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陽谷縣人民醫院/孕婦學校 山東 聊城 252300)
移位妊娠也可按宮外孕予以定義,是指卵子與精子在宮外結合并著床,進而引發的一種多發性急腹癥。多因腹腔及輸卵管內炎癥促使孕卵無法由輸卵管向子宮抵達,在輸卵管著床并繼續發育所致,最終可致胎兒流產或輸卵管破裂。多數患者在流產或輸卵管破裂前,通常無特異性癥狀,也可因少量陰道出血、腹痛、停經、破裂后腹部急性劇烈疼痛且有陰道出血伴發而到院就診[1-2]。若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療,會使患者身心承受著更大的危害。現階段,腹腔鏡手術為重要對本病治療方案,但手術雖具微創性質,也對患者構成一定程度的侵襲,加之其對預后的過分擔心,故負性情緒嚴重。循證護理為現階段一項新型、先進科的護理方案,其以循證實踐思想為基礎,重視以科學為依據,為患者提供有據可循的個體化護理,作用突出[3]。本次以異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就治療期間循證護理實施價值展開探討,現總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罹患異位妊娠的患者80例,均為我院婦科2019年6月至20 21年6月時間段內收治,采用隨機數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組。觀察組40例中,年齡介于24~37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28.72±1.45)歲。部位:輸卵管傘部1例,峽部3例,壺腹部36例。對照組40例中,年齡介于22~38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28.69±1.51)歲。部位:輸卵管傘部2例,峽部4例,壺腹部34例。組間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檢測結果示陽性,并經B超檢查證實;②宮旁有異位妊娠包塊檢出;③具停經、腹痛、不規則出血典型三聯征,并采用腹腔鏡術治療;④知情同意,并報經倫理學組織委員會批準,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異常者;②不具自主溝通條件者;③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對照組:應用婦科常規護理干預模式,即熱情接待患者,告知注意事項,做好飲食調配工作,對病情發展變化密切觀察。
觀察組:本組運用循證護理方案。(1)構建循證護理小組:由工作年限>3年的專科護理人員及護士長組成,由護士長任組長,就循證護理知識向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使其對實施方法掌握。(2)制定循證問題:對科室患者身體狀況和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就循證問題予以制定,如心理問題、疼痛問題解決方法等。(3)文獻檢索:依據循證問題,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檢索,經查詢論證,并結合自身科室狀況,對適合本科室的個體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予以制定。(3)循證護理落實:①心理干預:對患者主觀感受耐心傾聽,鼓勵其保持平和心態,主動參與醫護。②健康教育:以異位妊娠病因病機、治療方法、預期目標、注意事項等為主要內容,以使患者認知程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增強。③對癥干預:針對有休克者,可高流量氧氣吸入,避免腦疝、腦水腫;腹痛者,可對其陰道流血情況密切觀察,采取有效深呼吸等方式緩解疼痛。術后需對切口滲出進行觀察,保持衛生,合理應用抗生素,以對感染進行預防。針對術后切口疼痛,可通過播放音樂,營造溫馨、舒適環境等方式,使患者注意力轉移,以促疼痛減輕,也可遵醫囑適量取鎮痛藥物服用。④出院指導:需強調保持良好休息和睡眠重要性,督促建立正確的健康行為,保持心態樂觀積極。科學制定飲食衣服啊,以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為主,減少脂肪攝入,使營養保持均衡,定期到醫院復查。⑤護理改進:對護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評估現存及潛在問題,制定改進舉措。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術后恢復指標,包括離床行走、肛門恢復排氣,腸鳴音恢復、疼痛減輕時間及住院天數,其中疼痛應用視覺模擬法(VAS)展開評定,分值界于0~10分之間,越低,提示疼痛程度越輕;(2)對比兩組心理狀況指標:即在開展護理干預工作前后,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展開針對焦慮心理的評定,以50分為界值,運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展開針對抑郁心理的評定,以53分為界值,均為所獲分值越低,提示心理狀況越理想;(3)對比兩組手術應激指標:即在開展干預前后,對手術應激指標即C反應蛋白(CRP)、應激血糖進行測定并比較。其中,CRP在檢測時,運用酶聯免疫法,應激血糖為對患者空腹靜脈血抽取5min,經行血漿血糖濃度檢測獲得;(4)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率,包括腹脹、尿路感染等;(5)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評測,問卷為百分制,非常滿意級別:評分>85分;滿意級別:評分介于60~85分之間;不滿意級別:評分<60分,將非常滿意、滿意計為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術后恢復指標對比情況
觀察組經對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即離床行走、肛門恢復排氣,腸鳴音恢復、疼痛減輕時間及住院天數進行觀測,相較對照組均呈更少顯示(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指標對比情況
2.2 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分值對比情況
兩組在開展干預前,經對心理狀況指標即SAS和 SDS進行評測,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在干預工作實施后,各項評測分值均有降低,且觀察組更為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分值對比情況分)
2.3 兩組手術應激指標對比情況
兩組在開展干預前,經對手術應激指標即CRP、應激血糖進行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在開展干預后,均有上升,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應激指標對比情況
2.4 兩組并發癥率對比情況
觀察組腹脹、尿路感染等并發癥率經計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率對比 [n(%)]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經評定為97.50%,相較對照組80.00%居更高水平(P<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 [n(%)]
異位妊娠為婦科常見急癥,其發生與患者輸卵管存在炎癥以及輸卵管功能異常或發育不良、受精卵游走、輸卵管手術等因素相關。臨床通常以停經、陰道出血等為常見癥狀,若情況嚴重,還可對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本病起病急驟,對機體構成的危害較大,加之患者通常缺乏了解,無心理準備,負性情緒較為嚴重,進而對臨床治療構成了阻礙[4-5]。
循證護理為現代護理理念中的重要內容,極以循證實踐思想為操作基礎,通過以科學為依據,制定有據可循的護理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更為合理的照護[6-7]。其經對護理問題進行確立,并對證據檢索,同時對證據進行評價,并結合自身科室情況,結合既往經驗,制定個體化干預方案,并督促落實,及時反饋,不斷改進,可使患者獲得更為精準的護理,持續促護理水平提升[8-9]。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經循證護理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對癥干預、出院指導等多種方式,在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降低手術應激程度方面作用突出,進而推進了康復進程,防范了并發癥,明顯提升了護理滿意度水平。
綜上,針對臨床收治的異位妊娠的患者,運用循政護理模式展開干預,可促進康復進程,加快疼痛緩解,改善心理狀況,降低手術應激程度,防范并發癥,促使護理滿意度得以提升,開展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