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陽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美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美育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美育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各地也探索出了不少實踐經驗。與此同時,由于對美育認識上的一些誤區,學校美育工作仍面臨諸多問顧與困難。為此,要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總體思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塑美育育人價值;充分挖掘每門學科的美育功能,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一支德藝雙馨的師資隊伍;強化資源支撐,完善評價機制,完善學校美育支撐保障機制;促進學校與社會聯動,創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社會實踐活動,以期著力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 ?學校美育 ?舞蹈 ?廣播體操 ?學生審美 ?教育
一、廣播體操的現狀
對于舞蹈體操這種新鮮形式,目前國內還是比較少見的。雖然中小學生的廣播體操形式在時間的沉淀中也出現了許多創新和發展,但就我看來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傳統廣播體操稍顯枯燥和單一,沒有辦法調動中小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枯燥的廣播體操一直出現在校園里,沒有辦法讓學生們從心底里接受體操,就沒有達到體操最初的目的。廣播體操對學生的健康有極大的好處,針對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用眼、用腦和一定時間的固定坐位,科學地利用課間時間進行做操,是對人體各系統、各器官給予一次調節。通過做操,可使人體肌肉、關節的運動,可增加肢體血流量,使人體的血流重新分配,松弛大腦神經、調節用眼,減輕長時間的坐位而引起的身體疲勞,又可以通過活動,調節人體大腦皮層的緊張度。同時通過做操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對大腦保健、用眼衛生,調節視神經,預防近視或防止近視的加深都大有好處。如果學生們沒有辦法用心去做操,那這些好處豈不都是泡影?
二、美育的意義
我國社會主義學校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養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它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展學生道德情操;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它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它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并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我國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是:(1)培養學生充分感受現實美和藝術美的能力。包括培養學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養學生對社會美的正確觀點和感受社會美的能力,培養學生感受藝術美的能力等。(2)使學生具有正確理解和善于欣賞現實美和藝術美的知識與能力,形成他們對于美和藝術的愛好。(3)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現實美和藝術美的才能和興趣。要使學生學會按照美的法則建設生活,把美體現在生活、勞動和其他行動中,養成他們美化環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習慣,美育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學生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促進體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三、舞蹈體操的推廣意義
舞蹈體操,顧名思義就是舞蹈與傳統廣播體操的結合體。相比較傳統廣播體操,更具有美感,有更加鮮明的節奏性,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還可以陶冶中小學生的藝術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舞蹈作為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工具的超語言藝術,它不是通過硬性灌輸或強迫接受來實現的,而是通過美的人體動作、姿態、表情所塑造的一系列優美形象來表現生活的美。那么舞蹈與廣播體操相結合,既可以保留廣播體操強身健體的實質作用,又可以加入舞蹈的藝術情感,讓學生在學習舞蹈體操和運用舞蹈體操的過程中一舉兩得。而且舞蹈體操現在可謂是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前景,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8月3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央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意見》明確要求,加強“雙減”督導,“雙減”督導被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所以,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減小了,學校和家長就更有時間和精力將美育提上日程,而舞蹈體操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青少年發展是個體的自我認同的關鍵階段,是個體在消除認同行危機的過程中建立成然的自我人格的決定性轉折點。完美的青春形象應是充滿活力的外在形態、優雅得體的修養風度和遠大高尚的理想情操的統一。如今,普遍在課間做廣播體操,以求學生放松身心,強身健體。