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梅 劉軍節




摘? 要:目的? 分析開展產后康復護理對促進產婦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產科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間接收的100例產婦,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行常規產后護理,觀察組行產后康復護理。對比兩組產婦護理管理結果(焦慮情緒程度、對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掌握度、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新生兒照顧能力)、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產后至泌乳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母乳喂養成功率、生活質量和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產后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掌握度、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以及新生兒照顧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后發生并發癥少,產后至泌乳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縮短,母乳喂養成功率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生活質量評分和對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產婦康復中運用產后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提高產婦身心舒適度、母乳喂養認知度和配合度,促進產婦乳汁分泌及身體康復效率,從而改善產婦產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產后護理;乳汁分泌;產后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3
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臨床產科接收的產婦人數也明顯增多,而針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一直是臨床產科所關注的重點話題。產婦需要經歷妊娠及分娩的整個心理及生理過程的變化,產婦的心態也會隨之受到影響[1]。加之大多數產婦缺乏對新生兒照顧相關知識掌握度以及照顧能力,從而也會增加產婦產后過度焦慮、恐慌的情緒,影響產婦最終身體恢復和對新生兒的照顧效果[2]。為進一步提高產科護理質量,本研究對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產科2020年1月~2021年10月接收的100例產婦開展了分組護理研究,對比臨床護理效果,進一步提升產婦產后康復效果,臨床參考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選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間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產科收治的100例產婦,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產婦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2.00±2.00)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2±1.22)周;初產婦30例、經產婦20例,剖宮產21例、陰道分娩29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2.50±2.10)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05±1.53)周;初產婦29例、經產婦21例,剖宮產22例、陰道分娩28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納入的產婦臨床資料完整;②產婦的溝通能力和智力功能均為正常。
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②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依從性較差;③伴有惡性腫瘤疾病;④伴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臟器功能病變;⑤無法積極配合整個研究過程的產婦及家屬。
1.3? 方法
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包括發放健康手冊、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做好病房衛生管理、飲食指導、康復指導。
對觀察組開展康復護理干預。①強化護理素質:定期組織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產科護理相關知識的掌握度、護理溝通能力、專業素養以及崗位責任意識。②健康宣教:護理人員要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耐心與產婦進行溝通,告知產婦產后相關注意事項、母乳喂養方法、母乳喂養的優勢、日常護理方法、新生兒護理方法以及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性,幫助產婦尋找適合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給予產婦更多的鼓勵、安慰,改善產婦的不良情緒,提高產婦的情緒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多媒體、微信平臺等多種方式推廣產后護理及母乳喂養等相關健康知識,進一步提升產婦的健康知識掌握度和自我管理能力。③產前乳房護理:護理人員要充分掌握產婦乳頭情況,針對存在乳頭凹陷和扁平乳頭的產婦,要及時采取乳頭矯正干預,避免影響產后母乳喂養。④產后護理:產后要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語言交流,鼓勵、安慰產婦,緩解其所產生的過度焦慮,避免不良情緒影響產后母乳分泌。同時在產后30 min進行早期母乳接觸和新生兒吸吮乳頭,通過盡早接觸及吸吮促進母乳分泌。另外,要加強對產婦乳房清潔管理,由專業護士對產婦進行乳房按摩以及熱毛巾熱敷,每次按摩和熱敷10 min左右,每日干預2次,以便達到促進母乳分泌的作用;同時指導產婦采取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告知母乳喂養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為產婦制定合理的營養飲食方案,確保產婦飲食營養均衡,為產婦選擇合理的食療,提高母乳分泌效果。⑤出院指導:出院前要告知產婦相關注意事項,為產婦制定合理的家庭飲食方案,并告知產婦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同時開設微信平臺以使產婦出院后能夠及時咨詢母乳喂養相關知識,提高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以及康復效果。
1.4? 觀察標準
(1)兩組產婦護理管理結果對比。①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運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評定,滿分為100分,分數越低表示癥狀越輕。②比較兩組產婦在護理前后對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掌握度、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新生兒照顧能力。發放自制調查問卷表,評定兩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掌握度、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新生兒照顧能力。各項指標滿分值為10分,獲得分值越高表示指標改善越好。(2)兩組產婦臨床結局相關結果對比。①并發癥發生情況;②產后至泌乳時間、母乳喂養成功率;③住院時間。詳細記錄對比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率、產后至泌乳時間、母乳喂養成功率及住院時間。(3)兩組產婦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通過發放自制調查問卷表對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睡眠質量、心理狀態、生活樂趣、生活能力)進行對比,單項指標分值為10分,最終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改善越好。(4)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方式將兩組產婦家屬對此次護理滿意度進行詳細調查對比,總問卷分數為100分,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非常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1~59分)共三種,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護理管理結果比較
