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艷 邱瑞梅
(高密市中醫院 山東 濰坊 261500)
剖宮產術屬于外科手術的一種,通常會在產婦出現難產、同時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并發癥時實施該項手術[1]。不過由于此類方法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的創傷,加上各類其他因素(如高危妊娠、手術應激等)的影響,會大幅提升產后出血產生概率,不但會對患者妊娠結局帶來不利,同時也會造成其生活質量、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2]。臨床對于產后出血的定義為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失血量>500ml的狀態,若出血量>1000ml,則為嚴重并發癥,此時需要對其采取及時有效的臨床醫治,傳統治療方法多以宮腔填紗法為主,雖然能夠產生一定的應用效果,但是依然不夠理想[3]。隨著醫學研究的逐步深入,子宮壓縮縫合法開始受到關注,并發揮出了諸多積極作用,對于改善臨床指標、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4]。為深入探討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對100例2011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間收治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展開如下分析。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在此次共計納入100例,為2011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間收治的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以單雙號分組的方式將其均分兩組,包括50例觀察組患者和50例比較組患者,其中觀察組初產婦與經產婦之間的比例為23:27,產次區間為1次到3次,均值(1.54±0.27)次;孕周區間為36周到40周,均值(38.03±0.71)周;年齡區間為21歲到36歲,均值(28.33±1.07)歲。比較組初產婦與經產婦之間的比例為22:28,產次區間同樣為1次到3次,均值(1.49±0.22)次;孕周區間為37周到41周,均值(38.21±0.52)周;年齡區間為22歲到37歲,均值(28.42±1.11)歲。兩組一般資料均在比較后顯示P>0.05,存在可比意義。
研究已經獲取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同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告知書。
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屬于剖宮產產后出血患病標準的患者;(2)年齡在20歲以上、38歲以下的患者;(3)單胎妊娠患者;(4)一般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等。
排除標準:(1)同時患有精神障礙性疾病,或缺少清醒自主認知的患者;(2)同時患有盆腔嚴重粘連的患者;(3)屬于兇險型前置胎盤的患者;(4)同時患有內科或外科疾病的患者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胎兒成功娩出后,均采取相同的處理手段,取10U縮宮素注射液(生產單位: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4020472;規格:1ml:5單位),通過肌肉注射的方式進行給藥,另取15U縮宮素注射液與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500ml充分融合,并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進行給藥,給藥期間,將藥物滴注速度維持在每小時150ml左右,若在此過程中患者有子宮收縮乏力的情況,則可通過外敷熱砂墊、按摩等方式予以緩解。若患者出血量在500ml以上,則對其施以米索前列醇片(生產單位: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696;規格:0.2mg)進行口服治療,給藥劑量為0.2mg;另取1.0g氨甲環酸注射液(生產單位: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6600;規格:5ml:0.25g)實施靜脈滴注治療。
在此基礎之上,對比較組患者實施宮腔填紗治療,其內容如下:將無菌不脫脂棉紗通過卵圓鉗填塞到患者宮腔內,按照由里向外的方法開展壓迫止血治療,填塞時間為48小時。而后取出紗條,并配合抗生素實施抗感染,在最大限度內降低感染事件的產生。
觀察組則運用子宮壓縮縫合法進行治療,其內容如下:將子宮在其腹壁切口位置托出,然后擠壓子宮,并對其出血情況作出仔細觀察,若在擠壓過程中患者子宮出血情況逐步得到緩解,則說明手術縫合成功。此時下推子宮至膀胱腹膜部位,并向相反方向折起,從而充分暴露出子宮下段,而后在距離其右側切口下緣約2厘米的位置進行縫合,由前壁進針,從后壁出針,并在宮底位置進行打結。左側縫合方式與右側一致。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做出比較分析,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止血時間。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做出比較分析,包括肛門延遲排氣、重度腸脹氣以及重度腹痛。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作出對比分析,包括精神狀態、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總體健康,評定結果所用量表為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各項內容分值區間均在0分到100分之間,分值越高,其生活質量越好。
對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統計結果做出比較分析,以院內自制滿意度量表作為評定標準,分值以60分以下為不滿意,85分以上為特別滿意,二者之間為基本滿意。總滿意度計算公式=特別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數據處理
針對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展開統計學分析,所用統計學軟件為SPSS22.0版本,前者應用t檢驗,包括臨床相關指標、生活質量評分,以平均值±標準差的方法表達;后者應用卡方檢驗,包括并發癥發生率、治療總滿意度,以百分比的方法表達。統計學差異以P<0.05為存在意義。
2.1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結果
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比較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結果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比較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結果[n(%)]
2.3兩組生活質量在治療前后的對比結果
觀察組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與比較組相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均高于比較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在治療前后的對比結果(分,
2.4兩組治療總滿意度對比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滿意度統計結果明顯高于比較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總滿意度對比結果[n(%)]
剖宮產產后出血在臨床中并不少見,導致其產生的因素類型較多,包括產婦是否為子癇前期、前置胎盤、自身年齡、多胎妊娠等,一旦發生,將對其生命健康帶來較大威脅,因此也會降低其生活質量[5-6]。針對這一現狀,需要在患者出現剖宮產產后出血問題時積極開展有效、科學、安全的臨床治療。
現階段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多以宮腔填紗為主,該方法能夠對子宮體感受器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并經大腦皮質促進子宮收縮,而且將紗條填塞其中能夠對胎盤剝離面產生壓迫作用,最終實現止血效果[7-8]。該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應用效果,但是往往需要經歷較長的填塞時間,而且紗條長度無法有效掌控,加上患者子宮經歷紗條填塞后會明顯增大,此時會對腸管產生壓迫效果,對腸道正常蠕動帶來不利影響,因而易出現多種并發癥(腸脹氣、腹痛、肛門延遲排氣等),對預后效果帶來不利[9]。隨著醫學研究的逐步深入,子宮壓縮縫合法開始受到關注,并在對患者實施臨床醫治的過程中發揮出了諸多積極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該方法治療后,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止血時間相對比較組均顯著更低,P<0.05;其并發癥發生率相對比較組同樣明顯更低,P<0.05;其精神狀態、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總體健康評分結果以及治療總滿意度統計結果相對比較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統計學差異均有意義。由此可見,應用該方法能夠通過垂直壓迫橫行的方式完成機械止血效果,不但無需切除子宮,確保患者自身生育能力得到保留,同時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術后并發癥較少,因此應用價值更加突出[10]。
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在接受臨床醫治的過程中,通過采取子宮壓縮縫合法治療能夠顯著改善預后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該方法各項臨床指標均較宮腔填紗法更優,因而患者更為滿意,生活質量也有顯著提升,適合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