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月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老師要創新教學法方法,優化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抓住時代脈搏,了解社會的需求,從而轉變教學方針,為社會輸送人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靈活地調整教學的進度,讓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跟上老師的腳步,逐漸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對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動力作出了分析與總結。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方法單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要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體驗新穎的教學方式,但是在教學中,老師沒有根據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依舊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無法提高學習的興趣,而且老師往往是以自己為中心,也讓學生圍繞著老師學習,這樣的情況,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使得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感比較重,無法獨立思考。
(二)教學理念守舊
老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調整教學理念,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落實到教學中,讓學生提升主觀能動性,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但是在教學中,一些老師并沒有積極響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號召,在教學中依舊是以分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無法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導致學習的效率和教學的效率不斷下降。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動力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為學生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并且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吸收知識的速度不斷地調整教學的進度,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不斷深入地探索語文知識。
(一)運用信息技術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將知識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感受新穎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在備課時期,老師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內容,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動畫和漫畫,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地回到學習的狀態,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教學中無法長期保持注意力和集中力,這時老師就要想方設法吸引學生,通過動畫可以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采用情境教學方式
情境教學是一種創新型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深受老師與學生的歡迎。老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選擇構建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全心全意地學習知識,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情境教學包括角色表演、演講等活動,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讓學生挑選出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通過組員的交流來創設劇本,老師可以讓學生表演,并且評論學生的創意性和表演,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表揚中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更加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在學生創設劇本時,會主動閱讀文章材料,并且會主動分析每一個人物的性格與情感,從而能夠透徹地掌握文章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相比傳統灌輸式的方式更會吸引學生,讓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三)開展閱讀打卡活動
小學語文教材是各個教育專家共同編制而成的,十分符合學生的心理與認知,但是僅僅依靠教材中的內容是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小學語文在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閱讀則是組成語文的重要部分,如果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無法提升語文水平。對此,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愛好等因素,為學生挑選適合閱讀的文章和書籍,讓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老師要將閱讀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然后設計閱讀計劃,讓學生每天完成任務后進行打卡,長此以往就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大有好處。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教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不斷地調整教學的進度,并且為學生構建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跟隨老師的思維,逐步地提升自己,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