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繼功 賀琛


摘 要: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在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我國的生態問題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怎樣推進各個地區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河北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區環境問題嚴重,過剩產能集聚,亟待轉變發展道路。綠色金融作為經濟手段在環境保護領域應用的一項創新型金融政策,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金融;現狀分析;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要“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這意味著,雖然經濟建設仍然是我國的首要任務,但應該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綠色金融可以增強財政資金引領社會資金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引導幾倍甚至十幾倍的社會資金,不僅能夠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有助于我國經濟結構的綠色轉型,促進綠色發展。綠色金融是我國金融發展和改革的必然趨勢,體現了我國提出的“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一、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概述
河北省根據省內的產業結構現狀,積極響應國家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綠色金融發展和創新實踐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自十八大召開以來,河北省更加注重對新興產業的支持,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裝備制造等產業,對于傳統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給予政策性信貸支持;對于新建項目要嚴格審核其環保手續,沒有達標的項目不得進行信貸審批;對于長期虧損不重視環保改造,缺乏競爭力的企業,減少貸款額度或者停止貸款。
河北省的滄州市和唐山市綠色金融發展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滄州市政府對綠色金融發展非常重視,對于綠色環保產業進行大力的資金扶持,引導資金進入這些行業。郵政儲蓄銀行在滄州推出了科技貸業務,科技型的中小型企業可以申請,滄州市政府以及市級以下各級政府為企業提供風險補償資金。唐山市是河北省的經濟強市,對于綠色金融的發展也非常重視,唐山市在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交通運輸動能轉換、綠色農業等領域開展了定向的服務項目,對這些注重綠色發展的企業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資金服務,對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研究綠色金融的時間比較晚,大約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參照國外“綠色金融”的相關理論。河北省對于綠色金融的發展也是剛剛起步,關于綠色金融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也相對較少,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呂寶林(2014)研究了河北省綠色金融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從環境保護的現狀來看,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又有一定的緊迫性。這是一篇較早的結合河北省的實際情況研究綠色金融的文章,作者詳細分析了河北省的經濟結構狀況和產業結構比例,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河北省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是當前面臨的發展難題,發展綠色金融作為一種經濟手段成為河北省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宋宇佳(2017)研究了河北省綠色信貸的發展情況,文章提出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
十九大之后,“協調、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更加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政府主導,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經濟、綠色金融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何鑫(2016)從全國中小金融機構視角,研究了綠色金融發展機制,提出地方金融機構應該借助本土化優勢開展綠色金融創新,促進經濟綠色轉型。這篇文章從農村金融機構的視角研究了綠色金融發展的方向和模式。由于我國農村市場的獨特性,以及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所以探索適合我國農村發展的綠色金融發展和創新模式將對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方向、發展模式產生深遠影響。從發展綠色金融的對策建議研究方面,詹小穎(2018)研究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市場驅動和政府主導的關系問題,探究了適合我國實際的綠色金融發展模式。
關于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發展現狀的描述較多,對于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創新較少,也沒有從數量上反映河北省綠色金融的缺口,本文通過數據收集測算了2019—2022年的河北省綠色金融缺口,研究了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創新的現狀和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二、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們文章中提到的綠色金融的概念,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前提,在企業有融資需求時首先考慮項目潛在的環境影響,把可能引起環境污染相關的潛在的回報、風險、成本都和金融機構的業務結合起來,在金融機構的日常運作中,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通過金融政策來控制資金的流向,進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如圖1:
在新常態經濟下,河北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金融。實現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和產業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有好的地方,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總結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河北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成果顯著
近年來,綠色金融作為一項經濟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很大的重視,各級地方政府及金融機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2007年之后,我國針對綠色證券、綠色信貸以及綠色保險等金融產品,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綠色金融的發展,這些政策在經濟結構調整中起到了很大積極作用。河北省政府根據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和“十二五”規劃的要求,根據省情積極探索,注重利用金融政策增加對企業的宏觀調控,通過調查研究、數據分析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成本和利率考慮,制定出了適合河北省地方經濟發展的綠色金融措施。
據一些調研結果顯示,由河北省率先在全國推出的綠色信貸執行效果評價制度取得了顯著效果,它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和創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發布的《關于全面落實綠色信貸政策進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河北省建立了自己省內的“環境保護信用信息系統”,為企業建立自己的綠色信用信息平臺,省內金融機構能夠更加高效率地利用這個信息平臺對符合綠色金融政策的項目進行資金支持。
(二)河北省產業結構不合理,對綠色金融需求巨大
眾所周知,河北省是個工業大省,也是一個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省,鋼鐵、水泥、玻璃等產業是河北省的支柱產業,同時這些產業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截至2016年上半年,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河北省各類鋼鐵制品產量在全國各省中均居于前列。據環境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河北省硫化物排放量達到110.84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達到135.08萬噸;在2019年上半年,環保部門公布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10個城市中,河北省有6個城市上榜。
(三)河北省綠色金融缺口較大
