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手機還有電腦等設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師要善于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將多媒體加入到物理課堂中,以此來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效率.本文筆者將通過結合對多媒體的運用來討論如何構建初中高效物理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1-0077-03
收稿日期:2022-01-15
作者簡介:徐妍(1995.1-),女,江蘇省淮安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走進教室,老師運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構件完美地物理課堂已經成為常態.那么,本文以此為出發點,著重探討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價值與意義及可行教學策略,以有效改進與活化物理教學,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1 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的價值與意義
現在有一些老師深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課堂上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而給學生們講課,他們在課堂上無法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問題無法解釋解決,因此有的學生的課堂問題逐漸的積攢起來,過多的問題會壓在學生心頭,讓學生產生心理壓力,最終導致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自信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生有了自信心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物理課本上不僅有繁多的文字,還有很多難以記憶的公式,并且大部分的物理知識都是需要學生們自己去理解的.如果學生們不能夠掌握學習物理的規律,那就很難有較高的物理成績,況且學生們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習能力不強,因此老師需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物理學習能力.而信息技術可以將書中枯燥的知識多元化,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學生們在初中時期只有十二三歲,他們的身心發育尚不完全,自控能力差,并且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有適當的逆反心理.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走神,瞌睡等不良的現象,因為他們這是第一次接觸到物理這一門課程,所以就會有些許的抵觸心理,這種情況會導致學生無法對物理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因此需要老師們去幫助學生們解決.很多學生性格比較內向,遇到問題不愿意給老師反饋,老師需要做出努力來改變師生關系,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
2 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的策略與方法
2.1 選擇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老師
老師每天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所以老師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們的成績.學校如果想要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那么選取的老師必須要了解多媒體的運用方法,老師需要熟練的掌握多媒體技術,否則在課堂上會浪費學生們的時間.老師還需要掌握足夠多的物理知識,通過這樣老師才能為學生們解答疑惑.老師還需要改變自己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打起精神,保證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例如,學校在為學生選取老師時,必須要考驗老師們物理知識的儲備程度與教育教學能力,比如可以先讓老師參加一些考試,再通過比較老師們的考試成績來決定誰能擁有資格進行下一輪的考試.第二輪的考試可以采用試講的形式,考驗老師們的課堂管理能力及對多媒體的運用能力.例如,考察項目中可以包括老師的打字速度還有對PPT設計能力.這是由于目前PPT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大部分的老師需要制作PPT來給學生們準備課堂要講的課件,所以會對老師的排版及設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需要教師去提升與加強的教學能力.
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優勢師資力量,是學生們取得優異物理成績的保障.老師不僅需要有豐厚的物理知識,還需要擁有熟練的多媒體操作能力.老師們需要具有足夠多的技巧才能幫助學生進行物理學習.優秀的課件,完美的排版是吸引學生的關鍵,大多數學生學不會物理是因為他們對物理這門課程不感興趣.而當學生們對物理產生興趣之后,他們就會自主的去探索那些未知的物理知識.
2.2 分組實驗,實驗時運用多媒體工具輔助學生
物理學習中需要讓學生們做實驗,而運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簡化實驗,并讓學生了解實驗的原理是什么.但是實驗步驟較多,單憑一個人是無法完美的完成一個實驗的,有的實驗包含了很多復雜的過程,并且它需要用到較多的實驗器材,因此一個學生根本無法同時操作這么多的實驗器材,所以需要將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通過團體協作來完成每一個實驗.
例如,在學習速度這一節內容時,需要用到打點計時器,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學習與掌握打點計時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接著可以引導學生先梳理實驗步驟,設計實驗方案,操作步驟包括固定打點計時器、安裝紙帶、接通電源開始打點、數據處理等.那么在進行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操作實驗,進行實驗分工,比如讓一個學生抓住在實驗中起最關鍵作用的小車,再讓另一個學生來操作打點計時器的開關,再換一個學生來換打點計時器后拉的小紙條,這樣學生們之間通力合作來完成實驗的操作步驟,參與感會更強.同時,在最后一步數據處理的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多媒體來記錄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通過圖象來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
因此,學生們在通過團隊協作完成試驗以后,他們就能夠充分的感覺到團隊協作的優點.這樣做還能促進學生們之間的友誼,學生們在校園里可以更加和睦的相處了.并且學生們通過團隊協作完成實驗,可以充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更加喜歡上物理這門學科.有了團隊協作精神,他們才能更好地步入社會,提前做到能與社會中的人相處的準備.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也會變得更高,效率也會逐漸的提高.
