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芒
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確任教師的專業性,推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是我國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教育水平的需要。學前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而幼兒教師是這一教育主力軍,較高的專業化水準是該群體的應有品質。因此,建構幼兒教師專業化標準,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價值。
一、幼兒教師專業化的概念界定
所謂幼兒教師專業化就是幼兒教師依據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標準,在教師的整個專業生涯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獲得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以及在實踐中不斷主動的學習和反思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良好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它包括教師職業專業化和教師個體專業化兩個層面。? 幼兒教師職業專業化是指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群體的專業化水準發展和完善狀況,這是幼兒教師專業化的基礎和前提;它主要是指幼兒教師的學歷標準,專業培養標準,教師資格,教師繼續教育標準等方面。
二、建構科學的幼兒教師職業專業化標準
教師專業化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種不斷深化的過程;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既是一種認識,更是一個奮斗過程,既是一種職業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提高、更新的自覺追求。
(一)基本學歷標準
幼兒教師學歷的標準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應定位為五年制大專學歷。幼兒教師專業化在學歷要求上應以大專學歷為標準,并進一步向本科看齊,條件允許的地方也可以培養一些學前教育碩士。目前,我國幼兒師資學歷達標率不高,在一些欠發達和貧困地區更低,不僅局限于中師學歷,甚至初中、小學。當前我國受教育人口的高峰期雖然上移,但學前教育階段,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增長和國民的教育理念的提升,人們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日益重視,對學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幼兒師資在近幾年內將表現為嚴重的供不應求。所以中師畢業層次的幼兒教師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目前仍是主流。
(二)專業培養綜合標準
幼兒教師專業培養標準應定位在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我國傳統的師范教育培養模式是:幼兒師范屬于中師層次,中師側重于綜合培養,學生在校學習時不分專業,課程設置是文、理、藝術各科齊頭并進,它要求學生畢業后能從事幼兒園的各門學科的教學。這種模式具有綜合性和學科滲透性的特點,培養出的師生知識面比較寬,教育教學基本功比較扎實。
(三)教師資格準入制度
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有賴于系統化的教師資格制度。我國目前的教師資格制度主要停留在教師準入資格制度,而專業制度的建立是確保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保證。為保證教師的終身發展要建立系統化的準入資格認證制度、入職后再認證制度、教師資格等級制度,建立明確的教師教育制度,為幼兒教師進修提供必要的時間、經費、編制等保障以及相應的專業標準勢在必行。同時,重視師資后備隊伍的儲備建設、提高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程度。
(四)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制度標準
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化。教師專業發展是個長期的連續不斷的過程,應貫穿于職前培養和職后進修的整個過程,教師教育的職前培養和職后進修一體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說,職前培養與入職教育、職后提高應為一體、教學研究與實踐為一體,建立幼兒師范院校與幼兒園的伙伴關系。
三、建構全面的幼兒教師個體專業化標準
(一)高標準的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要先做“人師”,為此,幼兒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應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和對幼兒教師職業社會定位的認同及其表現——敬業意識。其次,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精神,教師的勤業與精業是幼兒教師對其職業價值的積極追求和具有崇高道德精神的重要表現。
(二)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素質
幼兒教師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思想觀點,自覺提高理論修養,不斷更新政治理論的學習內容,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完成新的教育任務。還要樹立現代思想觀念,諸如培養全球意識和國家觀念,如何在改革開放中與各國人民友好相處,教育學生將來如何積極參加國際交往活動,把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全球意識統一起來。
(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幼兒教師不僅要掌握較多的知識,還必須具有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其特點是:首先,要扎實地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其次,要有較為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良好的文化素質。同時,在現代教育條件下,孩子們吸收知識的信息源是多方面的,他們隨時都可能向教師提出許多新奇問題,教師應該在回答中給學生有益的啟發,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引導學生會思考,培養他們對未知奧秘的興趣。
(四)良好的專業素質
教師必須有良好的專業素質,現代教育要求教師擺脫單憑個人經驗那種匠人式的工作狀態,掌握現代教育的思想觀念,具有現代教育科學、心理科學、幼兒衛生學、學科教學法等方面的知識,懂得幼兒教育、教學、生活、活動的規律,樹立現代教育思想觀念,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
(五)從教從育的專業能力
教師的專業能力,有的可以通過專門訓練去獲得,有的可能由于氣質類型的緣故,天生不適宜做教師,即使通過訓練,也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個合格乃至優秀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的教育能力包括:1.了解孩子及同幼兒交往的能力;2.良好語言表達能力;3.藝術欣賞力、理解力、表現力;4.設計制作和使用教具、玩具的能力;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6.保育及生活指導能力;7.組織設計指導活動的能力;8.組織管理能力;9.教育科學研究能力等等。
(六)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作為幼兒教師必備的基本條件。幼兒教師勞動的繁重性、復雜性、多面性,要求必須具有健康的身體,同時教師的健康意識,健身習慣,衛生生活習慣都是對幼兒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因素,現代幼兒教師在孩子面前不能是文弱書生的形象,應該是體魄健壯的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
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除了包括認識過程的良好心理品質外,還應具有健康良好的情緒和積極上進的情感,以及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幼兒教師在孩子面前永遠是慈祥和善的天使。除此之外,教師更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如: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多才多藝的特長,包容、大度、活潑開朗的待人方式,善于、樂于交往的態度,對孩子們的影響都是極其重要的。總之,幼兒期是人一生發展中的基礎,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仿效的榜樣,可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做好幼兒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也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4212BE0D-2DCF-4BAB-984A-FD5886F89D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