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威
(崇左市人民醫院腎內、風濕免疫科 廣西 崇左 532200)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is,SLE)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通常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異常,并且對多種器官系統有損害。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 LN)是SLE 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并且大部分成年SLE 患者都會對腎臟產生不同的損害。隨著氧化應激機制的不斷研究,LN 相關研究也得到很大進展[1]。血清γ-谷氨酰轉肽(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作為臨床肝功能檢查的必備指標,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通常被忽視,直接膽紅素(bilirubin direct, DBil)通常認為是對器官組織會帶來損害的血紅素代謝產物,如果在合理的范圍內,可以作為人體內強大的抗氧化物質[2]。本文選取62 例狼瘡性腎炎患者及62 名健康體檢者,觀察兩組γ-谷氨酰轉肽酶及膽紅素在狼瘡性腎炎(LN)患者血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6 月—2021 年6 月崇左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狼瘡性腎炎患者62 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在我院健康體檢中心的體檢者62 名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臨床資料具備完整性;③患者治療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血管以及肝病患者;②存在嚴重惡性腫瘤患者;③存在認知以及溝通障礙,包括精神疾病;④臨床資料有所缺失;⑤尿常規白細胞與紅細胞異常患者;⑥轉氨酶及膽紅素超過臨床參考范圍患者。觀察組男性7 例,女性55 例;年齡16 ~58 歲,平均年齡(37.0±7.0)歲;對照組男性9 名,女性53 名;年齡17 ~57 歲,平均年齡(37.0±6.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對照組:采集清晨空腹肘部靜脈血,并且將血液樣本進行及時送檢,由其他檢驗人員完成相關檢驗工作。在送檢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操作,避免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
觀察組:將住院當日或者次日的24 h 小便進行留取,在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肘部靜脈血,完成送檢后,由專業檢驗人員進行相關檢驗。針對門診隨訪患者,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同時將24 h 的小便標本進行留取,采集完畢后完成相關送檢工作。尿蛋白留取需要先將尿道口周圍先進行清潔,然后在排尿時開始計時,將防腐劑加入干凈的容器內,并且將24 h 的尿液向容器內進行排出,需要在24 h 內完成最后一次排尿,并且將尿量進行有效記錄。在搖勻后抽取5 mL 進行及時送檢,同時要將總尿量進行有效表明,保證臨床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兩組所用檢驗儀器與檢驗試劑均相同,檢驗人員為同一批檢驗人員。
觀察并比較兩組血清GGT、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DBil以及間接膽紅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水平,并且針對觀察組的治療前后的血清GGT、TBil、DBil 以及IBil 水平進行比較。
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觀察組GGT 水平高于對照組,TBil、DBil以及IBil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血清GGT 水平比較( ± s)

表1 兩組治療前血清GGT 水平比較( ± s)
注:GGT,γ-谷氨酰轉移酶;TBil,總膽紅素;DBil,直接膽紅素;IBil,間接膽紅素。
IBil(μmol·L-1)觀察組6226.05±16.21 9.37±3.612.89±1.356.34±2.63對照組6214.78±11.09 13.13±4.224.52±1.488.67±2.96 t 4.5185.3316.4074.633 P<0.001<0.001<0.001<0.001組別例數GGT(U·L-1)TBil(μmol·L-1)DBil(μmol·L-1)
治療后,觀察組血清GGT 治療后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bil、Dbil 以及Ibil 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清GGT 與Bil 水平比較( ± s)

表2 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清GGT 與Bil 水平比較( ± s)
注:GGT,γ-谷氨酰轉移酶;TBil,總膽紅素;DBil,直接膽紅素;IBil,間接膽紅素。
IBil(μmol·L-1)治療前6226.05±16.21 9.37±3.612.89±1.356.34±2.63治療后6218.01±12.08 9.79±4.123.31±1.876.65±2.71 t 3.1320.6041.4340.646 P 0.0020.5470.1540.519組別例數GGT(U·L-1)TBil(μmol·L-1)DBil(μmol·L-1)
