相色譜儀(PDA二極管陣列檢測器,Waters公司);MS105DU和AL104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M-MILLIPORE Synergy UV 型超純水制備儀(MILLIPORE公司);KQ-500DE型超聲清洗儀(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異葒草苷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974-201401)、日當藥黃素對照品(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DST180202-050);乙腈和磷酸為色譜純;無水乙醇為分析純;超純水由MILLIPORE Synergy UV純水儀制備。17批淡竹葉產地信息見表1,根據《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與標準指定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制備淡竹葉標準湯劑凍干粉。

表1 淡竹葉產地信息
色譜柱為Waters CORTECS T3 (2.1 mm×100 mm,1.6 μm);乙腈為流動相A,0.1%磷酸水溶液為B,洗脫梯度:(0~2 min,10% A;2~3 min,10~16% A;3~7.5 min,16% A;7.5~16 min,16~52% A);流速為0.25 mL/min;柱溫為40 ℃;檢測波長為350 nm;進樣體積為1 μL。
2.2.1 對照品溶液制備 取異葒草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60%乙醇制成每1 mL含10 μg異葒草苷的對照品溶液。
取日當藥黃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60%乙醇制成每1 mL含10 μg日當藥黃素對照品溶液。
2.2.2 淡竹葉藥材(飲片)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淡竹葉藥材(飲片)細粉1 g,精密稱定,置50 mL量瓶中,加60%乙醇適量,超聲處理(功率500 W,頻率40 kHz)30 min,取出,放冷,用6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2.3 淡竹葉標準湯劑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相當于飲片1 g的淡竹葉凍干粉,精密稱定,置50 mL量瓶中,加60%乙醇適量使溶解,超聲處理(功率500 W,頻率40 kHz)10 min,取出,放冷,用6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3.1 精密度試驗 取“2.2.3”項下供試品溶液1份,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進樣測定6次,以峰2異葒草苷為參照峰,各共有峰所得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值均小于0.3%,相對峰面積RSD值均小于1.0%,結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2 重復性試驗 取“2.2.3”項下供試品溶液6份,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峰2異葒草苷為參照峰,各共有峰所得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值均小于0.3%,相對峰面積RSD值均小于2.0%,結果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3 穩定性試驗 取“2.2.3”項下供試品溶液1份,按“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于0、4、8、12、16、20、24h進樣,以峰2異葒草苷為參照峰,各共有峰所得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值均小于0.4%,相對峰面積的RSD值均小于1.0%,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24 h內穩定。
取17批淡竹葉藥材(飲片)、標準湯劑,分別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圖。
將數據導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2012版)”,以平均數法,選擇時間窗寬度為0.10,分別生成藥材(飲片)和標準湯劑的特征圖譜,并生成各自的對照特征圖譜,結果見圖1、圖2,并以對照特征圖譜為參照進行相似度評價。經對比分析確定淡竹葉標準湯劑有4個共有峰,發現淡竹葉藥材(飲片)特征圖譜與標準湯劑基本一致,有4個共有峰,分別與異葒草苷、日當藥黃素對照溶液色譜圖進行比對,確定峰2為異葒草苷、峰3為日當藥黃素,結果見圖3。生成的淡竹葉藥材(飲片)、標準湯劑對照特征圖譜,見圖4。在17批樣品圖譜中,異葒草苷峰為多批次中的共有峰,較穩定且分離度良好,因此確定異葒草苷為參照峰,分別計算淡竹葉藥材(飲片)及標準湯劑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結果見表2。

圖1 17批淡竹葉藥材(飲片)UPLC特征圖譜

圖2 17批淡竹葉標準湯劑UPLC特征圖譜

表2 淡竹葉藥材(飲片)、標準湯劑UPLC特征圖譜分析

圖3 淡竹葉標準湯劑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的UPLC色譜
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2012版)”,計算17批淡竹葉藥材(飲片)、標準湯劑相似度,結果見表3。淡竹葉標準湯劑的4個共有特征峰在淡竹葉藥材(飲片)中均有顯示,表明在經過水提、固液分離、濃縮、干燥后制得的標準湯劑中沒有新峰產生,也沒有共有峰丟失,表明在制備過程中可追溯。17批藥材(飲片)特征圖譜與生成對照特征圖譜相似度為0.876~0.996,標準湯劑特征圖譜與生成對照特征圖譜相似度為0.884~0.990,結果表明淡竹葉藥材(飲片)與標準湯劑的化學成分基本一致,整體具有相似性,以峰2異葒草苷峰為參照峰,分別計算淡竹葉藥材(飲片)和標準湯劑各共有峰的相對峰面積,結果發現相對峰面積值基本相符,各成分得到了有效的轉移[10-11],但不同批次共有峰相對峰面積的標準偏差值波動較大,藥材(飲片)各共有峰相對峰面積的標準偏差大于39%,說明不同產地、不同批次藥材質量參差不齊,各成分峰面積相差較大,這可能與產地、氣候、運輸、貯存條件等因素有關。

表3 17批淡竹葉藥材(飲片)、標準湯劑相似度

圖4 淡竹葉藥材(飲片)(B)、標準湯劑(A)對照特征圖譜
淡竹葉在我國分布范圍廣泛,目前關于不同產地淡竹葉藥材鑒別的研究文獻較少,大多數研究都是通過性狀鑒別區分淡竹葉與混偽品。通過研究不同產地淡竹葉藥材特征圖譜發現,其中一批藥材按《中國藥典》檢驗合格,制備成淡竹葉水煎液后測定特征圖譜,發現峰4丟失,結果見圖5。表明此方法可用于淡竹葉與混偽品的鑒別,能從藥材源頭上得到控制。

圖5 淡竹葉與偽品色譜
本實驗對梯度洗脫條件、檢測波長、色譜柱、柱溫、流速等系統適應性條件進行了考察,通過PAD檢測器對供試品色譜在200~4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光譜掃描,在350 nm波長下色譜圖基線平穩,色譜峰信息較豐富,故選擇350 nm作為該方法的檢測波長。通過對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進行考察,分別考察了提取溶劑(甲醇、50%甲醇、30%乙醇、60%乙醇、水)、提取方式(回流、超聲)、提取時間(10 min、20 min、30 min),結果表明在超聲提取10 min、60%乙醇為溶劑時提取效果最佳。
淡竹葉標準湯劑的特征圖譜與藥材(飲片)特征圖譜相似度較高,表明其化學成分基本一致,能夠充分反映出從藥材(飲片)到標準湯劑過程中化學成分可追溯。17批藥材(飲片)、標準湯劑均有4個共有峰,其特征圖譜相似度分別在0.876~0.996、0.884~0.990,化學成分相關性良好。傳統飲片的服用方式一般為水煎服,通過特征圖譜可以反映中藥飲片到標準湯劑的傳遞性。本研究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大幅縮短了分析時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通過特征圖譜共有峰,可區分淡竹葉混偽品,也為其藥材質量標準的制定提供了依據,為淡竹葉中藥配方顆粒的全過程控制提供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