然而,廣播體操的枯燥無味并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也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運用,所有廣播體操注入舞蹈元素通過優美的舞蹈+廣播體操,達到強身健體具有重要意義。這個項目不光是體育的鍛煉,也是藝術的鍛煉。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美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美育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美育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各地也探索出了不少實踐經驗。與此同時,由于對美育認識上的一些誤區,學校美育工作仍面臨諸多問題與困難。為此,要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總體思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塑美育育人價值充分挖掘每門學科的美育功能,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一支德藝雙馨的師資隊伍強化資源支撐,完善評價機制,完善學校美育支撐保障機制促進學校與社會聯動,創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社會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我看來,舞蹈體操就是美育路上一顆閃亮的新星,如今我國重視美育,發展美育,所以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腳步,為新一代創造適合時代的產物。
四、舞蹈體操推廣的局限性
雖然舞蹈體操是適合當前時代的,但卻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大范圍推廣。對于新鮮事物的嘗試,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1)傳統廣播體操根深蒂固,畢竟作為廣播體操的功能傳統廣播體操是都包含的,可以有效的強身健體,雖然它缺少了對中小學生美育發展的推動性,但中規中矩的也被全國中小學生所接受。(2)舞蹈體操相較傳統廣播體操來說,更具藝術性從而也更具難度,對授課老師的要求也更高,許多學校沒有相應的專業人士,從而導致舞蹈體操沒有辦法推廣。(3)由于“雙減”政策下發之前的教育模式,使得眾多學校只重視文化課方面的教育,忽略了藝體的培養,甚至很多學校缺失了廣播體操這一環,導致推廣舞蹈體操在某些學校根本沒有一套完整的體制,無從下手。
五、如何在校園中推廣舞蹈體操
真正走入校園進行推廣也是舞蹈體操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推廣模式出現問題舞蹈體操也無法走入各個校園。(1)培養學生對舞蹈體操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任何活動的參與、學習都是不容忽視的前提。中小學時期正是養成習慣的重要時期,那么興趣對習慣的重要性就尤為突出。而隨味性恰恰是激發孩子興趣的調劑品。他們往往會為了好玩去對某些事情進行了解。為此。可以選擇一些節奏歡快的音樂一些較為該諧的語言作為舞蹈體操的背景音樂,讓中小學生進行舞蹈體操的學習和演示。(2)告知舞蹈體操初衷,自由感受,培養學生的共情心。共情的實質是把你的生活擴展到別人的生活里。學生應該有共情的環境,培養他們對舞蹈體操的興建,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對舞蹈體操的自我理解。引導學生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建地與環境發生互動,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能力。在活動中,我們注重創設良好的共情。讓孩子盡量多的接觸舞蹈、聽故事,生活在充滿舞蹈體操的大環境中。環境的熏陶應該盡量多的運用舞蹈元素。我們將舞蹈中的元素,如芭蕾舞劇古典舞劇、各類民族舞蹈、民間舞蹈的動作用連環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他們常常會好奇地去看一看、損一摸、學一學。教師表演幾個相關的舞蹈動作,并不時鼓勵孩子們自由發揮。慢慢地,孩子們會看著不同的舞蹈圖畫,自信地表演著舞蹈動作。(3)在舞蹈體操教學中兼顧培養孩子舞蹈音樂欣賞的能力,在欣賞中培養中小學生的想象力。(4)綜合示范教學和自主創新兩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示范法:在音樂活動及舞蹈體操活動。教師要準確、形象、富有表情地進行表演以及傳達舞蹈體操對中小學生美育教育的核心意義,使學生對舞蹈體操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并理解掌握舞蹈體操的內核所傳達的思想。自主創新法在學生們對學習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的前提下,隨著語言的講解,以及舞蹈體操背景音樂的循環播放。啟發學生自己編創舞蹈體操動作,此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和熱情。自主創新法是學生主動自愿進行的活動。在此方法中,我們注意將舞蹈、體操、思想三者相結合。集創造、表演、欣賞于一體,使學生產生持久投入活動的熱情。
六、結語
近年來,青少年美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拔璧高M校園”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話題,在全國兩會上同樣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舞蹈界大咖們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王軍舞蹈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美育形式,舞蹈將要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是一場“思相格斗”,善及舞蹈教育要從小學抓起。越來越多學校,通過舞蹈教育使學生了解舞蹈藝術,感受舞蹈對于性格,氣質,舉止的改變,從而影響他們一生。傳統廣播體操并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枯燥乏味的動作也很難讓學生的藝術感得到鍛煉。所以舞蹈元素融入的行為既可以促使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健康的發展,改善人的品格意志和實現自我素質的提升,也是青少年在成長道路上的助推器,更是對當代少兒舞蹈教育內容的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