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信陽學院 商學院,河南 信陽464000)
在新的發展時期,對信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進行整合,是推動信陽經濟可持續性的重要一環。為此,通過熵值法建立信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模型。其中包括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經濟活力6個一級指標和24個二級指標:(1)經濟穩定增長是信陽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穩定的經濟實力是制定發展規劃的前提,因此選取GDP增長率、地方財政占GDP的比重、人均GDP以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衡量經濟發展活力。(2)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是創新發展的關鍵。因此,選取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千人擁有研究員、R&D經費投入、以及專利授權率進行衡量。(3)協調發展以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選取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占比、城鎮化率、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費價值指數波動率進行衡量。(4)綠色發展以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選取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建成區綠地覆蓋率、萬元GDP工業能耗、廢水排放達標率進行衡量。(5)對外開放質量可以解決內外聯動問題。選取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旅游總收入三個指標占GDP比重以及旅游人次同比增長率進行衡量。(6)共享發展以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選取城鄉收入比、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城鎮登記失業率進行衡量。
評價指標的數據來源于《河南省統計年鑒》和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選取信陽市經濟發展2015—2019年共5年相關指標數據進行分析。
協調發展中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波動率是負向屬性,其他都是正向屬性。綠色發展除萬元GDP工業能耗是負屬性,其他全是正向屬性。開放發展全市是正向屬性,共享發展除了城鄉收入比、城鎮登記失業率是負向屬性,其他都是正向屬性。在此基礎上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公式為:Xij=Xij+0.0001。
從表1各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經過熵值法分析對每個部分賦予權重,六大發展的權重從高到低分別是綠色發展21.75%,創新發展20.71%,協調發展16.29%,開放發展16.16%,共享發展13.09%,經濟活力12%。說明經濟朝著由重視資源投入逐步向重視創新和綠色發展轉變,符合現代經濟發展要求,這六大發展的綜合數值對信陽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產生影響。

表1 信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熵值及權重體系表
表2顯示,2015—2019年信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得分除了經濟活力和開放發展在2019年略有下降,其他決策層基本呈現上升態勢。2019年,綠色和創新發展的得分較高,分別為0.12和0.1,共享發展、經濟活力、協調發展和開放發展得分較低,沒有超過0.05。

表2 信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得分
分析結論為:測度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經濟活力的關系,GDP增長率的得分浮動明顯,尤其是2019年表現出活力不足,地方財政的收入不穩定。人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得分為上升趨勢,發展態勢良好。測量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創新發展的關系,可以分析出信陽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得分不斷攀升,說明信陽對高新企業吸引力較強,千人擁有研究員數、科研經費投入和專利授權率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測量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協調的關系,居民教育文化娛樂和城鎮化率提升較快,發展態勢良好。第三產業占比得分浮動明顯,產業發展動力不足,居民的消費能力得分波動明顯,但是整體得分較低;測量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發展的關系,分析出信陽整體綠色發展表現較好。空氣質量得分浮動明顯,說明空氣質量方面需要加強管控。測量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開放發展的關系,信陽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得分整體偏低,旅游人數有所下滑,所以信陽應注意對旅游吸引度的調整。測量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共享發展的關系,城鄉收入比得分逐年下降,說明城鄉差距在進行改善。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得分在逐年增大,說明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了改善,但是醫療衛生需要加強改善。
信陽應抓住新時期區域發展機遇,找準戰略定位,從政策、資金、要素、人才等方面進行政策指導,推進信陽經濟發展。大力推動發展戰略規劃的制定,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信陽市應建立實現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長之間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政府應積極引導居民形成合理消費觀念,推動中高端消費和民生導向消費。培養旅游消費,打造信陽地區特有的文化品牌。
高新企業是創新發展的原動力,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一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先進產業發展。二是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四是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對于財政支出進行合理規劃。發揮政府職能,提高科研創新投入占比,鼓勵企業與高校進行創新研究,加快新興產業的推改。
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在推動傳統的消費和服務業發展的同時,政府應該關注第三產業的創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新興產業,通過跨境電商發展,將信陽市的優勢產品銷往全球;將大批外資引進來,不斷提升開放程度。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加強茶文化傳承,發揮茶文化優勢,一是可以加強茶文化宣傳,學習洛陽對于牡丹的宣傳,在路牌、路燈等基礎設施中加入茶文化元素。二是加強茶文化傳承,加強大眾對信陽茶典故、茶傳說的宣傳,展示古城茶文化,加強信陽茶歌舞、戲曲、文學創作。
減少環境污染,加大環保治理:一是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排污口管理,強制推進垃圾分類,實行秋冬車輛限號等措施,從源頭上改善污染狀況。二是加強對中心城區生態水源的保護,可以在集中式水源保護區設立交通警示牌和宣傳牌,在一級水源保護區設置隔離防護設施。同時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提高環境準入門檻。
加強出口基地的建設,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新興產業出口基地。尤其是禽類養殖、農產品種植方面,培育一批以綠色產品為主的出口基地。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打造區域中心、發展電子商務、實施產業帶動和推動精準扶貧以及發展互聯網+優勢產業的方法,爭取建立物流保稅區,強化陸路運輸和內河航運。同時,充分發揮信陽已有的優勢,加強旅游一體化建設。
提升農民生活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一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治理,改善農村現狀,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二是提升服務效能,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與需求匹配度。三是整合全社會教育培訓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實現就業為目的,為城鄉勞動者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努力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