2.3 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覺得物理課堂沒有意義,所以在課上睡懶覺,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切切私語,擾亂其他人學習.這些現象都是由于學生對課堂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課堂內容過于單調,所以他們對物理課堂不感興趣.老師需要運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們的興趣,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來調動起學生們的物理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活躍的物理課堂氛圍.
例如,以“兩種電荷”這節物理知識的教學來說,這節課是要使學生認識摩擦起電的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由于這節課的抽象性很強,學生很難在腦海中建構起電荷的概念,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那么,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具體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生活中靜電現象的圖片,比如在空氣干燥時用塑料梳子梳頭發,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來等,由此來讓學生分析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了解摩擦起電.那么摩擦過的物體帶了電荷,那么它們所帶的電荷有幾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考教材書上的實驗說明,通過分組進行摩擦起電的實驗來進行探究,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并且存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的電荷作用規律.接下來過渡到原子結構的學習,教師再次利用多媒體展示原子結構模型,運用不同大小及不同顏色的球體來表示原子核還有核外電子,并將這些小球組合成動態圖片,以此來讓學生們直觀的看到原子的結構,了解原子是由中心的電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且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就這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穿插多媒體的引入來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通過運用多媒體工具,老師們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得到改變.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們眼前一亮,學生不會再認為物理課堂是枯燥乏味的,況且還有多媒體這種與時代接軌的工具,因此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老師也可以適當的放松自己,不需要再背負太過沉重的教學壓力,運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優化課堂內容,讓學生們抓住物理知識的理念.老師通過運用多媒體,還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防止學生在考試時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
2.4 運用微課,拓寬學科視野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以視頻為教學形式,為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而統整教學設計,集中于5-10分鐘左右時間的微課堂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可在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適時適當地引入微課教學,發揮出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科視野的積極作用,讓微課這一形式在傳統物理教學課堂中發揮出積極的教學效用,優化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以“升華與凝華”這節物理知識的教學來講,很多學生在認識升華和凝華這兩個物理概念時,感到非常的抽象與陌生,要想讓學生直觀清晰地理解這些概念,光靠學生的語言描述與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的形式,為學生設計與準備介紹升華與凝華的8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微課視頻里先在一個燒瓶內放入少許樟腦丸粉末,然后對其進行加熱,發現樟腦丸消失了,然后再將一枯樹枝放入燒瓶內,這時便可以看到氣態的樟腦丸在枯樹枝上變成雪花狀.播放到這里先暫停,讓學生分析樟腦丸粉末是如何跑到枯樹枝上的?這里面涉及到哪些物理變化,學生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了分析.那么到底大家的理解對不對呢?教師繼續播放視頻,視頻最后是對這一實驗現象的詳細講解,固態的樟腦丸粉末在受熱后,直接由固態變成了氣態,這個過程就是升華.然后是氣態的樟腦丸遇到冷的枯樹枝又凝結成了固態樟腦丸,這個過程叫做凝華.這樣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可以不斷驗證與修正自己的猜想,激發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借由生動形象的演示來鞏固與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與記憶,教學效果較好.
總之,老師們需要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利用現在的信息技術來優化教學.同時,先進的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們對物理這門課程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在這個基礎之上,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的融合還可以深化學生們的物理思維,讓學生擺脫以往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學習模式,促使學生提升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秀銀.信息技術的“多變”活化初中物理課堂[J].中學理科園地,2019(1):21-22.
[2] 吳有玲.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初中高效物理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2019(3):63.
[3] 王曉強.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天津教育,2019(9):148.
[4] 劉中正,吳國梅.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文理導航,2017(5):102.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