LN 屬于SLE(系統紅斑狼瘡)的并發癥之一,通常患者的雙腎受到免疫性損害,是臨床較明顯的腎病損害疾病。LN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蛋白尿、血尿以及腎功能不全等[3-4]。SLE 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在紫外線、感染以及藥物的氧化應激條件下容易引發疾病發作,同時自身抗體容易產生免疫復合物,進而損傷身體組織器官。隨著自身免疫系統的降低,也會讓免疫系統的耐受性呈顯著逐步降低狀態,在氧化應激因素的作用下,會讓氧化應激水平呈顯著增強狀態,加速患者疾病的進展。氧化應激產物不僅會對機體器官組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同時也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與結構。相關研究發現,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類型的一種,SLE 患者的發病原因,可能與患者的細胞信號轉導異常存在相關性。因此,通過研究氧化應激機制,可以為臨床治療帶來新的方向。由于SLE 的發病機制復雜,發病原因主要認為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的耐受情況異常,讓病原體等外來抗體的影響下,讓B 淋巴細胞出現逐步呈現出活化情況,讓交叉反應出現,并促進B 細胞產生抗體,造成自身組織器官出現不斷損傷狀況[5]。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前,觀察組GGT 水平高于對照組,TBil、DBil 以及IBil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狼瘡性腎炎患者的GGT 水平高于正常人。由于GGT 屬于肝臟所產生的一種膜結合蛋白,分布最多的部位就是人體的腎臟、肝臟以及胰腺。在γ-谷氨酰基循環中,可以通過轉肽活性降解谷胱甘肽,在針對肝臟疾病的診斷中,GGT 可以發揮出很高臨床診斷價值。針對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早期診斷中,GGT 可以發揮出重要作用。而Bil 的形成大多源于人體內衰老紅細胞,因為破損而產生血紅蛋白分解。通常紅細胞的壽命平均保持120 d 左右,在死亡后就會釋放出大量血紅蛋白,最后血紅素分解成為Bil。因此,針對肝臟疾病、溶血性疾病以及膽道梗阻性疾病的診斷中,Bil 可以在臨床診斷中發揮出良好作用。在氧化應激狀態下,會讓Bil產生過多消耗,使得Bil 水平呈現出增加狀態,在經過還原酶循環后,可以將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患者在發生狼瘡性腎炎后,可以通過Bil 水平的高低,對患者體內的氧化應激水平進行有效評估。在臨床治療中,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可以對狼瘡性腎炎患者的疾病起到良好治療作用,促進患者盡快康復。主要是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可以促進Bil 生成得到顯著增加,進而可以將這種方法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讓患者在保持舒適的條件下,還可以得到良好治愈。而患者的體內如果出現大量氧化產物,所產生的代償性會促進Bil的生成增加,可以針對氧化應激反應進行有效抵御,讓膽紅素的消耗逐步保持在比較低的狀態下。SLE在發病后,主要表現為器官系統受累情況,而在所有受累器官中,肝臟承受最多,不僅對患者預后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給患者帶來巨大經濟負擔。如果患者的腎小球基底膜沉積被免疫復合物影響,就會讓狼瘡性腎炎發生,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臨床診斷多用腎臟穿刺活檢作為診斷的金標準,但是由于有創檢查對患者身體健康會產生一定風險,同時需要很高的配合度,因此不能在醫院全面開展腎臟穿刺活檢。由于狼瘡性腎炎的主要表現包括蛋白尿,因此可以通過24 h 的尿蛋白,作為病情判斷的重要指標。但是由于蛋白尿的產生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用蛋白尿的情況進行患者腎臟受累程度的評估,并不具備評價意義,而通過人血清白蛋白也不具備說服性。在患者發病中,占據重要的作用的是氧化應激產物,不僅會對腎小球基底膜的完整性會產生破壞作用,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腎小管功能。血清GGT 是機體循環中非常關鍵的酶,對體內抗氧化劑會產生降解作用。Bil 是人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劑,與腎小球濾過率存在相關性。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GGT 治療后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Bil、DBil 以及IBil 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膽紅素水平可以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的氧化應激水平進行有效反應,可以作為臨床診斷重要指標。在相關研究中,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在治療后,體內的膽紅素水平應該有所增加[6]。因此,患者的TBil、DBil 以及IBil 水平可以對LN 患者的診斷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對患者治療后的病情恢復程度進行有效評估,通過指標的變化,可以觀察到患者的病情變化。而患者白蛋白在經過腎臟后,會不斷流失,因此會讓人血清白蛋白的濃度也呈現出降低狀態,因此在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的腎臟受累情況進行評估時,白蛋白不能作為敏感指標。但是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雖然患者的TBil、DBil 以及IBil 在治療后有所提高,但是差異不具備顯著性[10]。原因可能是因為研究患者的數量較少,或者是與藥物因素存在一定關系。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的GGT 與Bil 水平進行動態監測可以為臨床提供間接參考依據。狼瘡性腎炎患者在經過治療后,通常尿蛋白會呈現出轉陰狀態,體內的膽紅素水平呈現出增高狀態。雖然本文結果顯示,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但是原因可能是因為患者在參與研究時,本身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情況,而并沒有表現出這種情況,因此會治療后,患者的病情雖然已經處于比較平穩狀態下,溶血情況也會出現逐步好轉,致使其膽紅素水平處于比較低的狀態。同時研究數量偏少,也會讓研究結果產生一定偏差。未來可以加大研究數量,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血清GGT 與Bil 水平可以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體內的氧化應激水平進行有效反應,并且狼瘡性腎炎患者體內的血清GGT 水平通常高于正常健康人。可以將血清GGT 與Bil 水平作為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臨床療效觀察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