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摘要:老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道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代表作《道德經》一書內容博大精深,無論是個人修養、處世哲學,還是做事謀略、治國之道都能從中找到相應的啟示。同樣,它對當下的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也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和利用價值。
關鍵詞:班級管理;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意思就是最上等的善就像水,最上等的德行莫過于水的德行。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沖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眾人厭惡的卑下之地。老子的這種思想同樣適用于現代的班級管理,所以,作為一個班級管理者,應當學習水的智慧,學習水的人生藝術和管理藝術。
一、“居善地”——保持平等對話
居善地的原則,是說水流善下而不居于高處,管理者立身處事也應如此,要時刻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對于班主任來講,就要把人放在發展的中心地位,強調“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要像水一樣明確自己應處的位置,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拋棄原來絕對權威的形象,以謙虛平等的視角,摯愛的情感去對待學生,才容易進入學生的心里。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過程,只有保持平等對話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切不可專制獨裁,搞家長制,唱一家言,為追求一種表面的威性而失去人心。
二、“心善淵”——需要寬容大度
“心善淵”,就是指一個得道的領導者應該像水那樣深沉寧靜,透徹明凈,保持心胸寬廣,眼光深遠。老子一再強調“汪海為百谷王”,就是說,領導者的心胸要像江海一樣的博大容物。有心胸度量的班主任,要有積極的教育和管理心態,允許學生的失誤,接納學生的缺點,包容學生的犯錯,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但寬容不是對學生無原則的放從、遷就、偏袒,而是學生能更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認并接受改正錯誤和缺點。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基所言:“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振動,比懲罰更強烈。” 懂得“寬容之法”能夠走進學生心靈的班主任,擁有人道主義者的情懷,自然而然會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三、“與善仁”——務必仁慈柔和
水潤澤萬物而不求回報,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偉大。“與善仁”,即以“慈愛”的方法來待人接物,要真心關心別人,幫助人別人,但不奢求任何的回報。對于一個有道的領導者來說,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對人民群眾要仁愛。同樣的道理,仁愛之心是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實踐證明,貫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便是“愛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種愛源于自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源于自身對做人良知的敬畏,這種愛是對學生的呵護與幫助,是對學生的賞識與激勵,是對學生的理解與溝通,更是對學生的殷殷期望和句句叮囑,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它無言深沉,誨人不倦。
四、“言善信”——做到言傳身教
水自高而下順勢流淌,潮漲潮落如期而至,這就是信。所以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管理者的必備素質。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楊昌濟說:“教育者之言行,對被教育者的言行影響甚大。”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主導者和決策者,一定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更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和人格魅力,力爭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方面都成為學生的楷模。因為班主任的師德修養,直接關系到一個班級的班風和學風,而一個班的班風、學風的好壞,對學生的心靈塑造、人格形成都將產生重要影響。所以說,班主任只有做到“言傳”和“身教”,才能在管理班級時,做到游刃有余。
五、“正善治”——適時約束調整
水性平正而善于約束甚至委屈自己,這是水不同于其他物質的重要表現之一。對于管理者來講,就需要適時約束和調整自己來適應工作。而身為班主任,則要正確認識自我,明確個人目標。不可否認,教師的工作是“公開”度最高的職業,教師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點滴功過都被家長、學校甚至媒體關注、記錄并被評價著。而班主任責任更為重大,更需要自己心里有“一桿秤”,時刻監督著自己的工作,嚴格約束自己。做事要認真,辦事要干練,處事要公正,處理要公平,心底無私,不厚此薄彼,不用人唯親,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同時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和自我提升的能力,適時調整自我以適應工作的需求。
六、“事善能”——學會方圓有致
水具有柔弱的形體,能方能圓,無所不及。老子巧借水的本性告誡我們,凡事要竭盡全力,講究做事的方法。一個人若只有“方”而沒有“圓”,必然會經常碰壁,一事無成。相反,如果只有“圓”而沒有“方”,多機巧,卻又是沒有主見的墻頭草。“方圓有致”,才是智慧與通達的成功之道。管理好一個班級的學生,既需要班主任的兢兢業業,更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和心機。所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多樣性的發展是班級管理最基本的出發點。從班級的細處著手,講究辦事的技巧,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尤其是在班級的選賢任能上,要抓住班級的核心力量,積極增強班干部的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充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的帶頭作用。
七、“動善時”——善于把握時機
河上公說:“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可見水是非常典型的隨自然而變的物種。一個有道的領導者,應當學習水的藝術,順其自然,不失時機。由此借鑒,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善于把握時機,適時進行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比如說班級成立之初或學期開學之日,學校、班級的大型活動之時,某些突發事件發生之時等等都可以很好地成為班主任有效開展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機。可以說因勢導利,則事半功倍。
老子以水喻道,講了一連串有道者的行為大準則,既是一套水式人生哲學,也是一套水式管理哲學;既可以作為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可以作為我們的行為方式。對于現代班級管理工作而言,重要的是弘揚其現代意義,活用其管理智慧,創新班級管理方法,積極創造有個性、有特色的的班級管理模式,從而為班級插上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道德經》,老子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年4月版.
[2]《道中的道》,臺灣出版社,閔齡,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