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江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策略;探究;
引言
化學知識存在較多的公示和理論知識,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學課堂,合理利用生活案例和課堂實驗驗證理論知識,確保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例如:探究性學習策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及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有效的豐富了教學元素,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習效率。
一、化學探究性學習主要特點
1、人性化教學模式。它在尊重每個學生獨特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有效的滿足了每個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特殊需要,為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它充分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開放性,讓學生感覺化學知識就在他們身邊。化學與生產、生活和社會息息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熱情,而且從也產生了發自內心的探究化學的內在需要。在探究性學習時,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設置梯度式教學內容,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明確知識背景、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使學生在閱讀教科書、圖片時能夠感知問題、理解知識并接受探究性學習課堂。
2、全面性方式。化學知識涉及面十分廣泛,一方面,它連接了各種知識,且從多個方面詮釋知識。探究性學習方式下設計的教學理念,體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知識是相互關系,有效的拓展了知識層面和認知層面,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探究性學習策略
1、轉變觀念,提高技能。觀念的改變是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首要條件。教師必須認識到以往教學方式的不足,充分研究新教學理念中包含的相關理論和要求,為創新現有教學模式的發展作出貢獻,促進新課程的深化以及實踐和應用水平。此外,教師應提高專業技能,還需要對相關學科、實踐等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充分了解化學領域的發展趨勢,并將其融入與其他學科的交流中,增強其理論聯系和實踐能力,為展開探究性學習奠定夯實的基礎。
2、優化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探究時,按照教學體制的要求制定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使他們能清的認識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教學課堂要摒棄泛化歧義,不使用不明確詞語,最好要使用可能/將等模型來描述目標。減少對學生課堂產生的恐懼感,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教授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學習課堂知識。同時,教師應為自己定下多層次的教學目標,使不同教學層次的學生可根據本身的情況作出合理的選擇,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并在學習上獲得發展。
三、化學探究性學習策略有效途徑
1、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網絡資源豐富可以有效的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資源和知識,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層面。例如,在金屬及其化合物課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照片、視頻和動畫等。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交流,并發表演講,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概念,夠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化學素養。
2、豐富化學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度。高中化學教學在提高其效率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更真實的情景,幫助學生更好理體驗和發展。教師可以有效地向學生展示書本知識,打破以往教學模式下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通過有趣的操作和實驗,讓學生獲得更多關于化學知識和實驗經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技能。
3、提高學生的教育地位。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科學、高效、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在思維過程中發揮其主導作用,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此外,通過小組討論以及對問題的研究和總結,可以對化學的探究性學習方式提供有效的幫助,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4、重視總結能力的培養。有效的化學課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反思和歸納能力,這樣學生可以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分析、比較和總結的方式,科學地劃分知識點,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更好地驗證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彌補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通過歸納、總結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加強化學知識的運用范圍,以便讓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積極構建知識體系,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語
探究性學習方式是新教學形式下,提高高中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重要途徑,它有助于促進每個學生獲得新的學習理念和學習形式,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要合理利用探究式學習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何毅。研究性學習在高等化學教育中的應用[J]文元(小學版),2019000(011):557
[2] 李曉曉。化學課堂研究性學習策略研究[J]高中數學與化學,2019(6):70-71
[3]黃正旭。高中化學研究性教學模式探索[J]新課程(一),2011,(5)
[4] 杜曉娜。高中化學三大研究策略[J]新課程(一),2010,(12)
[5]劉新英。華夏教師,2017年,(10):86-87(2017-12-07)。
[6]胡永江。科學咨詢(教育和研究),2013(7):77-78。
[7]鄧寶。關于高中化學研究與思考[J]。華夏老師,201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