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越謖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媒體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績,進入到新媒體時代。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積極的改革和創新,特別是電視新聞節目,只有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出調整和優化,才能更好地滿足現代人對新聞信息的需求,提升人們對電視新聞節目的關注度。作為一名合格的電視新聞編輯,一定要正確認知社會的發展,加強學習,不斷實現思維和能力的創新,從而在電視新聞采編策劃中展現出強大的實力。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劃;創新
新媒體是一種新興的媒體,是繼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之后出現的第五大媒介,其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之上的,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給傳統的電視新聞采編策劃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作為一名合格的電視新聞編輯,采編和策劃是一項基本且重要的工作能力[1]。在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應該運用發展的視角來看待新媒體時代,明確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立足本職工作,積極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運用發展和創新的思維去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和挑戰,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競爭力,更好地推動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一、簡述新媒體的基本內涵和特征
(一)新媒體的基本內涵
相對傳統的媒體形式來說,新媒體是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媒介,是現代社會發展下的產物。總的來說,新媒體包含的內容較多,不僅包括網絡媒體,還包含數字電視、手機媒體等。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優勢,成功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增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也實現了資源的共享,促進了各種新聞信息的快速傳播。
(二)新媒體展現出的基本特征
新媒體的基本特征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了解:第一,從技術層面。新媒體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具有明顯的數字化特征,通過數字處理技術進行相關的處理,借助于網絡媒體、數字電視、手機媒體,新聞信息從而實現了順利傳播;第二,從傳播方式方面。新媒體的互動性特點比較突出[2];第三,從營銷模式方面。新媒體在整合資源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不僅可以對多種資源進行迅速的搜集和整理,而且也可以創新多種渠道為信息的傳播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呈現出的新特點
(一)電視新聞采編呈現出的特點
在新聞制作過程中,新聞采編是一項關鍵的工作內容,涉及資料的編輯、整理以及收集等。在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已經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第一,新聞采編工作的范圍較廣且內容比較復雜。在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實現了快速、廣泛的傳播,大人們以在短時間內通過多種渠道獲得所需要的信息。每天社會上都會傳播海量的新聞信息,電視新聞編輯面對海量的信息,不僅整理和搜集有價值的信息很困難,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夠正確看待每條新聞信息[3]。如今,新聞來源途徑較多,傳播逐漸平民化,社會上每天都充斥著大量的新聞線索,針對這些新聞線索的價值和真實性,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及時進行搜集,并且進行專業、客觀分析,找到其傳播價值。
第二,采編主體呈現出新變化。在之前的電視新聞工作中,專業的新聞記者是采編工作的最主要參與者。如今,電視新聞節目的采編主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平民化的特點逐漸增強。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成為新聞生產的主體。在傳統的電視新聞工作中,電視新聞編輯每天需要搜集大量的新聞線索,并對其中有傳播價值的信息內容進行必要的編輯加工,最終以新聞的形式傳播出去。這些電視新聞編輯都具備扎實的新聞專業知識,經過專業的訓練,在新聞業務的流程中能夠專業地進行新聞信息的采集和編輯。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的生產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自媒體數量明顯增加,其吸引力較大,受到很多粉絲的青睞和關注。與此同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信息的生產者,甚至在新媒體傳播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實現了新聞信息生產主體的多元化,很多重大新聞事件最先都是由自媒體報道出來的。
第三,新聞采編方式也出現了新變化。在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中,新聞采編最常用到的是直接采訪采訪、跟蹤采訪等。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的形式不再單一,可以通過現代的智能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眾多電子產品,可以比較便捷第獲取新聞線索,并對其進行適當編輯。同時,采編流程中滲透融合性較強,增強了其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新聞傳播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在傳統的新聞傳播中,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是常見的新聞傳播媒介,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可以通過微博、公眾號、微信等多種新媒體形式進行傳播。
(二)電視新聞策劃呈現出的特點
所謂的新聞策劃,主要是指對新聞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保證新聞獲得較好的傳播率。
時效性是新聞價值體現的基礎。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策劃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時效性。在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已經掙脫了時空的束縛,可以為大眾提供多元化的新聞報道,這樣大眾就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去關注感興趣的新聞信息。作為新聞策劃工作者,一定要注重深挖新聞策劃內容的內涵,使新聞輿論能夠真正對大眾的思想觀念和現實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新媒體時代的新聞信息比較多且雜,新聞策劃的主要內容是對海量的新聞信息進行整合,挑選出更具價值的新聞信息,增強新聞內容的深刻性和價值性。在新媒體時代里,新聞信息傳播的范圍較廣、更新速度較快,大眾很難利用大塊的時間去搜集所需要的新聞內容。因此,新聞策劃需要將相關的新聞信息進行必要的整合,對新聞開展專題報道,將相關新聞信息系統呈現在大眾面前,方便大眾閱讀和瀏覽的同時,可以獲得大眾更多的認可和關注。
三、我國傳統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
(一)傳統電視新聞采編時效性偏弱
對于電視新聞來說,時效性是最大的要求,同時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電視新聞一定要快速、簡單明了地向大眾傳統新聞信息,社會事件發生后,電視新聞報道的時間越快,新聞的價值越大,越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從根本上來講,媒體間的競爭其實就是時間上的競爭。誰在時間上占據優勢,誰就具有更多的發言權。對于新媒體來說,其最大的特點就表現在傳播速度上,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最新發生的新聞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曉和了解[4]。傳統電視新聞要想順利傳播出去,需要經過層層審核,如現場的信息采集、整理、編輯、審核、播報等,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新媒體相比,傳統電視新聞在時效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弱勢。
