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房產中介收費是投訴的熱點之一。建議推行實名執業、建立資格檔案(信用管理)制度、推行執業考試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加強行業立法,從上位法解決房地產經紀行業監管制度。改變目前居間模式,變居間為單邊代理,具體是通過行業協會、政府部門通過互聯網技術,網簽技術手段,推動獨權代理(區別于獨家代理)模式,建立自己特色的MLS系統。
關鍵詞:房產中介;收費投訴;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138-(2022)02-0076-02 收稿日期:2021-12-16
筆者曾在《中國房地產》2019年11月上旬刊發表一篇文章,名為《房產中介收費要公開、透明、陽光》。文章中提出,房地產經紀服務傭金作為一個長期的痼疾問題,主要是欠透明問題,認為房產中介與消費者都應當講誠實、守信用。一方面,作為消費者有付傭金的義務,但也享有知情權。另一方面,房產中介收費應當公平、公開、透明。只有這樣,才能讓房產中介與消費者之間溝通更順暢、關系更融洽。然而,要實現解決這個問題,卻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房產中介收費是投訴的熱點之一,從中可以衍生出很多思考:比如,消費者會覺得中介傭金太高,不值得。但是房產中介的服務真的不值錢嗎?信息透明時代,房產中介真的沒有存在價值了嗎?沒有房產中介該怎么辦呢?
筆者認為,房產中介的存在是必然的。從歷史看,房產中介早在戰國時期,因井田制遭到破壞,有人參與到土地買賣活動中就產生了中介服務,在漢代叫“駔儈”,唐代稱為“莊宅牙人”,等等,一直延續到現代。這個行業存在了上千年,即使是現在有互聯網和技術,仍然不可能取代房產中介。專注于房產中介行業培訓的董琪老師說過:“房產中介最核心的價值,并不完全在幫某一個業主賣房,或者幫某一個客戶買房,更多的核心價值反而是在這一服務過程之外”。也就是說,“它的工作價值更多隱含在日常的非客戶直接服務過程中,日積月累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是快速服務買賣雙方的核心價值”。廣州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會長廖俊平先生認為,“在房地產經紀服務市場,委托人實際上購買經紀服務的本質也就是購買時間”。上述觀點簡言之,就是“中介提供服務,委托人花錢買時間,規范交易,提高交易效率”。沒有房產中介,買賣雙方自行成交遇到所有問題,例如交易風險控制、交易時間成本等問題是無法克服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些,它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遺憾的是,很多客戶包括房產中介都無法看到和理解這些問題。
另外,從法律角度看,房地產經紀活動提供的是有償服務。當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民法典》第963條規定)。也就是說,按照現行規定,在買賣雙方簽署買賣合同之后收取傭金是完全合法的。只是收費標準問題,國家在2014年就取消了,如果按照市場行為來收取,需要各方協商解決。
當然,現實中房產中介確實給客戶帶來了很多交易風險問題和案件,其原因主要是行業監管缺乏上位法,經紀人門檻低,職業素質遠達不到專業化和職業化等,在此不予贅述。總之,不能因為存在問題,就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關于房產中介問題(包括收費不透明)的根源,筆者認為,主要是現在的服務模式問題:一是在于行業準入門檻兒低,缺乏準入的法規和有效的監督制度,無法保證經紀人具備基本的專業素質,無法約束經紀人。二是缺乏信息專有權保護制度,因為激烈競爭,使得經紀人不得不將房源信息“藏私”或想法設法盜取房源信息,從而造成虛假房源信息泛濫。三是行業缺乏有效合作和分傭機制,各自為政,不正當競爭,使行業難以出現專業分工和有效合作,經紀人難以獲得專業知識的積累和經驗增長。四是缺乏科學的分擁機制,無法保證經紀人收入,造成價值認同難。五是以成交為導向而非客戶為導向,收取傭金難,客戶以追逐更低的傭金為目的,使公司之間、經紀人之間以承諾返傭等低價格手段競爭,犧牲服務質量,從而傷害經紀人收入,也傷害了客戶。六是居間模式出現經紀人雙方代理,賣方希望最高價出售,買方希望以最低價購買,本就自相矛盾,造成以成交為導向的經紀人只得犧牲客戶的知情權,采用不透明方式收費。
關于解決方案,一是從國際經驗看,首先要提高準入門檻,實行執照制度。但是從目前的改善營商環境和放管服改革看,實行準入的執照制度不可行。建議推行實名執業、建立資格檔案(信用管理)制度、推行執業考試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二是加強行業立法,通過上位法解決房地產經紀行業監管制度。三是改變目前居間模式,變居間為單邊代理,具體是通過行業協會、政府部門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推動獨權代理(區別于獨家代理)模式,建立特色MLS系統,使中介從純粹的結果導向變以服務為導向,這個問題的解決就可能水到渠成。
作者簡介:柳正忠,廈門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