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華僑小學 王麗英
習作是 小學 語 文教 學中 的重點 ,也是難點,那么如 何來 提高學 生的 寫 作能 力和水平,就需要 小學的 語文 教師在 日常 的教學過程中, 不斷提 高學 生的寫 作能 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把學習內容與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 ,不 斷的積 累寫 作素材 ,充實學生的學習 生活 ,對學生 的寫 作方法 進行積極正確的 引導 ,進而提 高學生的習 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 小 學語文的寫 作過 程中,存 在著 一個普遍的現象,學生大多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寫作,而且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還出現拼字、湊字的情況,甚至為了完成作文要求而胡亂編寫。怎樣可以完成作文要求的字數成為了學生們寫作時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這就與寫作的本質有點背道而馳了。寫作自身是一個抒發情感的過程,是把自己的情感通過優美的文字表達出來。而現在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寫作,只有在考試的時候才去想怎么寫,那么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就沒有了任何意義,這樣的文章讀起來也會使人感到沒有趣味,長此以往,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就會大幅度地降低。
創 作 中 最 重 要 的 基 本 技 能 就 是 對 閱讀材料和寫作 經驗的 積累 。 然而 ,當代的小學生在這方面是十分欠缺的。即使有的積 累 的 數 量 較 多 ,但 是 沒 有 質 量 ,這 對 于他 們 以 后 的 創 作 表 達 和 寫 作 能 力 的 提 升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與課 外的 積累和 日常 的 寫作 練習是分不開的。若是學生們只是運用大量優美的語言和范文來 進行 寫作,對 它們 的真正含義沒有一個深 刻的 理解,那 么寫 出來的文章也是空洞乏 味的 。 因此 ,要把它 們的量變轉化為 質變 ,在 這 個轉 換的過 程中 ,就需要教師 對學 生進行 積極 正確的 引導 ,教會學生怎 樣使用語言 ,并且貫 穿在 自己的寫作當中 ,把美好 的語 言和優 美的 文字應用到自己 的實際 創作 當中,從 而使 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在進行 寫作之 前,教師 都會 給學生 講解一些例文,把 例文 中的一 些寫 作手法 和寫作方式教授 給學 生。但 是,大 多數的 時候,學生們 都喜 歡按照 范文 的思維 模式 進行寫作,依照 范文的 情感 思路進 行續 寫,不 能 把 自 己 的 真 情 實 感 和 真 實 感 受 加 入其中,這就 使得 文章失 去了 它本身 的獨 特性,與自己 的情 感脫離 。一 篇 好的 文章是需要投入真情實 感的 ,沒有情 感的 文章就像沒有靈魂的人 。因 此,在對 學生 進行寫作教育的過程中 ,教師 要引導 學生 怎 樣去把 自 己 的 真 情 實 感 投 入 到 日 常 的 寫 作 當中,讓學生 把自己的真 實感情 融入 到創作當 中 ,使 文 章 更 富 有 靈 氣 ,進 而 實 現 以 理服人,以情動人,創作出更好的優秀文章。
小學生的習作教學是提高他們表達能 力的一種 訓練。 小 學 生寫作 能 力 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他們表達能力的好壞,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目前,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們沒有進行高效的引導,對于學生們情感表達沒有做好引導作用,不能把他們的真情實感充分地激發出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只是把寫作方法和技巧教授給學生還遠遠不夠。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完善,自控能力較差,主觀能動性也有所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師們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引導,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社 會經驗不 足 ,當 他 們想表 達一種情感的 時 候 ,會不 知 道 怎樣去 用 語言表達出自 己 的 感受, 不 知 道選取 什 么樣的文 字應 用 到自己 的 作 文 當中。 有 的學 生 就 會 把 范 文 加 入 到 自 己 的 寫 作 當中,這是一種教 學 弊 端,學生們 的 自主想象力與創造力也會局限于此。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們的文學賞析能力,讓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當中,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把范文中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充分地利用起來,而不是模仿范文來完成寫作。
