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英
關鍵詞:初中語文;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路徑
一、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基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于沿用說教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最終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效。為實現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旨在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下存在的不足。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轉變教學思維,通過開展混合式教學來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需結合課堂反映、課后反饋來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層次、學習近況以及性格特征,從而能個依據學生的學習近況和切實需求來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發展需求的教學計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家訪來進行線下訪問,直接了解學生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在家學習態度以及情感是否有波動等等,從而能夠通過家訪來拉近師生間距離,使得學生感知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懷。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平臺來在線發布匿名調查問卷,旨在詢問學生對近期語文教學中所存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樣,教師可以結合線下訪談和線上調查來全面認知學生,從而能夠為后續調整教學方案、制定教學計劃提供有效依據,保障語文教學的工作得以順利間,最終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開展針對性、層次性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語文學習和生活中會產生各種困惑,處于迷茫時期,從而無法專心致志地投入到語文課程學習中,特別是在經過大量的閱讀訓練和寫作練習之后,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和抵觸心理。鑒于此,教師需嘗試引進混合式教學法來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熱情,使其能夠全神貫注地參與到語文課程學習中,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需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來選取合適的信息技術,并以此技術為依托來構建混合式課堂,增強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和新穎度,吸引學生沉浸其中,獲取豐富的體驗和感知。其一,教師在課堂講解部分應以詼諧幽默的語言來調動學生,使其能夠跟著教師的節奏完成學習任務;或者,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設置語文問題、組織角色扮演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內需和動力。其二,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來搜集優質的教學素材,并進行剪輯和整理后引進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播放視頻動畫、展示圖片文字,從而能夠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效率。以教師講解《濟南的冬天》這節課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濟南的冬天中的雪景和樹叢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搜集到的圖片和視頻,以此來深化學的對濟南冬天景物的認知和理解,最終能夠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三、鍛煉學生讀寫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需充分意識到讀寫教學在整個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為幫助學生突破讀寫瓶頸,教師可以嘗試引進混合式教學法,旨在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和寫作水準。由于新課標對初中語文讀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需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優化讀寫教學成效,抓住讀寫教學重點,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來安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和寫作技巧。結合筆者的讀寫教學經驗可知,兩者之間是互通的,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線下寫作教學來幫助學生夯實閱讀技巧,可以通過開展線上閱讀教學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最終能夠實現讀寫融合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各種電子書籍,并通過連線的形式閱讀文本,并鼓勵學生標記出特別的語句,在詳細閱讀教學中把握文本的內涵和思想,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積累的閱讀素材運用到寫作中,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技能,幫助他們夯實基礎知識,最終能夠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處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需及時轉變教學思維、更新教學理念,嘗試引進混合式教學法來優化教學成效,從而能夠在構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鍛煉學生讀寫能力,最終能夠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進一步推進初中語文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陶路江.混合式教學在吟誦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初中語文《誡子書》一課為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