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麗
摘要:近年來,隨著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的快速興起,短視頻逐漸成為時下最受歡迎的一種信息傳播方式。尤其是在智能手機普及后,更是為短視頻的傳播媒介提供了土壤,加上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短視頻依靠時效性、便捷性、趣味性等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信息傳播手段,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本文通過對短視頻的特點,分析短視頻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優劣勢,并對其在目前新聞傳播中的影響和啟示進行討論。
關鍵詞:短視頻;新聞傳播;新聞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媒介融合時代西部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6YBCB139。
進入21世紀,智能化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普遍的存在,從而帶動了移動網絡的快速普及和全媒體趨勢的開疆拓土,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1]。與傳統的依靠文字、圖像等新聞傳播方式的不同,短視頻逐漸成為當前時代下新聞信息傳播的主流方式。從某種角度來說,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主流媒體通過短視頻的形式進行新聞信息傳播是一種必然。
如今,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短視頻APP的廣泛傳播,更是為短視頻的制作、傳播提供了新鮮土壤,并成為影響新聞信息傳播的重要利器。根據Sensor Tower發布的全球熱門移動應用下載排行榜顯示,抖音全球總下載量突破30億次,作為短視頻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平臺,其傳播效率可見一斑。
短視頻之所以會被廣大受眾普遍接受,除了時代與傳播渠道的影響,更是由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盡管短視頻在新聞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具有時間段和不全面性的特點,但是依靠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以及大眾性等特點,先天便決定了其傳播的活力[2]。
如今,包括央媒、官媒、政府部門等也都開始正視短視頻新聞傳播的應用,未來也將成為新聞發布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新聞傳播一定要重視短視頻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和啟示。
一、短視頻的發展和特點
短視頻是相較于傳統的電影、電視等長視頻存在的,借助數字化媒體軟件進行加工制作,隨后通過一些平臺進行展示的信息。一般來說,當時長小于5分鐘,我們便可以將之定義為是短視頻[3]。
2011年,最早的短視頻應用Viddy出現在美國,在當時,受限于技術和傳播平臺的匱乏,大多數情況下最多只能夠發布30 條視頻內容,同時能夠對視頻的音效進行特殊的設定,然后在互聯網上進行發布和分享。直到2013年,美國 Vine 網站對短視頻的分享和傳播進行了首次優化,自此短視頻才開始具備了圖像分享的功能。
近年來,我國的短視頻發展非常迅猛,最早能夠為短視頻提供傳播渠道的都是一些大型的門戶網站,如騰訊、新浪、搜狐等,隨后,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推動下,短視頻迅速發酵,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以一種全新的傳播形式在新聞信息傳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短視頻一般時間都比較短,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內就能夠了解到最新鮮的新聞動態,對于生活節奏非常快的現代人來說,不失為一個良好的獲取新聞的方式。
二、短視頻新聞信息傳播的優劣勢分析
(一)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優勢
1.龐大的用戶群體,傳播范圍廣
短視頻新聞形式的出現和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為短視頻新聞傳播的發展帶來了便捷性。2012年,快手出現,迅速引爆市場,2016年,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將短視頻推上了一個高潮,隨后,各種類型的短視頻逐漸開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普及[4]。根據快手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統計,快手應用2021年第一季度平均日活躍用戶達2.95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達到5.2億;根據抖音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統計,抖音日活用戶超過6億,視頻日搜索量超過4億。如此龐大的受眾群體,毫無疑問為新聞信息的傳播提供了便捷的條件,也讓新聞信息傳播范圍得到保障。
2.短視頻特性與受眾習慣契合