教師 對范文 講解 得不清 晰,也 是致使學生表達能力欠缺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日常的課堂 教學過 程中,課 堂的 上課時 間是有限的,對于 范文 的解析 也只 是選取 其中的一段或兩 段,有 的甚至 只是 對 特殊 的幾句話進行講 解,這種 對于 范文講 解不 到位的現象就很 難調動 起學 生的積 極性 ,不能開拓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充分地發 揮引導 作用 ,作為范 文和學 生之間的一個媒 介,把 范文中 的寫 作手法 和表達技巧準確 地教 授給學 生,并 積極正 確地引導學生利 用這種 方法 進行寫 作,而 不是紙上談兵,只講理論,不講實踐。
小 學 階 段 是 培 養 小 學 生 良 好 習 慣 的重要時期,這也需要教 師可 以進行 積極 正確的引導。在日常的 教學 過程中 ,教師 要經常的鼓勵和表揚 學生,以 肯定 的 語氣 去鼓勵他們勇敢的表 達出自 己真實 的想 法。首先從事物的表象出 發,就 是要積 極引 導學生留意觀察日常生活 中的人 、事、物 ,并詢問學生都看到了什 么, 聽到了 什么 ,然后 再問 他 們 的 感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思維能力和觀察習慣。長此以往,就會把它們發展成 為 書面 的記錄 ,在學 習與生活中不斷地積累 寫作 素材,經 過長 時間的累積,學生的寫作 經驗 和情感 認知 能力就會有所提高,進而 促進 寫作能 力的 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還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 好的 閱讀環 境,增 加學生的閱讀量,讓他們 在優 良的學 習氛 圍下可以更好、更快地積累寫作素材。
例 如 ,在 學 習《盤 古 開 天 地》一 課 時 ,盤古把混沌的宇宙分 成了 天與地 ,自己 的身體部分也都化成了 世間 的萬物 ,如眼 睛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四肢 變成了 東、 西、南、北四極,血液變成 了江 河等,傳 奇的色彩很容易吸引學生的 注意力 ,學生 也會更加感興趣。這時,教師 就可以 引入 一些其他的神話故事來拓展 學生的知識 領域,如女媧補天、夸父逐日 、精衛填 海等 ,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的寫作 素材。 再如 ,在學習《媽媽睡了》這一課時 ,教師可 著重 講解文中描寫媽媽睡著后的 樣子,同 時要引 導學生從全文視角分析文章 的書 寫結構 特點 。學 生 們 發 現 每 個 段 落 的 第 一 句 話 都 是 在闡述睡夢中的媽媽樣子的總結話語。隨后便是對媽媽的眼睛、嘴角、頭 發進 行 描寫 。在 表 達 中 ,作 者 運 用 了 多 個 形 容 詞 ,像 明亮的眼睛、彎彎的眉 毛、烏黑 的頭發 、紅潤的 臉 蛋 等 。 為 了 能 夠 提 高 學 生 的 表 達 素養。教師要求學生將形容五官的詞整理在筆記本上,并帶領 學生 將 累積 到的詞 進行造句。如用“明亮的眼睛”造句,當學生們熟練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用“眼睛”造句,并要求 在句 中 增 加一 個 眼 睛的形 容詞,除“明亮的”外。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紛 紛 寫 下 了 可 以 與 眼 睛 搭 配 的 形 容 詞 。有:靈動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清澈的眼睛等,學生們便可以記下其他與眼睛相關的可用的形容詞,并列成表格。接著,教師要求學生用“紅潤的臉蛋”造句。隨后同眼睛的訓練類似,去掉“ 紅潤 的”形 容詞,然后學 生自由發揮 為 臉 蛋選好 形 容 詞并完成后續的造句。其他學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的寫作素材,如下表所示:
眉毛 彎彎的頭發 烏黑的臉蛋 紅潤的眼睛 明亮的 靈動的 水汪汪的 清澈的
待到學生整 理完寫 作素 材筆記 后,教師 可 為 大 家 歸 納 和 總 結 如 何 用 恰 當 的 詞語表達我們的五 官,以及 不同 形容詞 需匹配的情境。這樣學生們就可以在各個形容詞后標記上應用 的范圍 ,為后 續的人 物描寫做準備。
在小學語文習 作課 堂的教學過 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 表 達能 力,首先 要激 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 性,這 樣以興 趣為 導入進行有針對性的表達是十分重要的。從小學生的實際發展特 點來 看,他們 的認知能力還不完善,智 力水 平和 邏 輯思 維能力 還處在初級階段 ,這就 導致他 們的 學習能 力相 對 較 弱 ,特 別 是 在 表 達 能 力 上 ,不 能 直接地表達出自 己的 想法,進 而產生 畏懼 和惰性。所以,為 了教學 內容 符合學 生的 學習能力,讓他們 積極地 參與 到課堂 的實 踐活 動 中 , 教 師 在 進 行 教 學 內 容 設 計 的 時候,一定要增強 趣味性 。在 實際的 習作 教學過程中,教師 可以把 多媒 體 融入 到日常的教學中,教師 可以 借助音 頻、視 頻、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 意力 ,進而激 發他 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還 可 以 設 計一些 有 趣 的游戲,在游戲的作 用下,讓學生 獲 得 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鍛煉。
