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海



摘? 要:目的? 探討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運用脊柱微創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43),對照組采用保守療法,觀察組采用脊柱微創手術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椎體恢復效果、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生活質量評分(SF-36)、生活自理能力評分(Barthel評分)以及術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后凸Cobb角、傷椎前緣和后緣高度、VAS評分、SF-36評分及Barthe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后凸Cobb角以及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傷椎前緣、后緣高度以及SF-36評分、Barthe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脊柱微創手術應用于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促進患者椎體功能的恢復,改善病情和預后,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脊柱微創手術;椎體恢復效果;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30-04
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屬于臨床發病率較高的老年病理性骨折,可對患者脊髓以及馬尾神經功能造成損傷,不僅對其健康和日常活動產生不良影響,還會造成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對該疾病進行有效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和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1-3]。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多選擇保守療法,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柱功能,但治療周期長,短時間內無法有效緩解疼痛,臨床療效較差。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經皮椎體成形術等脊柱微創手術因具有治療時間短、操作簡單、肢體和椎體穩定性高等優勢在脊柱骨折的治療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并且獲得了良好的療效[4]。本研究選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保守療法和脊柱微創手術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43)。對照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58~78歲,平均年齡(67.52±3.55)歲;骨折部位:胸椎骨折15例,腰椎骨折20例,其他椎體骨折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57~80歲,平均年齡(68.48±3.68)歲;骨折部位:胸椎骨折17例,腰椎骨折17例,其他椎體骨折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過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雙能X線吸收法(DXA)檢測顯示患者腰椎1~4、總髖部和股骨頸骨密度T值≤-2.5,符合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5];②影像學檢查顯示傷椎椎體前緣變扁;③患者均有良好依從性并且對研究知情,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②合并感染性疾病、精神障礙者;③存在手術禁忌證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⑤合并骨性轉移腫瘤或病理性骨折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保守療法,患者需在硬板床上休息,背部發生骨折處應放置軟墊,并予50 IU鮭降鈣素注射液(生產企業:錦州奧鴻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03,規格:1 mL∶50 IU×5支/盒)肌肉注射,1次/d,連續注射10 d,此后每2天注射1次,同時補充水電解質,若疼痛劇烈則需進行藥物鎮痛治療,協助患者進行腰背部肌肉鍛煉并制訂針對性方案。患者連續治療4周。
觀察組采用脊柱微創手術治療即經皮椎體成形術,體位選擇俯臥位,氣管插管后全麻,手術部位進行消毒和鋪巾。在椎弓根處傾斜45°后進針,工作套管尖端位于椎體前中1/3交界處,基于高頻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生產企業:南京普愛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PLX7000A)的透視作用向椎弓根方向穿刺,針尖端需到達椎體后緣骨皮質。在進針后需將套管保留并撤出針芯,注射器內抽取50 mL骨水泥(生產企業:江蘇維斯頓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批號:CEMFIX3)并連接在穿刺針上,在X線下注入骨水泥并進行觀察,以骨水泥經患者骨小梁的間隙不斷出現浸潤情況為宜,彌散效果滿意后停止骨水泥注入,在此期間若有骨水泥外滲情況應立即暫停。骨水泥硬化后將穿刺針撤出,壓迫止血,最后包扎傷口。術后患者行常規抗生素治療,充分臥床,并盡早進行康復鍛煉。
1.4? 觀察指標
椎體恢復效果: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后凸Cobb角、傷椎前緣和后緣高度以評估椎體恢復效果。
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通過VAS評分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總分值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
生活質量評分(SF-36):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主要包括軀體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以及角色功能,每個維度最低0分,最高100分,取不同維度的平均值作為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F-36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生活自理能力評分(Barthel評分):主要包括進食、梳洗、如廁、排便、轉移、行走、洗澡及上下樓梯等項目,總分100分,評分超過60分說明患者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0~60分說明患者出現輕微殘疾表現,生活中需要借助他人或工具力量才能達到自理狀態;20~40分說明患者出現嚴重殘疾表現,生活中對他人或工具的幫助有依賴性;評分不足20分說明患者已經完全殘疾,無法生活自理[6]。
