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潤
關鍵詞:特殊教育;語言功能;教學效果;語言康復訓練
在特殊教育的過程中,對于教育效果產生影響的最大因素就是言語功能障礙,尤其是很多自閉癥兒童、聽力障礙與智力障礙等相關殘障學生,他們在言語功能障礙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其自身發展與進步,這類學生對于言語功能的訓練需求更大。但是縱觀現階段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現狀其語言康復訓練教學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目前在特殊教育學校及語言康復訓練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到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語言康復效果。所以,本文針對特殊教育學校語言康復訓練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和改善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語言功能,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一、特殊教育學校語言康復訓練問題分析
(一)缺乏明確的實踐教學內容
任何教學都需要教學內容的支撐,這也是確保教學質量的核心,我國各個院校2014年以來就在培養人才計劃中加入了特殊兒童的語言康復課程。但是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授課形式等問題都與傳統的教學硬件存在較大的差異,很難做到相互借鑒[1]。這樣一來,也造成了這一課程的教學內容短缺,尤其是實踐教學這一環節的內容更是不明確。
(二)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特殊教育專業的“語言康復訓練”課程在我國還是處于起步階段,相關課程的教師非常缺乏,很多任課教師都是從特殊教學等專業跨專業進行授課的,這些教師對語言康復訓練課程并不是特別地了解,還缺乏與特殊兒童必要的溝通,更別說實踐經驗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語言康復訓練課程逐漸就變成了教師自己的舞臺,教師怎樣理解的,就怎樣對學生講,而且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方面幾乎是沒有的。
二、提升特殊教育學校語言康復訓練水平的策略
(一)不斷完善教學內容
我們可以將語言康復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解決一些聽力障礙兒童的聽力問題;二是針對一些腦癱兒童來發展兒童的肌張力問題;三是針對那些自閉癥等兒童來解決兒童的溝通認知問題[2]。如果教師資源存在不足,我們還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設置,還可以根據特殊兒童的實際狀況來更改教學時間。除此之外,還要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明確課程實踐教學的相關內容和實踐教學形式,與此同時,還要配合實踐教學的大綱,制定合適的、科學的實踐教學指導體系,將具體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目的都進行規范,并有針對性地對特殊兒童開展實踐活動,讓特殊兒童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制定特殊兒童教學指導手冊
該手冊的建立可以將一部分課堂內容直接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這一內容可以讓那些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生進行自學,像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特征,這一部門的內容在特殊教育學這一課程中是經常出現的,再加上教師有接觸自閉癥兒童的機會,所以不管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對自閉癥兒童都是有一些了解的,因此,可以將這一部分的內容轉化為自學內容進行指導教學,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壓縮理論課程的教學時間,還能夠增強學生自主收集資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小組意識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三)加強學校康復中心的建設
康復中心是特殊學校進行康復訓練的重要場所,康復中心的設備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康復活動的開展以及康復的成效。康復中心建設是進行特殊學校進行康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首先,完善康復中心的語言康復的儀器、輔助工具、教具等是康復必備的條件。其次,康復課程、教材、診斷評估測量工具、圖書等是進行康復的軟件設施。第三,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康復中心的正常運作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中心的儀器保護、操作程序、注意事項等都需要有嚴格的規定。
(四)基于主題活動進行言語功能鍛煉
在特殊教育學校開展語言康復訓練教學時,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從而使得語言康復訓練教學課程得到有效的實施,使得語言康復訓練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例如,通過創建主題活動引導學生融入到相關主體活動中,進行言語功能康復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言語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復和快速進步。教師可以為特殊學生設計語音游戲,為特殊學生設置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并且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感知語言的存在,充分領略到良好語言交流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學生激發自主學習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游戲情景中充分發揮自身各項健康的感覺器官,幫助學生康復語言表達功能,從而使語言康復訓練效果得到提升[3]。比如,為學生設計玩水的游戲,先將制作好的卡片“水”字貼在墻上,引導學生能在玩水的過程中一邊玩一邊認讀“水”字,就可以使學生針對“水”進行有效的學習,將漢字與實際事物進行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漢字的意義,提升教學效果,從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恢復語言功能。
三、結束語
特殊教育專業“語言康復訓練”課程的教學改革主要體現在對待特殊兒童的教育上,如何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來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教學是我國特殊教育中的關鍵性因素,要從提升實踐教學的觀點出發,從完善教學內容、創建教學平臺等多個方面對特殊兒童進行實踐性、高效性教學,這樣不僅解決了語言康復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還有效地提升了特殊兒童的知識水平和團隊意識,為特殊兒童的發展奠定了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羅燕.學齡前聽障兒童語言康復教育訓練研究[J].現代交際,2020(03):219-220.
[2]顧海琴.打造學前聽障兒童語言康復校本課程[J].現代特殊教育,2017(17):74-76.
[3]許海燕,王琴.江蘇省特殊教育學校言語語言康復“醫教結合”現狀的調查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20(18):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