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娟






摘? 要:目的? 探究急診卒中患者獲得優質護理干預后的效果和生活質量。方法?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山東省五蓮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4例急診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方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7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搶救成功率、并發癥、診治時間、神經功能缺失評分(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分(ADL)、卒中量表評分(NIHSS)、生活質量等指標水平。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診治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ESS、ADL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診卒中患者在搶救中開展優質護理指導,可緩解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控制并發癥,利于預后。
關鍵詞:優質護理;急診卒中;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3
臨床上腦卒中屬于危重癥的一種,開展快速高效的診斷治療可將患者神經損傷程度減輕,以往開展傳統護理措施,在急救方面存在一定缺點[1]。卒中屬于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關系密切。相比于正常血壓的患者,血壓波動異常的患者腦卒中發生率較高,因患者長時間血壓異常,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引發腦組織缺血。卒中疾病后極易出現偏癱、失語情況,影響日常正常生活,為降低病死率與致殘率,臨床須盡早開展搶救工作,以保證搶救效果,如融入針對性護理指導,可提升護理配合度。因人們對急診工作的要求逐漸提升,急診優質護理已廣泛應用在臨床,可協調各科室之間工作,使急診護理流程更加簡單、全面,整體護理質量得以提升。在急診卒中患者搶救工作中開通綠色通道,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山東省五蓮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4例急診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方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9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35±4.18)歲;病程2~8 h,平均病程(5.12±0.36)h。研究組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2.52±4.21)歲;病程2~9 h,平均病程(5.25±0.31)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山東省五蓮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滿足卒中疾病診斷標準[3];②積極配合研究;③在發病后12 h內送至醫院治療。
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臟器疾病者;②伴有精神問題或者不能正常交流溝通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措施。當院方接到患者后,及時送至醫院,護理人員接診后幫助其進行掛號,將醫囑作為依據,對患者開展相應急救措施,對患者給予吸氧、用藥等干預,隨后送到專科部門進行治療。
研究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措施。①轉運干預。在轉運期間,盡量避免移動患者,對于危急重癥患者,需就地實施搶救工作,防止移動加重病情,為患者調整體位,讓其取平臥位姿勢,將頭部抬高向一側偏轉。②急救干預。急救期間,護理人員需積極、準確地與醫生進行配合,嚴格根據醫囑對患者開展溶栓治療,事先準備好溶栓藥物,提升整體治療效率,防止病情惡化。③心理干預。因病情較重,患者存在失眠、抑郁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實施合理的心理指導,將急性腦卒中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和家屬,使其存在的不安、恐慌等情緒予以消除。告知患者、家屬預后康復的重要意義,需重視患者保暖,讓其攝入健康、營養的食物,保持情緒穩定,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④飲食干預。讓患者攝入低脂、易消化、低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蛋白質等食物,在進食前,抬高患者的床頭,角度>45°,讓其保持半坐臥位,進行攝食。對于難以進食、吞咽障礙的患者,需開展鼻飼流食。⑤并發癥干預。對于血壓異常的患者,血壓過低或者過高均與預后存在直接關系,如血壓水平>200 mm Hg (1 mm Hg≈0.133 kPa)時,當血壓水平每升高10 mm Hg,其神經功能退化會升高40%左右,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血壓水平予以密切觀察,防止血壓水平在短時間升高,損傷神經狀態,血壓水平一旦出現異常,須第一時間主動上報醫生。對于肺炎患者,由于免疫力、誤吸降低,患者會發生肺炎疾病,進而發生不良預后,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演示正確的腹式呼吸方法。如患者排痰困難,需在餐前0.5~2.0 h經體位引流使排痰速度加快,定時清除患者的口腔嘔吐物、分泌物,防止出現誤吸、窒息等情況,使呼吸保持通暢,并給氧治療。對于存在吞咽障礙的患者,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誤吸、營養狀況進行密切觀察,囑咐患者不可用力排便,必要時可讓患者使用番瀉葉,使排便狀態維持正常,告知家屬對患者的四肢進行按摩,避免發生深靜脈血栓等情況。
1.4?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搶救成功率、并發癥、診治時間、神經功能缺失評分(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分(ADL)、卒中量表評分(NIHSS)、生活質量等指標水平。
①護理效果。護理服務實行后,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整體治療效果較優,為顯效;護理服務實行后,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但存在異常波動,整體治療效果不佳,為有效;護理服務實行后,生命指標未能時刻觀察,效果不佳,為無效。護理效果=(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②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包含壓瘡、肺部感染、潰瘍、尿路感染,并發癥發生率=(壓瘡+肺部感染+潰瘍+尿路感染)例數/總例數×100%。
③神經功能缺失評分(ESS)。ESS總分為100分,其分值高低與神經功能缺失情況呈反比,即分數越高神經功能缺失情況越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分(ADL)。ADL總分為100分,分數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卒中量表評分(NIHSS)。NIHSS總分為42分,分值越高證實神經受損越嚴重。
