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恬
摘要:在教育改革大環境下,英語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初中英語教育在整體英語教育中處于十分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應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與改進。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各類教育技術得到良好發展,為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途徑。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入英語教學中,以此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針對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策略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強化閱讀課堂互動,提升英語學科趣味性,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順應時代發展將信息技術引進當前閱讀教學中。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信息化建設作用
(一)有助于豐富閱讀資源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使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停留于教材范圍,要進行大量拓展閱讀。網絡途徑具有大容量與高時效等特點,為閱讀教學改革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對此,針對課內教學,教師可以對教材閱讀信息進行二次整理,對網絡途徑信息進行分類整合,促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與多樣,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針對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立足教學目標合理選取相關課外資源,并將其上傳至網絡資源庫,為學生提供閱讀網站鏈接、英語閱讀APP等,傳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有利于建構閱讀知識背景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社會歷史文化是影響知識建構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轉換內容展示方式,使教學內容不再是單純的文字,同時還包括圖像、聲音等載體,以此營造課堂氛圍,幫助建構閱讀知識與背景。一方面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展示時間,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帶領學生了解課文的文化背景,以此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渠道了解更多國外的歷史知識與文化背景,結合西方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三)有利于開展自主閱讀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引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個性化學習提供了良好平臺,學生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等,根據自身的學習需要選擇相應的閱讀內容,這樣可以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真正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信息與知識的壟斷者,不再是英語閱讀資源的唯一來源,使學生學習活動更加靈活,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自由選取,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可以結合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在網絡環境中開展合作學習,以自主閱讀等方式完成對材料的理解,以交流討論方式解決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難題。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策略
(一)構建教學資源體系,奠定英語學習基礎
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資源主要以英語教材為主,閱讀材料的選取主要以教師提供為主,閱讀資源存在一定局限,教學方法不符合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要求,不利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信息化構建的重要目標在于豐富教學內容與拓展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多維的學習材料,以此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為學生后續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對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借助網絡各類閱讀材料,構建出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通過網絡搜索引擎途徑獲取信息資源。網絡資源相對比較分散,單純依靠學生力量無法獲得正確與良好的閱讀資源。對此教師要傳授學生搜索方法,讓學生有針對地搜索目標信息,比如Google、baidu等,以此提升資源整合效率,讓學生可以自行獲取豐富的資源條件。為鍛煉學生的搜集能力,教師可以下達相關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搜索閱讀材料相關背景知識,為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二是利用專業英語學習輔導網站獲取資源。此渠道主要分為專業輔導網站與其他輔導網站。前者主要包括21世紀英文報、可可英語等網站,網站中閱讀資源與材料能夠及時同步與更新,部分資源配有相應的短文錄音、注釋等內容,非常適合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拓展。后者主要包括英語ABC、今日美國等,網站中存在大量可用于英語閱讀的材料,但其難度不一,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閱讀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網站中下載與課程內容較為貼近的熱點新聞,不僅能夠體現英語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貼近性,同時還可以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更多的英語詞匯或西方文化知識,豐富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知識。
(二)豐富更新教學手段,強化信息技術應用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先進教育技術開展多樣化教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微課教學。微課是指利用教學視頻完成教學活動的手段,其能夠對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等要素進行有效整合,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初中生來說,此教學手段較為新穎,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實際應用中,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具體如下:一是充分挖掘網絡資源。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識地收集教學資源,以此豐富微課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例如在8AUnit 2 School life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本校學生與國外學生在學校的日常活動,通過微課形式為學生展示。借助微課內容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校園生活的不同,并在兩種文化熏陶下進行學習。二是創設生活場景,語言學習是與生活聯系緊密,英語語言學習亦是如此,教師在選取閱讀材料時要盡可能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選取,將各種生活元素引進微課中,通過創設生活場景使閱讀內容更加生活化,拉近學生與閱讀內容的距離,便于學生的理解。三是師生互動。師生互動是有效推進教學與提升教學效果的手段。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在習得第二語言或外語過程中,習得者并不吸收他所聽到的一切,有幾個心理上的因素影響著他習得語言的速度和質量。微課注重體現學生與外界環境、教師的互動,能夠打破傳統教學單向傳輸的不足,通過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有效性。對此,教師在開展微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增加互動環節,通過問答互動、創設問題情境等方式建立學生接觸外界信息的渠道,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其次是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指借助信息技術使教學環節與自主學習環節相互翻轉的教學手段。在此模式下,教師需要提前制作課程相關教學微視頻,準備課前自學資料等,學生在課前結合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遇到難解決問題時可通過小組討論解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對初中生來說,學習是一個主動形成與發展認知結構的過程,只有在內在動力推動下,學生才能主動建立對新知識的選擇與應用。翻轉課程教學主要分為課前與課中兩個環節,將信息輸入的重心由課內轉移至課前,能夠有效待定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較于傳統教學主要對以下方面進行了改革:一是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由于信息輸入重心的變化,課堂教學不再以學生學習詞匯與初步了解文本信息的環節,這些工作均轉移至課前進行,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資料外城自主學習,在課前便展現出獨立性與自主性。二是實現個性化學習。此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可以結合自身能力自由調整學習節奏與選取學習方法,使學習更加個性化。三是避免了傳統課堂不足。教學環節的翻轉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監控、鞏固學生學習,為學生個人發展提供針對性指導。
(三)教師信息化素質提升,發揮信息技術應用價值
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的綜合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對此教師要積極調整教學觀念,明確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價值,同時要強化自身信息化素養的提升,為閱讀教學信息化建設提供有效支撐。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學校應強化對教師的培訓活動。學校應分層次、分階段地組織教師系統參與相關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培訓需要包括以下內容:計算機操作內容、信息課件知識教程、教學軟件應用操作與設計步驟等,以此提升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其能夠真正適應現代教學的網絡化與信息化發展趨勢,能夠在日常教學中全方位地融入信息手段,以此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二是強化對教師的激勵。學校可采取一定的激勵策略,鼓勵教師過多個途徑提升自己,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熟練應用信息手段,將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手段落實到實踐中,實現現代化教學水平的提升。三是豐富教師對外交流渠道。教師要積極參與重大課題的研究活動,在更高的平臺與其他教師分享自己的經驗,同時了解其他教師的優質經驗,以此不斷完善自身閱讀教學理念與方法,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能促使自身職業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更深層英語知識的重要基礎。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技術得到不斷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推動英語教學改革進程。對此,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與優化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活動中,通過微課、慕課等手段提升學生學科興趣,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譚凡.淺談依托贛教云平臺提升初中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J].英語教師,2021,21(24):146-148.
[2]丁小靜.“雙減”政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語音教學實踐[J].山西教育(管理),2021(12):71-72.
[3]許青,朱毅.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34):279-280+292.
[4]傅恭貞.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初中英語“四為”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J].校園英語,2021(4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