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玉雕有南、北、中三派,其中北派玉雕傳承皇家工藝,作品莊重典雅,恢宏大氣,工藝精細,每一筆都彰顯古玉之風,宮廷之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宋世義磨玉近60載,作品歷經歲月洗禮而光彩不改,在時光的流逝中熠熠生輝。北京玉雕的技藝源遠流長,技藝精湛,人才薈萃,雄渾大氣,莊重規范,以大件和擺件為主,在人物、山子、器皿、花卉等品種上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氣質,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藝,更以瑪瑙俏色見長。北京玉雕的質地堅硬、晶瑩細膩,此外,北京玉雕的雕刻十分注重造型,具有宮廷藝術特色和皇家風范。
作為國家級非遺玉雕技藝的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宋世義依然沿襲著手工琢玉的傳統。宋世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雕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輕工勞動模范。1942年生于北京,早年畢業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專工國畫人物和工藝雕塑。20世紀60年代中期,步入玉雕行業,在北京玉器廠從事玉器設計和制作工作,從師王樹森等玉雕藝人。宋世義在北派玉雕大師中第一位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的作品《花絲鑲嵌觀音》《童子觀音》《觀滄?!啡螛s獲中國玉雕最高獎百花獎金獎;他的作品《香山九老圖》《水月觀音》兩次榮獲中國玉雕天工獎金獎;他的作品《奔月》《竹林七賢》《絲路花雨》等多次榮獲中國玉雕神工獎金獎。正是因為這些行業望其項背的藝術成就,宋世義大師被授予中國國匠、功勛玉雕大師兩項至高榮譽稱號。更為重要的是,在北派玉雕大師中,宋世義歷史性成為第一位被原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玉雕大師。
宋世義大師的玉雕作品,兼收并蓄、博取眾長、材料多樣、翡翠、白玉、瑪瑙、珊瑚、松石、水晶等原料都有獨到的處理手法。題材廣泛、形式多變、技藝全面,從巨制到小品,從圓雕到浮雕,從山水到人物,從傳統到現代,無不涉足,其作品格調高雅、結構嚴謹、章法考究、造型優美、做工細膩,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
《虎符》
作品簡介:此件作品取材于司馬遷《史記》中“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定格了如姬盜來虎符托于信陵君的歷史瞬間。再現了如姬和信陵君兩位歷史人物的大義凜然和堅毅果敢,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由衷贊嘆。
《山行》
作品簡介:情境的豐富和意境的悠遠是《山行》的兩大特點。而人物與情境的相融相生也將作品的意境無限拓展,因而總是能讓人在面對大師的作品時,產生無限的關于古典文化意象的聯想。
《水調歌頭》
作品簡介:作品《水調歌頭》取材于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所作詞《念奴嬌·水調歌頭》。它以留皮和開挖為手法,運用深遠高遠的布局方式將東坡先生持酒酹月的豪逸性情和詞中對月宮仙境的想象融合在一起,創造出種虛實相生的浪漫情景。
《美女與野獸》
作品簡介:黃白相間的玉料被巧妙地設計成一位唯美的少女和一頭威猛的雄獅,一剛一柔的氣質彼此反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南紅承天庇佑》 尺寸:9cm×5cm
作品簡介:作品以武士手持盾牌兵器,表現英勇無畏,保大地生靈,則萬物不息。生動傳神,做工精致。
《翡翠敦煌伎樂天》 尺寸:18cm×13cm
作品簡介:作品以敦煌壁畫伎樂天為素材生動體現了敦煌伎樂天的優美仙姿。巧色運用絕妙、做工精湛。
《翡翠臉譜》 尺寸:9cm×5cm
作品簡介:《翡翠臉譜》是一件翡翠把件,以國粹京劇為題材表現京劇的神韻。巧色運用恰到好處,選材新穎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