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法,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僅重視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同時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主要介紹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
素質教育理念明確提出,學生學習的方式應當從傳統灌輸式向合作自主探究式轉變,而小組合作法可以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本文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教學策略,希望對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一、分工明確,使小組成員能夠各司其職
小組合作方法是由幾個學生共同完成某一任務,在該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職位和職責,例如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等,組長負責每個學習任務的具體分工,記錄員負責資料的整理和記錄,報告員最終將小組的學習成果形成總結性的匯報等。小組成員的職責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定期輪流更換,或者通過民主方式進行選舉,這樣能夠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新鮮的學習狀態下更好地融入語文課堂[1]。這樣學生會漸漸形成角色意識,履行好每個人的職能,從而提前適應社會變化,助力于未來的成長。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由于題目對學生來講有一定的吸引力,學生初讀課文會產生問題:爬山虎是一種植物,怎么會有腳呢?它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又有什么作用呢?為了讓學生主動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教師就可以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具體含義。組長進行分工,例如記錄員在課下通過預習將爬山虎的所有資料收集整理,并分發給每個組員。記錄員將重點內容以及教師課堂上的講解內容進行收集,通過對比找出問題的答案。報告員將所有問題進行整理,在課上與其他學生或教師展開討論,最后收集大家的意見,寫出標題的具體含義并提交給教師。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有所收效。
二、角色扮演,使小組成員能夠各展才華
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閱讀體驗。教師也要不斷切換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更高效的語文課堂。例如講解詩歌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用朗誦的方法;講解說明文時,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關于神話類的文章講解,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話劇編排,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小組成員不僅可以有效吸收語文知識,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在表演的同時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學生知識和技能相聯系的能力也會由此得到鍛煉[2]。對課本劇的創作,也會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利于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例如在講解《盤古開天地》和《精衛填?!愤@兩個神話故事時,由于學生對故事都非常感興趣,在學習時也會認真聽講,學生在了解完故事的梗概之后,就可以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塑造時,教師也要提醒學生通過一些外在的東西將人物刻畫更豐滿一些。
三、師生互動,使小組成員能夠深入思考
教師應當注意,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并不等于整個文章的學習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應當在小組合作中發揮引導和促進的作用,通過對學生提出問題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逐漸向教學目標靠近。教師可以在小組學生討論時走下講臺,認真傾聽學生的討論,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加以指導,遇到錯誤時及時加以糾正,使學生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更利于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3]。實踐證明,通過問題的討論,學生無論解決問題的角度,還是解決問題的思維都會有明顯的進步。例如,在學習《小馬過河》這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的小組討論更加有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問題情境,首先提出以下問題:小馬的媽媽為什么要求小馬去過河?小馬選擇了什么樣的方法過河?小馬最后成功過河了嗎?帶著這三個問題,學生通過不斷閱讀文章和小組討論,就會找出問題的答案。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同一條小河,不同的動物對河流的深淺認識不一呢?是他們說謊了嗎?如果你是小馬,你會選擇相信誰呢?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就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意識到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會有不同,要想得出真正的答案,必須親自嘗試。文章的價值觀就會在學生的思考中逐漸滲透。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作為素質教育理念提出之后衍生的新型教學方法,已經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更好的實踐效果。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學生的基本學情以及小組合作方法的特點,制定好相應的教學策略,打造符合本土特色的合作教學模式,科學開展語文課堂,這樣才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