④生活質量評分主要借助綜合評定問卷CQOLI-74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CQOLI-74量表主要包含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4個維度,每個維度對應20個條目,自評條目共74個,每個條目對應分值為1~5分,20個因子粗分相加后獲得總粗分,計算公式=(維度總粗分-80)×100/320,分值越高證明生活質量水平越優。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與搶救成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與搶救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生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診治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診治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的ESS、ADL、NIHSS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ESS、ADL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近年來由于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升高,腦卒中發病率隨之升高,為提升急診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情況,臨床應為患者開展人性化、整體化護理指導[5-6]。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急診醫護人員工作,利于救治工作順利開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對工作人員的分工、工作內容予以重視,對每個人實際工作職責予以明確,護理人員須互相協助、配合,有條不紊地實施護理服務。優質護理對護理管理的靈活性予以高度重視,針對緊急、特殊情況實施救治具有優先權,并在護理服務中融入人文關懷,對患者實行搶救治療,將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作為工作第一位。研究組患者的診治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優質護理可將患者、家屬與醫生的對接時間縮短,自入院開始,對患者進行全程指導,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并對患者的恢復情況予以密切觀察,防止出現多種并發癥。對患者予以全面護理,自軀體至心理實施護理,讓腦卒中患者在急診治療中獲得最優的效果。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ESS、ADL評分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優質護理的全面開展,充分體現了現代護理學理念,主要包含專業性、人文性、整合性,保證護理工作連續進行,對患者予以專業化照顧。獲得優質護理服務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日常生活能力均明顯升高,利于患者更好預后。護理人員應高度明確家屬在整個救治過程中占據的重要地位,由于家屬存在焦急情緒、一直詢問患者病情狀況,因此減輕家屬的壓力屬于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使臨床治療工作順利開展,滿意度隨之提升。幫助患者建立友好關系,維護好護患關系。
本研究結果與劉敏等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中患者人數共120例,分為A組、B組,每組60例,A組患者的診治時間短于B組,A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6]。這證實了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后均存在不良情緒,因此對患者和家屬開展健康指導,可讓其更好地了解疾病知識,對患者予以足夠的家庭支持,可提升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在急診卒中患者護理中開展優質護理,可滿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最佳時間給予搶救,提高搶救成功率,提升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范立新,劉輝.急診優質護理在腦卒中患者搶救流程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4):132-133.
[2]劉曉君.優質綜合護理在高血壓并發腦卒中急診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2):165-166.
[3]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9):666-682.
[4]呂肖.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優質急診護理對降低其死亡率、縮短其DNT時間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7):281-282.
[5]蔣穎,王寅冰.優質綜合護理在高血壓并發腦卒中急診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5):718-720.
[6]錢紅妹,許力心,朱革珍.優質急診護理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209-210,220.
[7]王曉晶.優質護理在急診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223-224.
[8]梁燕玲.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NIHSS評分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5):169-170.
[9]李楠,杜岳,于秋蕓,等.電子巡視單對急診腦血管病患者輸液流程優化中護理質量改善效果的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21,16(5):497-501.
[10] Peng L N,Chen L J,Lu W H,et al.Post-Acute care regains quality of life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stroke patients in Taiwan[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 Geriatrics,2019,83(4):271-276.
[11]李穎,袁學華,劉蕊,等.急診優質護理在腦卒中患者搶救流程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9,22(5):552-555.
[12] Du H S, Ma J J,Mu L.High-quality health information provision for stroke patient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6,129(17):2115-2122.
[13] Lindblom S,Flink M,Sjstrand C,et al.Perceivedquality of care transitions between hospital and the home in people with strok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20,21(12):1885-1892.
[14] Soler I N,E Ignacio García,Vallejo J M,et al.A set of care quality indicators for stroke management[J].Neurología(English Edition),2019,34(8):497-502.
[15] Wu Y Z.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stroke effect assessment[J].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7):107-110.
[16]劉敏,陳海玲,張琴.深圳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行優質護理對情緒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