從短視頻的發展來看,以幾秒甚至是十幾秒為主流的形式不會太占用受眾大量、持續的觀看時間,即便是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內也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獲得的新聞信息。而且,短視頻平臺在上傳視頻時都有時長限制,這就要求短視頻新聞信息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出最全面的新聞內容,對于受眾來說,內容密度非常高。不僅如此,和傳統媒體新聞的發布形式不同,短視頻新聞的發布并不會受到欄目時間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發布,如正常情況下央視《新聞聯播》是在每天的19:00準時播放,而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可以在其他時間重新創作截取成片段發布。此外,短視頻新聞的生產工具可以基于各種移動設備進行操作,使用門檻較低,能夠針對時刻處在變動之下的輿情事件及時進行內容編輯[5]。另外,用戶在收看視頻新聞信息時,橫豎版可以自由切換,帶給受眾更好的體驗。
3.表達方式創新,互動性強
通過對一些官媒的抖音號、快手號的新聞傳播內容和傳播形式進行研究發現,即便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一些視頻號,也能夠打破傳統印象中所固有的嚴肅認真的刻板印象,而且在內容的敘事和編排上也更加向多元化、趣味化方向發展,如《四川觀察》總是引入一些比較趣味性的話題,在新聞聯播的基礎上引入了更加生活化、口語化的表達,如此“接地氣”的方式,也讓受眾更樂于接受。不僅如此,日常的直播、視頻下方的留言等,也能夠更好地調動用戶的情感能量,引發用戶共鳴。
(二)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劣勢
1.內容質量難以保障,亟待提高
因為短視頻的上傳門檻較低,無論是個人還是官方都可以自由進行發布,這就造成了盡管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內容“豐富多彩”,但視頻內容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這些視頻內容的出現對于社會秩序的穩定、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尤其是“以偏概全”的視頻內容在傳播的過程中會帶來錯誤的輿論導向,而視頻內容中的一些危險或惡搞的動作,也容易給未成年人造成錯誤的指導。比如,陜西西安一名8歲的男童因模仿抖音上“膠帶粘門”的整人視頻,導致自己的弟弟絆倒摔傷。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另外,一些網紅作為網絡上的公眾人物,很容易對受眾產生引導作用,而受其進行直播帶貨的視頻內容影響,往往產品真假難辨,而且沒有完善的售后保障機制,更有甚者是一些三無產品、價格虛高等,都讓受眾“啞巴吃黃連”。
2.短視頻矩陣同質化較為嚴重
就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視頻新聞信息傳播內容來看,盡管短視頻數量非常龐大,但是一個非常令人困擾的問題是短視頻內容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尤其是一些比較熱門的內容。比如,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經常會看到《亮劍》、周星馳電影等比較熱門影視劇的剪輯;再如NBA全明星賽、EDG獲得S賽冠軍期間,短視頻平臺充斥著大量的相關內容,而所發布的新聞內容又大多來源于轉載搬運。總之,熱點新聞內容總是會被以收割流量為出發點多次轉發搬運,缺乏自主創新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新聞的吸引力,同時也不利于主流媒體在短視頻領域的長久健康發展。
三、短視頻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一)提升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進入到了互聯網信息時代,每個人都能利用各種各樣的短視頻拍攝、剪輯軟件、發布平臺進行視頻新聞信息的傳播,尤其是在智能手機普及后,這種情況尤為明顯。通過智能手機可以快速下載自己所感興趣的新聞內容,或者是對某個時間、地點發生的事情進行采集,然后在第一時間在自己的賬號上進行發布,這就大幅提高了新聞信息傳播的時效性。
傳統媒體時代,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到不同地區的新聞,但是短視頻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就目前來看,抖音、快手等已經逐漸成為新聞傳播中最常見的短視頻平臺,對于同一條新聞事件,不同的人因為情感、參與時間、拍攝角度、站位等不同,可以讓受眾全方位、不同視角了解新聞事件的始末,也讓新聞事件的本質能夠被完整展現出來。
(二)讓新聞事件更具有社會影響力
在以前的新聞信息傳播渠道中,報紙、電視、廣播等是主要的方式,這些傳播渠道在內容的展示和信息的釋放形式上會顯得更具有權威性,在言辭的表達上也更為正式,而且,報紙、電視以及廣播等重大新聞傳播都有固定的時間、版面,不能夠在第一時間傳達給受眾,時效性較為滯后。
而短視頻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受眾能夠一邊觀看視頻,一邊留言進行互動,參與性很高,從而提高了人民群眾的信息監督功能。而且,短視頻新聞內容相對來說語言不用太過于官方,比較“接地氣”,更容易讓受眾接受。比如,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在建設的時候,全國人民都通過抖音平臺進行“監工”,這樣的互動性也讓受眾樂于了解新聞信息,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引發受眾的廣泛討論,如此一來,其社會影響力遠高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傳播方式。
