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梅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數學的教學方法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如何在“雙減”改革下提高中職數學的教學效率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職學生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充滿好奇心,因此只有針對學生的特點,將中職數學教學變成富有樂趣的課堂,積極進行中職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教育,踐行“雙減”政策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通過對中職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教育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中職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希望對促進中職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中職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一、中職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數學課作為中職教學中重要的科目,在中職教育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學生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以后長遠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和鋪墊。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方法創新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效果,首先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雙減”改革下,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促進學生不斷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獲得成長和進步。
二、中職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學習的興趣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確保學生喜歡數學課程,并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直接取決于教師的責任態度;其次教師要保證具有高水平的基礎知識和職業操守,并從心底里充分照顧和尊重學生,以實現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關系可以確保師生之間和諧相處,并對數學的學習更感興趣。
(二)利用生活化教學,加強中職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數學是一門具有強烈社會實踐意義的學科,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在有效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應注意有效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狀況和經驗,然后通過在課堂上提供生活和實踐的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確保他們可以進行創造性思考和研究,以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生活化教學環境是中職數學教學的首要內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知識內容的實現而產生的情感氛圍,合理地創造教學環境,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關于生活問題的不同觀點,并幫助學生克服關鍵的和具有挑戰性的困難。因此,在“雙減”改革下,有必要積極創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以激發學生的知識情感共鳴,增加學習興趣并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習的整體質量。
(三)借助信息技術促進中職數學教學變革
新時代背景下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數學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采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直觀展現教學內容,促進中職數學教學變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思維,將課堂上枯燥的講解變為生動的演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像、聲音、動畫、圖片等信息進行信息技術演示,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要積極將課堂講解的知識同生活場景聯系起來,讓學生對知識更加熟悉,更加具有親切感,感覺就是身邊的知識,這樣學生也會更加積極地學習,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加強學習與認知,在“雙減”改革下,教師要注意對數學知識進行具體化,方便教師的講解的同時,也讓學生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和掌握,實現中職數學教學創新教育。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幫助他們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中職學生往往社會經驗不足,對于基本的知識和常識缺乏必要的理解,會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要根據中職學生的這個特點,靈活的應用信息技術,讓學生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理解和掌握,促進他們認知水平的提升,促進中職數學教學變革。
(四)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教師必須始終從數學課本本身入手,將其融入日常學習實踐中,并在此基礎上,視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發展情況而定。教師要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水平,提出實際問題,教學生思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進而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使他們能夠自由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為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欲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結論。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幫助學生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掌握數學的學習方法,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踐行“雙減”改革的政策,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從而為學生以后長遠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和鋪墊。
(五)注意學生的學習基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教師、學生和教材是現代教學過程中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正確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確保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水平至關重要。在目前教學中,教師是主要的教學主體,學生是學習的對象,課本是學習的內容。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下,學生作為學習的對象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效率低下。新時代背景下,師生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也不再是被動進行知識的學習,學習活動不再僅僅是知識的轉移,而是創造和發展的重要過程。新時代背景下教學改革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其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獨立、合作和探索性的教學方式為主要教學方式。同時在“雙減”改革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作用,教師進行積極引導,采用探究性教學方法進行學習活動,以充分體現開放思想和民主教學思想。
(六)利用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很強的學科,由于數學在中職學生學習中所處的關鍵和重要地位,教師必須有效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技能,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數學的高效學習奠定基礎。在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中職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通過創造情境,教師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在“雙減”改革下,學生擺脫了傳統學習方法的束縛,能夠流暢地提問,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幫助他們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有效幫助學生自行探索解決問題,然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總結數學知識的特征。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介紹相關概念,這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并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對提高數學教育質量和學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在“雙減”政策實踐過程中,只有教師充分意識到中職數學教學有效發展的必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創新的教學策略,才能確保中職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達到新時代教學改革的要求,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責任編輯:秦? 雷)
參考文獻:
[1]方初興. 核心素養下如何有效構建中職數學高效課堂[J]. 中學課程資源,2020(06):33-34.
[2]沈海尉. 小組合作方法下中職數學高效課堂的開展[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