兩組產婦的焦慮情緒在護理后均有所改善,其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均低于護理前;觀察組患者焦慮情緒改善顯著,其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知識掌握度、產婦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新生兒照顧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兩組數據差值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臨床結局相關指標比較
護理后兩組產婦臨床結局相關指標比較顯示,觀察組產婦產后泌乳所用時間明顯縮短,產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僅為2.00%),母乳喂養成功率較高(高達96.00%),各指標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的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實施前,兩組產婦生活質量各項指標結果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觀察組產婦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產婦護理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面對產科分娩,產婦不僅要承受著分娩的痛苦,同時還要努力完成母親角色的轉變和做好對新生兒的照顧[3-4]。然而,由于多數初產婦缺乏對新生兒照顧的相關知識和護理經驗,加之受到妊娠過程的影響,最終容易出現焦慮情緒,影響產后身體恢復及產后乳汁分泌[5-6]。母乳是促進新生兒成長發育的重要天然安全食物,母乳中所富含的多種營養物質能夠有效增強新生兒的機體免疫能力,降低新生兒出生后的患病率,同時能夠有效促進新生兒心智成長和產婦產后身體恢復效率。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產婦的康復護理干預,以便提高產后母乳喂養成功率和產婦的身體康復效率[7-8]。為此,本研究對產婦開展了產后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最終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產后的焦慮評分(使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估)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掌握度、對護理治療的依從性以及新生兒照顧能力(使用自制調查問卷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后發生并發癥少,產后至泌乳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短,母乳喂養成功率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產后康復護理干預取得了常規護理所達不到的理想效果。究其原因,康復護理干預主要通過強化護理素質以及風險因素分析,進一步提升臨床護理質量[9-10];同時通過專業優質的護理服務以及全面的心理認知干預,能夠與產婦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糾正產婦的錯誤認知,最終提高產婦對母乳喂養的認知度和產后自護能力,并緩解產婦的過度焦慮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影響產后母乳分泌[11];在產前及時掌握產婦的乳房情況,采取合理的乳頭糾正干預,能夠避免產后因乳頭因素影響正常母乳喂養[12];產后通過采取早期母嬰接觸,使產婦的焦慮情緒得到良好安撫。
本研究結果還表明,觀察組產婦生活質量(使用自制調查問卷表)評分和對護理滿意度(自制調查問卷表)評分也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日常護理中由護理人員全程陪護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以及新生護理,可進一步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和產婦對新生兒的照顧能力,確保產婦擁有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母乳喂養,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通過一系列的康復護理干預使產婦擁有更好的身心狀態照顧新生兒,提高產婦生活質量[13]。
綜上所述,對產婦及時采用產后康復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升產婦對新生兒護理和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減輕產婦的過度焦慮情緒,促進產后身體康復效率以及母乳喂養成功率。但鑒于本文研究數據有限,因此還望臨床相關專家和學者能夠再對臨床產科產后護理做更深入的研究分析,探尋出最佳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進一步提升產婦產后康復效率和母乳喂養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操靈敏.產后康復護理對產婦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2):120,122.
[2]陳星紅,張遠.產后康復護理對產婦乳汁分泌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1):155-157.
[3]董芬芳.淺論對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對其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雙足與保健,2018,27(3):48-49.
[4]宮曉華,劉欣,錢曉焱. 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鎮痛效果的影響[J]. 中華麻醉學雜志,2018,38(2):199-202.
[5]劉軍節,邢春梅,高孝.產后康復護理對產婦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5):165-166.
[6]楊先艷. 整體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1963-1964.
[7]曹彩萍.對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對其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4):2458-2460.
[8]楊慶蓮.對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對其乳汁分泌及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1):42-45.
[9]姚玲飛,余幼芬,賀琰,等.基于行為轉變模式的健康教育對產婦產后營養攝入 乳汁分泌及哺乳行為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 36(20):4835-4838.
[10]何杏洪,張錦笑.乳房按摩聯合手法催乳在改善產后乳汁分泌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1,53(9):1138-1140,1142.
[11]趙巖.綜合護理對剖宮產后產婦情緒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1,36(8):137-138.
[12]李婷,馬玉燕.圍產期精細化護理對產婦出院時母乳喂養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28(8):61-64.
[13]楊家利. 產后康復治療對產婦乳汁分泌及產后恢復的影響研究[J]. 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