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楠楠

摘 ?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疾病特點,研究術后化療期間患者護理需求,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以及情緒改善等方面的價值。方法 ?選擇2019年6月~2021年2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總計60例。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組護理,術后化療基礎上,對照組(n=30)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n=30)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的護理效果,包括生活質量、情緒狀況、護理滿意度、自護能力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抑郁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自護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癌術后患者化療期間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生活質量與自護能力提升,情緒改善,患者滿意度高,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乳腺癌;手術配合化療;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0-04
近年來,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呈遞增趨勢。分析原因,可能與女性情感壓力、生活壓力與工作壓力等諸多因素有關?,F代醫學主張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結合乳腺癌臨床診斷經驗,早期乳腺癌患者有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癥狀。但是,因為癥狀表現不明顯,所以大多患者并未重視,從而導致病情加重[1]。隨著病情進展,晚期乳腺癌患者有癌細胞遠處轉移的風險,手術治療是其主要治療方案。為提升治療效果,手術治療多輔助化療[2]。基于化療和病變部位的特殊性,需加強對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的護理干預工作。乳腺癌術后患者化療期間需加強護理干預,以確保治療工作的順利性,改善患者預后。但是,常規護理工作無法滿足患者情緒以及自護能力等方面需求,護理效果并不理想。綜合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效果顯著,患者的滿意度高,用于各類疾病護理均取得了明顯的護理效果[3]。為了解綜合護理干預用于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價值,本研究選取60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分組對照分析,觀察患者化療期間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58.60±7.70)歲;疾病分期:2期20例,3期10例;體質量指數22.50~26.20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80±1.25)kg/m2。
對照組患者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59.50±6.50)歲;疾病分期:2期21例,3期9例;體質量指數21.20~26.50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60±1.30)kg/m2。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指數以及疾病分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已經赤峰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完整;②年齡>18歲,具備配合能力;③乳腺X線檢查病灶呈類圓形,乳腺彩超腫塊形態不規則、回聲不均勻,符合《乳腺癌HER2檢測指南(2019版)》[4]診斷標準;④患者可耐受治療,預計生存期>1年。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嚴重慢性病者;③合并肢體功能障礙者;④存在精神、意識障礙者;⑤不愿參與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予以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的入院宣教以及用藥指導、不良反應預防與處理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予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與乳腺癌患者溝通,評估患者的情緒,以輕柔的語言、溫和且親切的表情予以患者安慰?;熐埃蚧颊呓榻B化療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以穩定患者心理,幫助患者做好身體準備。另外,為患者營造溫馨的住院環境,維持病房清潔,做好通風消毒工作。②家庭與社會支持。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向其介紹乳腺癌相關疾病知識,分析患者可能發生的情緒與原因,鼓勵家屬予以患者理解和支持,指導家屬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另外,成立病友小組,每周選取固定的時間組織患者之間進行有效交流,以患者之間的互動建立對彼此的支持。③化療護理。化療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明顯,增加了患者的身體、心理負擔。為了減少不良反應,需積極預防干預。脫發:指導患者保護頭部,預防頭皮損傷;口腔潰瘍:指導患者清潔口腔,包括刷牙、飯后漱口等。惡心嘔吐:遵醫囑應用止吐藥,糾正乳腺癌患者的水電解質失衡,提升患者的舒適度與治療的耐受度。④出院指導。向患者和家屬進行乳腺癌知識教育,發放知識手冊,便于指導患者居家期間的飲食、運動等,提升患者出院后的遵醫行為。另外,每個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每周進行1次微信隨訪,便于了解患者居家期間生活狀況,予以患者生活以及運動等方面指導,并予以患者心理安慰。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緒狀況、護理滿意度以及自護能力情況。
以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患者焦慮情緒(總分100分,50分為臨界值),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緒(總分100分,53分為臨界值)。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越明顯。
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uropean Organ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C30,EORTC QLQ-C30)評價患者生活質量(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維度,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赤峰市醫院自制問卷調查家屬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滿意,評分≥95分;滿意,評分80~94分;一般,評分70~79分;不滿意,評分≤69分??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以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評價患者自護水平,項目包括自我護理技巧、自我護理責任感等,共計43個條目,總分172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越好[5]。
1.5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1.0軟件分析數據?;颊咦o理滿意度屬于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患者SAS評分、SDS評分、EORTC QLQ-C30評分、ESCA評分屬于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以及社會功能評分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ESCA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ESC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下降,ESCA評分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更低、ESCA評分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乳腺癌是女性多發惡性腫瘤,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增殖失控導致的[6-7]。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升高趨勢,其發病與女性的生活環境、工作與生活壓力、體質等有關,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8-9]。所以,需予以患者積極的診斷與治療,預防癌細胞轉移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針對乳腺癌疾病,一般采取手術治療手段[10]。但是,由于患者在早期階段未能及時進行診治,一經確診已至中晚期。為了提升治療效果,多采取術后輔助化療手段治療乳腺癌[11]。臨床工作中發現,術后化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緒與遵醫行為,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12]。綜合護理干預是常規護理的完善,護理工作中結合了乳腺癌疾病特點,予以患者心理干預,穩定患者的心理,幫助患者做好身體準備,提升患者的舒適度。通過相同疾病經歷患者之間的支持、家屬的支持,可以建立患者治療信心,提升患者自護能力。予以患者指導保護頭部、指導清潔口腔等化療護理,可以有效預防化療所致的不良反應,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予以患者出院指導,可以規范乳腺癌患者出院后行為,提升自護能力,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結合本研究結果:與對照組乳腺癌患者比較,觀察組護理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自護能力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情緒(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評分均低。由此說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身心負擔明顯,需通過護理干預加以改善,以改善患者預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自護能力,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滿足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的護理需求。相關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間有效落實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相關不良反應,患者滿意度高,有臨床應用價值[13]。
姜宏[14]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乳腺癌患者的軀體、角色以及認知、情緒、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手術后化療期間予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情緒,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李紅米,羅慧.綜合護理干預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應用PICC導管中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9):108-110.
[2]張曉葉,荀雷,閆妍.綜合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PICC的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2):180-181.
[3]戴經緯,齊向秀,馮麗,等.絕經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化療期間行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19,27(1):45-48.
[4]徐如君,王煒.《乳腺癌HER2檢測指南(2019版)》中更新部分的解讀與探討[J].浙江醫學,2019,41(14):1461-1463,1476.
[5]熊萍.音樂療法聯合有氧運動的綜合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4):214-217.
[6]文艷春,蔣曉梅.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消化道反應、心理狀態及生命質量的影響分析[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4):595-598.
[7]劉煥軍,許麗麗,丁靜,等.紫杉醇應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的效果及護理干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12):368-369.
[8]劉曼,厲瑪倩倩,徐潤潤,等.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與健康知識水平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8,31(16):178-180.
[9]許悅穎,顧燕兒,應光璐.“知識-技能-支持”癥狀管理方案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21,28(12):70-71.
[10]劉小玲,朱樂偉,白燕芳,等.綜合心理干預對婚姻狀態不良乳腺癌患者健康相關生存質量的影響[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1,26(3): 313-315.
[11]景琦,畢淑梅,舒姍紅.健康教育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及生活質量康復效果影響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4):472-474.
[12]楊敏,李瀾,李靜,等.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PICC管相關并發癥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22,28(1):163-164,166.
[13]魏少美,周荊荊,韓越越.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期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18,38(6):585-586.
[14]姜宏.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