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雁
摘 要:古詩詞不僅僅是初中語文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文學的傳承,其語言凝練、優美,通常含蓄地傳遞著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對生命的思考。對于初中生來說,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古詩詞的探索,既有助于增強其文學知識積累、提升其文化水平,又有助于他們理解中華文化、擔負文化傳承任務。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優化對古詩詞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促進學生的多學習、多分析、多收獲?;诖?,本文章對如何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優化策略
引言
古詩文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共同探索并開拓古詩教學模式。要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實施效果,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出普遍問題,真正加以解決,成為初中語文古詩教學研究的實踐者和建設者。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化
部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基本按照“詩詞朗讀、作品簡介、詩詞翻譯、講解內容、分析情感”五個步驟,以“一言堂”的方式向學生逐篇講授。這種方式看似教學思路清晰,但學生自主思考、真正能融入的較少,基本游離于固定形式和基礎表象。這既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又降低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
(二)忽視詩詞意境教學
古詩詞因為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加上它本身晦澀難懂,許多中學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會對古詩詞進行細致的分析和合理解釋,以便能夠加深廣大學生對古詩思想感情的體會。但是有些教師卻偏偏忽略結合學生自身感受這一點,在教師教學生學習朗讀古詩時,需要結合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把初中古詩詞的文學意境審美充分體現出來,在目前初中詩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以便充分體現古詩詞的審美意境。古詩詞的教學要求是富有生氣,然而教師的講法卻使這種古詩的意境遭到破壞,古詩本身的意義喪失,學生不能更深刻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嚴重抑制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促進理解
初中語文古詩詞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成因在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以及古詩詞內容比較深奧,導致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缺乏積極性。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新穎性特點,是學生不感興趣的主要成因。為了提升古詩詞教學效果,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學生對語文古詩詞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形式結合古詩詞的背景元素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感受其中的情境從而對其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初中語文古詩詞《觀滄?!返慕虒W中,為了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其中的氛圍,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以生動性較強的方式為學生展示生詞中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多項感官結合的方式進行感受和理解,通過其背景情境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從而促進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剖析古詩詞背景把握主題
古詩詞中往往蘊含著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情感,在學習古詩詞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性格以及寫這首詩歌的背景等。這同樣也是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一種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注重作者的寫作背景,還應領會作者所表達的知識線索,體會詩歌的豐富情感。學生同樣也會懂得如何將古詩詞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增強自己說話的素養。如在教授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作者窮困潦倒的大半生以及那個時代百姓的艱難生活。只有讓學生了解那個時代的風雨飄搖,體會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才能拉近作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三)強化誦讀教學
古詩詞以其特有的音韻格律,表現了極強的美感和節奏感?!皶x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熆梢猿浞掷谜b讀這一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詞意境、語言、節奏和韻律的體悟和認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情。除此之外,教師也可借助誦讀這一藝術表現形式,通過與現代詩歌語言文字的對比,指導學生把握古詩詞誦讀語調的高低長短、抑揚輕緩、深沉明快等特點,讓學生在語言的變化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漢字的神奇,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和語言感知能力。
(四)聯系現實生活探討內涵
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為例,詩詞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句,是詩人在身處困境時的自我開解,流露了詩人雖然在巴山楚水等凄涼之地飽嘗辛苦卻對生活依然存有熱愛的豁達情感,體現了詩人的樂觀和堅定信念。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見過的挫折和阻礙,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在遇到困難時,通常會出現怎樣的情緒波動?”“你們在安慰其他處于困境的朋友時,一般會采取怎樣的方法,說哪些話?”等,引導學生回憶自身在面對困苦生活時的思想和行為,使其將自身生活實際與詩人人生經歷聯系在一起。通過這一聯系,反思自身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來的“迎難而上信心不堅定”“心態不夠樂觀”等問題,感受詩人的樂觀豁達,學習詩人的積極心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加強對詩詞的理解,還能更好地實現自我提升。
(五)分析詩詞意象體會情感
意象指的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同樣也是古詩詞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詞意境才能理解該詩詞。如教學陶淵明的《飲酒》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重點分析一下詩歌中的意象,讓學生體會作者此時田居的心境。在講解古詩詞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詞意象,又要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意象在古詩詞中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古詩詞中的典型意象,讓學生可以深刻領悟古詩詞的內涵。學生只要掌握了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就能獨自領悟詩歌意境。
結束語
總而言之,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依據新課標發展背景,語文教師設計豐富且高效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提升學生語文古詩詞學習效果,起到深度理解和掌握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唐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微探[J].中國教師,2020(S1):6+104.
[2]唐仲平.探究初中語文古詩教學的策略[J].課外語文,2020(36):27-28.
[3]毛麗娟.淺談初中古詩詞有效教學策略[J].生活教育,2020(1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