(三)讓新聞傳播有了新的途徑
傳統的新聞傳播大多都有一個固定的發布流程,其制作過程要通過官方的新聞采集、編輯、后期制作等漫長的時間才能夠進行發布,現場報道的形式也只有特定的節目才能夠存在,因此時間通常較為滯后。
而短視頻卻不需要這么煩瑣,通過手機即可進行采集、制作、發布,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一些重大新聞事件的短視頻內容一經發布,就會被許多人進行轉發,形成爆炸式的傳播速度,快速共享新聞,擴大了新聞傳播的范圍和受眾的廣度。同時,短視頻新聞傳播在制作、上傳的過程中不必受到空間和地點的限制,這種新的傳播方式也給傳統的新聞傳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四、短視頻對新聞傳播的啟示
(一)提升新聞傳播內容的真實性
盡管短視頻新聞信息能夠在受眾間進行廣泛的傳播,而且發酵的速度很快,但是因為短視頻的時間一般都只有幾秒或者是十幾秒,這就導致了很多新聞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全面進行呈現,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會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地進行傳播,誤導受眾,尤其是一些事關國家、社會秩序穩定的視頻內容,因為沒有詳細的文本描述,加上看不到視頻內容的前后因果關系,受眾就只能夠從只言片語中了解部分情況,容易被刻意誤導。
短視頻新聞內容的上傳會因為追求時效性,加上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導致短視頻平臺中經常充斥一些虛假的新聞信息內容,而人們在評論的過程中難免會摻雜一些個人的情感和主觀印象,這些都會對輿論產生一定的影響。
基于此,雖然短視頻新聞信息傳播是當今時代一種新型的傳播方式,也給受眾獲取新聞信息提供便利性,但是在傳播的過程中還是需要加強對短視頻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和監管,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合法傳播。
(二)發揮傳統新聞傳播媒體的作用
短視頻之所以能夠迅速被廣大受眾接受和認可,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每個人都可以作為“新聞的傳播者”,因為準入門檻較低,并不需要很強的專業性,使用手機即可進行拍攝、制作和傳播,這就導致了許多短視頻內容敘述性不強、主觀色彩濃厚、質量不高。而傳統的新聞傳播媒體一般都擁有專業的團隊進行制作,在內容的制作和傳播上也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在真實性、質量上有著很強的保障。因此,在未來的短視頻新聞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傳統新聞媒體的能動性,將傳統新聞媒體的專業性優勢與短視頻快速傳播的特點有機結合,從而為受眾制作出更多的高品質新聞內容,充分發揮出短視頻在新聞傳播中的優勢。
(三)重視對新聞資訊類短視頻內容的開發
短視頻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它們具有高度的社會性,人們可以廣泛地參與到新聞傳播的討論和輿論導向中,尤其是一些與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更是能夠激發受眾對內容的思考和討論。因此,在一些官方新聞內容的傳播過程中,我們可以在短視頻內容中融入一些社會元素,以此調動受眾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
短視頻新聞傳播方式的出現也對如今新聞信息的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在新媒體時代提升影響力,實現更快的發展,傳統新聞傳播必須充分利用短視頻的互動性、個性化和時效性特點,多與短視頻制作單位進行合作,以充實自己的新聞素材庫,充分利用短視頻挖掘觀眾喜愛的新聞線索,并用傳統新聞傳播的專業手段對短視頻進行處理,為人們呈現更專業的短視頻新聞內容。
五、結語
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短視頻的出現不僅給傳統新聞傳播帶來了巨大沖擊,也為新聞傳播的發展和創新指明了方向。應采取靈活的傳播方式,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同時,對新聞傳播內容進行監督,最大限度地保證新聞傳播短視頻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參考文獻:
[1] 匡婷.我國短視頻新聞的發展與傳播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7.
[2] 趙一涵.短視頻平臺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價值探析[J].記者搖籃,2021(06):3-4.
[3] 侯曉敏.短視頻新聞生產與傳播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20.
[4] 孫佳碩.短視頻平臺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價值[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9):29-31.
[5] 楊厚起.短視頻新聞傳播的特點及發展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21(9):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