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倩倩
【摘要】? ?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未知的挑戰。高等學校的行政管理在高等學校正常運行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提高高等學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是信息化。但是,目前高等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還是存在許多不足。因此,加大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以便進一步提升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與工作效率。
【關鍵詞】? ? 高等學校? ? 行政管理? ? 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 優化策略
引言:
當前,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并與傳統思維觀念反復發生沖突,表現在生活的各個領域,當然教育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技術在高等學校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提高了高等學校的整體管理效率。
一、 高等學校行政管理運用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促進高等學校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兩者不斷有機結合,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育模式,通過在線教育、智能教育等諸多先進教育理念,提供了高等學校行政管理效率。
(二)促進高等學校行政管理
一是管理標準化。通過信息數據管理系統的應用,廣泛整合各種管理相關的信息,管理人員可以快速訪問信息,提高管理質量。
二是AI智能化對信息的處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對數據的分析效率,通過校園網收集各個方面的信息,然后匯總到數據庫中,可以通過鏈接直接發送到數據庫。
三是文件標準化。過去手寫文件識別和存儲十分費事。手寫文本通常難以識別、磨損和撕裂,但是現代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四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首先要明確大學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維護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進行溝通,每個部門的信息都及時記錄下來,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相互交流與資源管理和共享,來促進了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與合作,同時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二、現行高等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統籌規劃
雖然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了高等學校的管理效率,現在90%的高等學校也都配備了電子行政系統,但是缺少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由于一些部門員工在工作中經常使用來自其他部門的相關信息和數據,但是由于信息數據不共享,目前大多數信息還依賴于人工操作,這往往會造成管理和信息使用的混亂,反而降低工作效率。
(二)相關軟件和硬件投入不足
首先由于信息化辦公的便捷性,音系我國大部分高等學校也在積極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尤其是重點建設數字化校園,但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也存在軟硬件投入不足的問題,辦公設備軟件更新速度較快,管理信息設備硬件升級速度較慢,因此,硬件設施無法滿足行政管理信息化進程。
其次是軟件建設的問題,在數字化大學建設中,高等學校自主研發數字化軟件僅限于單一部門應用,不利于各部門相互交流降低工作效率。從而影響信息更新的準確性及時性。
(三)信息化建設實際運用中程度低
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信息化建設程度,但大量高等學校對此認識不夠。日常教學管理沒有加強網絡運作和使用效率沒有具體的答案,導致信息化進程緩慢。硬件設施的引進并沒有改變信息化建設程度低的現狀。管理人員信息化過程中沒有減少工作量,因此也就沒有提高工作效率,建設信息化的積極性不高,很難達預期的目的,部分部門網絡信息更新緩慢,日常工作仍依賴紙質媒體,管理信息化實際中效率低。
(四)缺乏對信息共享的認識
當前,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主要著眼于全面、科學地改善硬件條件。比如通過購買網絡設備逐步加強學校網絡建設。促進了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和資源的共享,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高等學校信息化管理創新路徑結構
(一)高等學校管理信息化整體架構
高等學校行政管理的實踐離不開統一的規劃和控制。高等學校的行政管理涉及很多方面。 包括高等學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數據分析、制度分類等諸多因素,在制度設計建設中建立數據統計和綜合管理體系。利用現在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可共享性為高等學校行政信息化建設的內容主體。
信息化建設是為了信息化預算建設,解決了行政管理帶來的信息化結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便于積極開展管理,提高行政人員工作積極性,方便問題的解決,提高管理運作效率。相關企業也可以有鼓勵信息化管理軟硬件開發的措施,高等學校和企業也可以共同構建適合高等學校管理的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信息系統。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在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因此,高等學校需要加大軟硬件設施的投入,保證網絡硬件的可靠性以便于信息交換。保證信息化工作條件,其中之一就是硬件設備的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安裝需要資金的投入量大。高等學校合理的建立和完善財政預算,爭取專項經費。力爭及時更新管理相關的硬件設施,以適應信息工作的發展需要。高等學校信息化技術和管理工作,引入硬件后,需要建立信息交流平臺,把高等學校工作信息傳播到學校公共信息平臺,提高信息收集和信息輸出效率。設備及時必須學會使用和維護,做好設備和軟件的維保工作,減少故障時間來提高設備和硬件設施的工作效率。管理者必須不斷優化高等學校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及時錄入、整理和更新相關信息,實現數據庫的更新,實現資源共享,確保高等學校的有效管理。
(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等學校辦公提供了便利,但信息種類繁多。為了有效利用高新技術,高等學校首先要建立高等學校行政管理信息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實施行政信息化或高等學校信息系統綜合管理,成立信息化維護小組,負責保障設備正常運行和解決在信息化系統中的各種問題。信息化建設最終將形成專業技術管理體系。
其次制定信息化進程表.嚴格及時發現和解決,加快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進程,最終將信息化管理作為管理績效的一部分進行考核,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來,
(四)提高行政人員信息化
行政人員的素質決定了高等學校行政管理的能力。所以,需要高等學校加強對行政管理人員的技能培養,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能,以此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整體水平。一是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識。行政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者進行循序漸進的信息化意識培訓。二是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加強信息技術學習。針對國內高等學校管理崗位的意向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來提高信息技術在工作中的適用性。掌握信息技術操作的關鍵技能,能提高高等學校管理信息化建設。
(五)提升管理理念
當前“互聯網+”時代主導著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相比過去,大學信息的管理和處理工作更加復雜,相關技術要求也會更加嚴格,這是整個社會進步所必須面臨的必然趨勢。對高等學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高等學校管理者首先要理清楚建設信息化的思路,著力建設行政管理綜合數據平臺。日常的高科技行政任務,如人事資源、學生個人信息管理等,運用合適的信息管理平臺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便于合法的查詢師生信息。
(六)加強計算機化人才的培養
計算機化人才的緊缺是高等學校和企業面臨的挑戰。建立信息化人才隊伍,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中一個問題是高等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計算機化人才需要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有扎實的知識和豐富的信息管理經驗,包括信息化設備和信息化系統的維護、相關程序開發、使用等方面。信息技術在教育中,高等學校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的信息管理,提高對接觸信息的系統性收集、分析、處理和整體管理的能力,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互聯網環境下,高等學校行政信息化建設的意義主要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目前,高等學校雖然在行政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要進一步建立和提升信息化標準體系,完善相關信息化管理系統安裝和升級,提高人員自身的信息化素質,保證基礎信息的準確性,才能提高高等學校行政信息化水平。
參? 考? 文? 獻
[1] 楊藜熳.高等學校行政管理現狀和改革路徑[J].魅力中國,2018,(05):65-66.
[2] 梅素娟.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執行力提升路徑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03):15-16.
[3] 唐琳1,褚衍松2.論高等學校行政管理的科學化路徑[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87-88.
[4] 席宏曄.基于角色定位分析的高等學校行政管理的創新方式[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