(二)電視新聞的主題性薄弱
在我國的電視新聞發展中,很多新聞工作者都深受“大編輯部思想”的影響,他們的新聞報道需要通過統一的流程和整體性的策劃,通過各種新聞資源整合來展現新聞主題,從而呈現出新聞欄目的特色,將生動的新聞節目呈現在大眾的面前。在新的時期,電視新聞編輯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每天都要面對海量的信息,不僅要做好材料的審核、編輯、重組,而且還要從龐大的信息庫中提取到所需要的與新聞事件相關的重要關鍵信息,同時也要運用多種專業手段和技術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和編輯,最大限度地呈現出新聞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在當前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電視新聞編輯水平在持續提高,生產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電視新聞節目,但是在新聞主題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升。
(三)電視新聞在立意方面有待加強
在日常工作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新聞信息,有時也需要深入一線開展實地采訪等,一些電視新聞編輯為了能夠盡快地完成任務,思想上更多以應付的態度對待工作,在新聞主題標題立意方面缺乏思考,不注重結合事件進行深度的挖掘,最終呈現的新聞內容常常缺乏新鮮感,通常利用標題來吸引大眾的關注,但是實際的新聞內容卻不夠豐富和深入,單純追求新聞的時效性而忽視了新聞的質量,最多地將快餐式的新聞呈現給大眾,從而難以獲得大眾的認可和青睞。
四、新媒體時代下對電視新聞采編策劃進行創新的策略
(一)注重新聞采訪形式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采訪形式的創新非常關鍵。借助多種新聞媒介共同實現新聞信息的廣泛傳播,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新聞信息傳播的速度,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高新聞的受眾范圍。例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第四頻道《國際新聞》節目,在每屆G20峰會召開前都會將準備工作做扎實,通過多種媒體平臺進行大力宣傳,接受大眾的留言,全方位了解大眾對峰會有著怎樣的期待,想了解峰會的哪些相關知識內容。針對大眾的留言,電視新聞編輯進行細致的整理和歸納,針對大眾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采訪任務的分派,對峰會參與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采訪,再將采訪到的信息內容進行匯總和整理,將不同的新聞信息傳播給大眾,讓關注點不同的大眾都能夠得到相關新聞信息的滿足。例如,一些觀眾特別關注峰會的安保工作,因此,采訪隊伍就會針對這個問題對峰會的安保工作進行相關的采訪,了解他們的一些具體工作內容,同時也了解相應的安保設備的使用情況,將峰會對安保工作的重視程度充分地展示給大眾,讓大眾了解和放心。
眾所周知,與新媒體新聞的時效性相比,電視新聞媒體的時效性不具優勢,但其在權威性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甚至在一些特殊的社會事件中具有獨家的專訪權利。例如,在G20峰會召開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借助新媒體技術對峰會進行全程現場直播,帶領廣大觀眾更加直觀、近距離地了解峰會的進展。與此同時,在G20峰會召開期間,電視新聞媒體就觀眾所關心的問題進行多角度的采訪和報道,這樣就可以帶領觀眾更多了解峰會全貌,滿足大眾的觀看需求,拉近觀眾的距離,促進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的不斷提高。
(二)注重新聞采編流程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中,注重新聞采編工作的流程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實踐中,電視新聞編輯要全面認知新媒體技術的優越性,并不斷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除了不斷擴大采編渠道外,還需要對采編流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優化,使采編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斷得到提升,例如,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借助于新媒平臺發布相關話題,鼓勵觀眾積極參與討論,以吸引更多的關注,提升電視節目的收視率。由此可見,積極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具有強大的發展活力,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度,使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不斷得到提升。另外,在全國兩會期間,進行現場直播是電視臺的專享權利,在直播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與現場的記者連線,及時了解到廣大觀眾急切想了解的一些問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觀眾的參與度和滿足感。
(三)注重新聞策劃工作的創新
眾所周知,新媒體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多種現代科學技術之上的媒體形式,將新媒體形式運用到現代的新聞策劃工作中,不僅能夠豐富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同時也能夠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更具創新性。例如,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紀念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新聞策劃中,不僅穿插了香港的發展歷史,而且向大眾展示了香港回歸后發生的巨大變化,使得電視新聞內容不僅“豐滿”,而且更具“情感”,讓大眾近距離地了解了香港回歸祖國后的發展狀況。
(四)注重新聞編排形式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編輯要注重新聞編排形式方面的創新,結合新聞的主題,對搜集到的新聞素材進行整體性的整合,同時進行合理化的編排,力爭以創新的形式展現在觀眾的面前,不僅符合觀眾的認知和審美,同時也能夠帶給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獲得良好的收視效果。例如,一些省市的衛視臺中的新聞節目,內容集中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側重報道一些影響力巨大、貼合百姓生活、具有較大報道價值的新聞信息,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
(五)注重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專業能力
電視新聞采編和策劃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電視新聞編輯付出辛勤的努力。客觀來講,電視新聞編輯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等都直接關系著采編和策劃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采編和策劃工作人員一定要客觀地認知自我,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注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和應用,不斷提升自己電視新聞節目的采編和策劃能力和水平,不斷推動電視新聞的快速發展。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電視新聞發展帶來了很大的生存壓力。針對復雜的社會發展環境,電視新聞節目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變化,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積極走融合發展的道路,注重在采編策劃工作中的優化和創新,不斷提高大眾的認可度,從而獲得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愛民,李藝.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措施[J].傳媒論壇,2021,4(10):64-65.
[2] 趙曉川.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劃創新對策[J].新聞傳播,2021(10):90-91.
[3] 孫煒.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分析與創新路徑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9(1):143-144.
[4] 呂國君.淺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8):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