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一場“拉閘限電”風席卷了我國多個省市。全國多地發布限電通知,大部分地區將重點放在企業上,部分企業錯峰生產或者停產,有的嚴重地區出現企業“開二停五”、甚至“開一停六”現象。東北三省一些城市也出現停電現象,給百姓生活造成影響。
解讀:
業內人士指出,造成多地限電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沿海省市疫后經濟復蘇強勁,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二是煤炭價格大漲,煤炭供應緊張,火電企業虧損,發電出力不足。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楊富強認為,用電量大幅增長反映的是疫情之后國內經濟和社會運行加速回溫?!安糠謬沂芤咔橛绊?,導致國外供給受阻,全球市場對中國制造的需求大幅增加,拉動部分沿海城市的電力消費?!?/p>
來自國家電網的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內每月用電量同比快速增長,6個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比2020年同期增長15.83%,比2019年同期也增長14.97%。從三大產業用電量看,一、二、三產業上半年占比分別為1.26%、78.66%、20.08%,比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20.13%、16.39%、25.21%,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均超過14個百分點。
同時,一些省份發電能力下降。天然氣、煤炭價格高漲,資源供應緊張,上網電價維持不變,火電企業大面積虧損,發電積極性不高,停機檢修機組明顯增多。
火電在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以發電量計算,占比約七成。所以,電“缺”或“不缺”,和煤炭的供應量有很大關系。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9月26日5500大卡以上的高熱值動力煤港口市場均價為1535元/噸左右。
此外,2021年上半年部分地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折射出相關地區高耗能行業產能快速擴張,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增長不匹配,也影響了個別地區有序用電措施力度。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各地方和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推動煤炭中長期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直保并全覆蓋,確保發電供熱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線。
國家能源局有關業務司分別赴京津冀、蒙東、黑龍江、湖南等地督導煤炭、天然氣保供工作,現場協調解決制約增產增供的突出問題,指導地方和企業落實能源保供各項舉措,努力增加能源供應,全力以赴保障重點地區民生用能需求。
2021年10月下旬以來,隨著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全國火電機組因缺煤停機現象動態清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