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立
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落地以來,給學生和家長們帶來了許多的變化,特別是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雖說作業量少了,但質量卻不能降;寫作業的時間短了,但效果卻不能減。雙減政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我們要優化作業設計,科學的設計作業形式和內容,實現作業布置分層、彈性化和個性化。
一、通過作業的分層設計實現作業優化
雙減政策提出,教師要根據學生差異,分層布置作業,體現作業的針對性、層次性、梯度性和可選性。
1、通過作業數量來實現作業分層
雙減政策對學生作業時間有明確規定,但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完成同樣的作業量需要的時間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作業數量的不同來調控時間,這種方式適用于教材中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我是這樣設計作業的:
A組必做題:人教版教材12頁練習第一題(1)至(4)共4個解方程,
B組挑戰組:人教版教材12頁練習第一題(1)至(6)共6個解方程
設計意圖:通過作業來鞏固解方程的基本方法,使學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技能,同時通過解方程的作業數量不同來調控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時間。
2、通過一題多解的方法來實現作業分層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適當的一題多解可以激發學生發現和創造的強烈欲望,鍛煉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獨創性,通過一題多解的形式發展學生思維,同時達到作業分層的目標。
例如學習了24.1圓的有關性質后,我是這樣設計作業的:
A組必做題:教材90頁第13題。
B組挑戰題:教材90頁第13題,要求:用多種方法解決。
設計意圖:本題是通過圓的有關知識和菱形的判定方法來證明四邊形是菱形,因為菱形的判定方法共有3種,所以本題的解決方案有多種,我鼓勵尖子生用多種方法來證明此題,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能力。
3、通過一題多變實現作業分層
素質教育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一題多變則是創造性思維的體現,通過題設、結論的變化及引申新問題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
例如在學習21.3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后,我是這樣設計作業的:
A組必做題:教材25頁復習題21綜合運用第7題:要組織一次籃球聯賽,賽制為單循環形式(每兩個隊之間都賽一場),計劃安排15場比賽,應邀請多少個球隊參加比賽?
B組挑戰題:A組題完成后,自己設計改編一道類型題,利用一元二
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寫出完整的解答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B組題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根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改編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題,使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二、通過作業形式多樣化實現作業優化
1、動手實踐類作業
事實證明,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操作活動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讓學生親手制作,通過親身體驗搭建起知識結構,促進知識的理解。
例如學習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時我是這樣設計預習作業的:
A組必做:用A4紙制作一個圓錐體。
B組挑戰:用A4紙制作一個圓錐體,并思考:圓錐的展開圖由哪幾部分組成?側面和底面之間有什么聯系?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制作圓錐體,體會圓錐是由一個扇
形和一個圓圍成的,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制作后再去探究圓錐側面和底面圓的內在聯系,為圓錐側面積和全面積公式的推導打下良好的基礎。
知識整理性作業
這類作業主要適用于每章節結束后的整理復習性作業,這一板塊的內容重在對本章節的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形成清晰的脈絡,從而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在學習完第二十三章旋轉后,我的作業設計如下:
A組必做:整理第二十三章知識體系,用你喜歡的方式整理。
B組挑戰:整理第二十三章知識體系,制作思維導圖,總結知識點,總結本章常用思維方法和常見題型,全面總結概括本章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這類作業設計,讓學生回顧所學知識,使得知識條理 化,系統化,形成縱橫交織的知識網絡,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同時做到分層作業,能力強的同學可以拓寬知識體系,總結的更細致、更全面。
3、設計類作業
創新精神是創造力發展的靈魂和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開發學生創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通過數學作業中的設計環節,可以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23.3課題學習 圖案設計后我是這樣設計作業的:
A組題:利用旋轉的圖形變換設計圖案,并用一句話概括你的設計意圖。
B組題:利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至少兩種,旋轉必選)的組合設計圖案,用一句話概括你的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動手設計圖案,進一步感受旋轉變換的實質及應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通過教師檢查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實現作業優化
檢查批改作業是教師很重要的工作,雙減政策后,作業要優化,那么教師也要改進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和方法,做到形式多樣,靈活有效。
1.面批面改:對于作業中的基礎知識的考察部分教師可采取面批面改,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作業題,采用這種方式就比較適合,發現錯誤學生就可以馬上改正,教師也可以適時地給予幫助。
2.課堂展示:對于一部分預習作業就可以采取課堂展示預習成果的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3.作業評比:如在每章學習結束后會留整理知識點,畫思維導圖的作業,或者是設計類作業可以采取評比的形式,選出優秀作業展覽,發獎狀,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教師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雙減精神,有效設計作業,優化作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