從全國來看,綠色金融在總量上比重不大。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綠色信貸余額的比重逐漸下降,據中國金融信息網的披露信息,2020年21家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規模是7.51萬億元人民幣,在信貸結構中占的比例是6.8%。這一信息也表明,在目前信貸是金融供給的主要途徑的情況下,我國的綠色金融發展還有待提高。
根據權威部門的測算,以河北省為例,如果對于綠色金融的需求是平均分攤,現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年均綠色金融需求都是2萬億元,總計6萬億元,然后計算綠色金融供給,主要參照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碳交易、綠色PPP四個交易品種。按照2019~2020年四個品種歷史年增速并賦以一定的加速度(未考慮超出歷史的額外強制、激勵政策和創新)推算2021~2023年四個品種增長量,測算出河北省2021~2023年綠色金融供給(詳見圖2)。根據測算的結果,河北省綠色金融的供需缺口大,綠色金融需求滿足率僅為44%,河北省綠色金融供給遠遠不足。
三、河北省綠色金融創新現狀分析
(一)河北省綠色金融創新意識較強
河北省針對國家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因地制宜,制定了諸多綠色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比如,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政策防范信貸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多項政策文件;河北銀監局在2015年制定并發布了《河北銀行業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張家口市政府2016年發布了《綠色金融支持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指導意見》。在綠色金融的實踐中,河北省的金融機構積極推進綠色信貸政策,不斷改進政策推行措施,在資金的使用方面優先滿足綠色信貸需求。興業銀行石家莊分行、華夏銀行石家莊分行、建行河北分行、河北銀行等商業銀行率先行動做到了“綠色信貸,應貸盡貸”的承諾。例如,建行河北分行為支持綠色冬奧,與張家口市合作成立了200億元奧運先導基金。
(二)河北省綠色金融政策創新
綠色金融政策是指國家通過貸款、基金、債券和股票、保險等金融活動將社會資金引導到環保、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制度安排[19]。河北省是一個重視綠色金融發展的省份,一方面是由于環保的壓力巨大,另一方面是省內產業升級轉型的迫切需求。為了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河北省政府部門完善了綠色信貸體系,并且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措施。比如,河北省制定了關于低碳項目實行擔保和補貼限額制度,建立了綠色金融擔保制度,并設立了專項基金。
(三)河北省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在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中,差別化綠色信貸政策是河北省綠色金融創新的亮點。河北省商業銀行在2015年節能環保項目及服務貸款余額1315.33億元,上年增長19.69%,比其他貸款速度增加3.45個百分點。2020年11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河北銀行可以公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不超過50億元,成為第一個地方法人銀行獲準在河北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河北銀行加快了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不斷推進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監管目標保持標準,財務狀況良好,營業收入迅速增長。
河北銀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根據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調整信貸政策,引導資金流向,加大對綠色產業、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持力度。不斷創新融資方式,發展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產品,大力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發行第一批全國綠色金融直接融資工具。到2020年底,已為光伏、風能、節能環保等新能源產業籌集資金120億。2020年9月,權威評級機構聯合調整了河北銀行的主要信用評級從AA級到AAA級。信貸水平的提高為綠色金融債券的授權發行提供了保障。增加綠色金融供給,滿足河北實體經濟對綠色金融的需求,將為河北生態文明建設增添更多動力。
四、河北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對策
(一)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的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完善綠色金融體系,這是一項包含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和綠色證券的系統工程。具體而言,河北省的金融機構應該根據當地企業的需求,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綠色金融服務,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發展綠色產業的力度,進而帶動個人的綠色消費積極性。使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經濟資源變得綠色、可持續。除此之外,河北省還應該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細化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綠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和審核標準,不斷擴大綠色金融的適用范圍,從而使得金融機構更加積極地創新綠色金融的體系和產品。河北省綠色金融未來發展需要構建包括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三位一體的綠色金融體系。
(二)創新機制增加綠色金融供給
在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之后,河北省要做的工作是創新機制增加綠色金融供給。針對制約綠色金融供給的問題,通過機構創新可提高綠色金融供給的增加量,通過產品創新可提高綠色金融供給的流量。綠色金融供給主要輸出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轉型升級需要大量的資金,綠色金融以技術水平為判斷依據,可以引導資金的流向,進而提高整個經濟的驅動力。另一方面,河北省的實體經濟需要整體實現低碳環保,為首都的空氣質量負責,因此,環保壓力巨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種基本情況也決定了綠色金融發展和創新將會在河北省的生產方式轉變和產業機構升級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創新綠色金融市場服務區域協同發展
河北省的地理位置特殊,擁有獨特的優勢,我們國家提出的兩項國家戰略都和河北省有關系(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經濟圈),以及雄安新區發展計劃都為河北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綠色發展理念提高了區域協同發展的積極性,也為創新綠色金融市場提供了平臺。為了滿足河北省和京津地區的綠色金融缺口,綠色銀行、離岸綠色基金、離岸綠色債券等產品可以為滿足河北省綠色金融需求提供支持。河北省已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獲得了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探索構建區域協同發展的綠色金融市場將極大地提高河北省和京津地區提高綠色金融供給數量。當前,上海自貿區發展越來越成熟,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利差比較穩定,為河北省發展離岸綠色基金、離岸綠色債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與創新的潛力巨大,因為河北省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區域,對于綠色金融需求量很大,缺口也很大。為了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響應黨中央提出的“綠色崛起”的發展理念,我們通過綜合分析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提出完善河北省綠色金融體系,創新機制增加綠色金融供給,創新綠色金融市場服務區域協同發展。希望本文能為河北省綠色金融發展和創新提供一些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 中青在線.十九大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的十大關鍵詞[N].2017-10-20.
[2] 衣巍巍.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關于發展理論的理念創新[J].世紀橋,2016,(5).
[3]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節能“十四五”規劃[N].2017-4-26.
[4] 馬駿.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與前景[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6).
[5] 童藤,王婧.湖北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21,(3).
[6] 張學海,鄭現偉.河北省綠色金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論壇,2017,(6).
[7] 李淑文.低碳發展視域下的綠色金融創新研究——以興業銀行的實踐探索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