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杰
摘 要:所謂課內課外閱讀銜接,是指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方法并將其運用到課外閱讀中,豐富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提高語文水平。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閱讀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語文的文學素養。由于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限,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疑惑,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教授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的技巧。課后為學生推薦一些相關閱讀書籍,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我們不能忽視課內課外閱讀銜接的方式,同時教師引導家長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問題,支持鼓勵學生進行課后閱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習閱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重要環節。利用閱讀,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推進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文字閱讀的興趣。教師在課堂和課外閱讀之間進行快速有效銜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提高課堂質量,促進學生的閱讀總體水平。文章內容通過對中學語文課堂內外閱讀的持久有效銜接,闡述了相應的應對之策,進而為中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一、為共讀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中學語文課堂與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中,應建立一個良好的共讀環境,強化中學生的啟蒙教育,利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傳達“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含義,利用宣傳教育的形式,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效果、增強學校的校園文化,例如:在教學樓走廊上張貼名人名言、指導讀書方法、班級內張貼相關閱讀的標語。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內外閱讀的高效銜接中,應注重學生、教師、家長等多種閱讀合作,積極開展“課堂共讀”,“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活動。要想深入挖掘課本內容的可擴展性因素、初中語文教師要對課本的內容必須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并能準確地掌握其中的內涵,從而使自己能夠更好地設計和指導課本教學。在指導朱自清《春》的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文本中的句子所要傳達的意思。比如,解釋“小草悄悄地從泥土中鉆出,嫩嫩的,綠油油的”,應該先分析一下修辭上的疊音和擬人,再對“偷偷”、“鉆”等動詞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出春草的勃勃生機,顯示了預示著人類生存繁衍生生不息。老師透過對課文的深度分析,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其所傳達的含義,體會到朱自清的“春”的含義。然后,老師再結合《春》的內容、以及手法、中心思想等,協助同學在課后找出類似的課文,讓他們在課余時間里完成閱讀任務。比如,老師可以把遲子建的《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和朱自清的作品進行對比,讓他們知道,雖然都是關于春天的,但是他們的表達方式和思考方式都不一樣,通過閱讀和對比,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效率。
二、延伸教學內容,加強閱讀能力
課內外結合教學,可以有效地豐富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的閱讀面不斷地得到拓展,進而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強化課堂的教學活動,在對某一文章進行教學時,可以選取對于文章內容有延伸意義的相關文學作品。在豐富課文內容的同時,能夠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皇帝的新裝》學習時,課文選自《安徒生童話》,這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集,可以將童話集中的名篇選出來,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例如《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拇指姑娘》等。安徒生童話題材廣泛,通過童話能夠體現成人世界的復雜生活,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通過略讀,體會這位著名童話作家的寫作方式,學習他敘事和描寫人物的技巧,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再如,在教師古詩詞《登飛來峰》時,教師就可通過強化師生活動,來進行課內外結合閱讀教學,教師可通過組織開展“朗讀比賽”“我是小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強化師生互動??蓪ⅰ对狸枠怯洝贰蹲砦掏び洝返韧愋偷奈恼录{入到活動中,展開“群文朗讀比賽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古詩詞的學習和積累過程。
三、開展語言教學活動,使課外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語文課本中只體現了一些著名作家的一部分經典作品,老師會在課堂上提到作者的多重背景,若想深入探索了解其相關的內容,就需要讓學生在課后深入閱讀。甚至隔一定時間,就組織一次讀書后分享會,讓同學們對自己的閱讀效果有一個大致的初步了解,除此之外也能夠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讀后心得、讓他們寫出真情實感自己的讀書經驗之談。譬如,有些學生看了《項鏈》,在回味中寫出了踏實做人不應有攀比心理.有些同學看了《斑羚飛渡》,則在回味中表達了對動物情感的強烈心靈沖擊,以及對與靈長動物和睦相處的真實情感。在完成了深入閱讀和領悟之后,可以選擇讓學生再結合自己的閱讀習慣展開集中討論,表達自己的基本看法,讓他們在閱讀中切身感受閱讀的真正的快樂,使之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此外,組織實施語文閱讀教學與課堂內外閱讀的協調銜接,最重要的意圖是要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整體語文發展水平。重視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長期培養、積累豐富的知識囤積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學生們需要為自己制定和實施課外閱讀計劃準備,類似于多少天地讀一整本書,借此來鼓勵自己持續的地不斷擴大課外讀書量.在課堂上將部分閱讀學習模式延伸到課外閱讀學習中,保證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贏得大幅提高。
綜上所述,不管怎么樣,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應遵循新課程標準改革方案的要求,盡可能多引導學生多讀課外資料。借助閱讀課外書籍內容,使學生增長見聞,提高自我審視學習和自我認識判斷的綜合能力。不僅如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掘教學參考里的可擴展潛在因素,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并積極主動進行課后閱讀,并仔細發現課后閱讀與課本內容的共通性,幫助他們更好的牢固掌握課本知識。
參考文獻
[1]韓高俊. 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策略的研究[J]. 學周刊,2022,(01):42-43.
[2]林曉怡. 立足課內? 拓展課外——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整合思路探索[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1):111-112.
[3]王艷.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分析[J]. 新課程,2021,(45):39.
[4]余維剛. 基于群文閱讀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策略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