1.5? 療效判定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7]:顯效,經治療骨折愈合,癥狀消失,脊柱功能恢復正常;有效,骨折愈合良好,癥狀明顯改善,脊柱功能顯著恢復;無效,經治療患者骨折愈合不良或不愈合,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脊柱功能仍明顯異常。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1.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椎體恢復效果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后凸Cobb角、傷椎前緣和后緣高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后凸Cobb角低于對照組,傷椎前緣高度比和后緣高度比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SF-36及Barthel評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VAS評分、SF-36評分及Barthe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人群機體和器官功能均明顯下降,骨質疏松癥風險高,骨量流失嚴重,因此在受到外力沖擊時發生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概率更高。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疼痛為主要表現,還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影響其脊柱功能、消化及呼吸系統的正常運行,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下降[8-9]。若不及時對該疾病進行有效治療,可能會引起脊柱后凸畸形等嚴重并發癥,若患者病情嚴重則有殘疾風險,加之該疾病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因此手術風險較高,在治療時需要慎重選擇治療方法。保守療法因其對患者機體無創傷性、患者耐受度較高等優勢在既往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較多,通過給予患者鈣劑和鎮痛類藥物進行長期治療,輔助性應用支架器具對其病情進行控制改善,并開展功能鍛煉促進骨折恢復。這些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但對椎體高度無明顯改善,加之治療周期較長,骨折不愈合及相關延遲椎體塌陷、頑固性背痛等并發癥風險高,可能造成患者神經功能缺陷,故其臨床應用效果并不理想[10-12]。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經皮椎體成形術等微創脊柱手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不斷增加,該術式在C型臂X線機視野下在病灶處置入穿刺針后注入適量骨水泥,達到增強患者椎體穩定性和強度的目的,促進患者椎體功能的恢復[13]。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后凸Cobb角低于對照組,傷椎前緣和后緣高度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代德勇[14]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同時觀察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與邵建楠[15]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該術式的應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進其盡快康復。經皮椎體成形術作為脊柱骨折微創療法的一種,治療過程以及具體操作比較簡便,手術切口和傷害性更小,術后較短時間內即可恢復,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該術式通過注入骨水泥增強患者胸、腰椎的抗壓強度,對骨折部位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在其粘合成型后可避免發生骨移位,并恢復正常的椎體高度。骨水泥產生的熱效應可以破壞機體末梢神經細胞,減少其對患者產生的神經刺激,能夠有效緩解患者骨折處疼痛癥狀。此外,骨水泥可承擔大部分軸向應力,對周圍空缺有良好的填補作用,能夠有效促進椎體成形,有利于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減少椎體刺激[16-17]。但需要注意的是,該術式操作期間骨水泥有滲漏風險,該種情況的發生可能與醫師的能力和技術、骨水泥合理或數量等有關,故需要醫師加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保證骨水泥數量的合理性以避免術中滲漏骨水泥,影響治療效果。
綜上,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行脊柱微創手術治療具有確切療效,可較好改善椎體功能,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周迎鋒,張超,馬超,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9,51(10):1206-1207.
[2]盛永華,高俊,陶宏明.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觀察[J].當代醫學,2020,26(32):87-89.
[3]宋根套.椎體后凸成形術與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1):111-113.
[4]張冶.經皮椎體成形術用于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臨床治療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20,26(27):10-12.
[5]賈寧陽,陳雄生.脊柱外科影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6]石強,張國輝.經椎弓根椎體內植骨加短節段內固定術在單節段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 21(9):1574-1576.
[7]李慶達,楊俊松,高林,等.經皮椎體成形術與非手術治療急性癥狀性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Ⅰ型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雜志,2021,37(6):541-548.
[8]張國平,史舅生,靳兆印,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術后并發遲發性后凸畸形危險因素分析[J].創傷外科雜志,2021,23(12):891-895.
[9]朱云榮,楊武,張云慶,等.經皮椎體成形術聯合短節段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和經皮椎體成形術中采用填充網袋內注入骨水泥治療無神經癥狀Ⅲ期Kümmell病[J].脊柱外科雜志,2021,19(5):296-301.
[10]鄧錦隆,曾妍,謝華杰,等.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和療效[J].吉林醫學,2021,42(10):2474-2475.
[11]黃杰峰,梁浩華,陳炳泉.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聯合椎體成形術治療單椎體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的療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1, 44(4):185-186.
[12]范新偉.椎體成形術及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4):128-129.
[13]趙咪.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對老年多發性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術后疼痛及骨折愈合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1,45(6):914-916.
[14]代德勇.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28):48-50.
[15]邵建楠.經皮椎體成形術與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老年脊柱骨折的臨床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21,7(7):112-115.
[16]鐘峰.經皮椎體成形術聯合鮭魚降鈣素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6):99-101.
[17]劉清磊,馬芹.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的有效性及對患者血清CTX-Ⅰ、IGF、睪酮水平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0,28(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