例如 ,在學習《臘 八 粥》一 課時,為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對文中的寫作手法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多種類型的臘八粥圖片,講解一些我國的其他節日的民 俗特點 , 拓 展學生 的 知 識 領域,開拓 學生的視野 ,運 用 多種修 辭 手 法進行描寫,為他們的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課改中 明確指 出,要 結合學 生自 身的發展特點和 語文學 科的 特點,尊 重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 中 ,教 師 要 因 材 施 教 ,做 有 針 對 性 的 教學。對于寫作 基礎較 好的學生,可 以提出更高一點的要求 ,對優 秀的作 文在 班級里提出表揚,激發 其他 同學的 學習 激情,也讓學習者本身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對于寫作基礎差一點的 學生 ,要注重 學生 的自主修 改 ,不 要 急 于 批 評 ,要 首 先 肯 定 文 章 的優 秀 之 處 ,多 給 予 學 生 表 揚 和 鼓 勵 ,增 強他們的寫作信心。
例 如 ,在 學 習 完《四 季 之 美》一 課 時 ,教 師 要 求 學 生 寫 一 篇 自 己 對 于 四 季 的 觀點 和 想 法 ,語 言 盡 可 能 的 優 美 ,還 要 語 句通順?;A較為薄弱的學生可能在語言的應用上不是很 強,就會 出現 一些詞 不達 意的情況,這時 ,教師首 先要 做的不 是批 評,而 是 把 文 中 寫 的 較 好 的 部 分 讀 出 來 與 大家一起分享,鼓 勵學生 可以 多動用 一些 類似的語言,增強 學生的 寫作 信息。 然后再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 行修正 ,這時 學生會很認真地聽取教 師的 意見,并 努力 在下一次的寫作中表現的更好。再如,在學習《秋天 的 雨》一 課 時 ,教 師 將 本 篇 課 文 的 閱 讀學習與習作《寫日記》整合到一起教學。教師要求學生也以 季節 為中心 寫一 篇日記 ??梢允侨雽W 后的 第一場 秋雨 ,或者是 淋雨的初次感受 ,等等 。學生 在記 錄中將 自己對秋雨的感受 真實地 表達 出來,同 時也 要結合文章《秋天 的雨》,參照 其對秋 雨的 描寫方式,創新內容。另外,由于習作的內容是要寫日記。 所以,教 師還 要向學 生明 確日記的寫作格式 以及 記日記 的好 處,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 可以 每日記 錄生 活日記 ,也可以記錄天氣 日記 ,設定不 同類 型的日記用作后續其他類型的寫作素材。教師在給予學生幾 分鐘 的時間后,學 生將自 己寫好的微日記 分享 給大家 ,教師 則主要 從學生日記的內 容與 結構入 手做 點評,學 生則點評日記中 用到的 好的 表達技 巧,不 但能夠啟發其他 學生 創 作思 路,更可 以讓 分享者增加記日 記的自 信心 ,從而產 生記 錄 美景美句日記的 動力 。待到 一段 課時后 ,教師 可 以 詢 問 學 生 記 錄 美 景 美 句 的 日 記 情況 ,并 在 學 生 允 許 的 情 況 下 ,組 織 大 家 一同 分 享 和 學 習 , 讓 學 生 學 會 更 多 表 達 方式,提高學生表達技巧和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局限于寫作方式和寫作手法上,把學生們限制在條框的寫作范圍之內,這就需要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走 出教學誤 區 ,鼓 勵 學生多 樣化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大膽的表達出來,事情是如何發展的就怎樣寫,可以 把自己的 想 法 和意見 自 由 地表達 出來,做到隨感而發。沒有了條框的約束,情感表 達起來就 會 更 加真實 , 無 論喜怒 哀樂,都是文章。
例如,在學 習《那 個星期 天》一 課 時,文中描述的 小 男 孩兒由 最 開 始的期 望 到最后的失望的一個情感變化,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果自己是文中的小男孩會怎樣做。讓學生 們 也 自主地 選 擇 某 一個星 期天的任何事 情 來 寫一下 , 抒 發自己 的 情感,不要刻意去編造。內容可以是自己認為最有 趣的 ,最開心 的 或 者最難 過 的 事。教師還可以提出一個范圍,讓學生來進行自己擬定題目,在這個范圍之內自己想寫什么都可以,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充分地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小學的習作教學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教師也肩負著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責任。教師在日常的 教學 過程中要不斷 地 創 新 教 學 方 法 ,對現階段小學生在習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改善,并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增 強他們 的 寫 作 自 信 心 ,不斷地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多感悟,多思考,多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并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促進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進而提高小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