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工作生活的節奏,許多年輕父母往往與子女的成長和教育關系不大。尤其是考慮到人口老齡化、兒童政策和幼兒園發展不足,越來越多的祖母和祖父愿意或被迫加入育兒行列。當今,在傳統家庭倫理困境和身體困境的雙重影響下,國內外、城市間和當代學校教育盛行。
關鍵詞:隔代教育;幼兒;語言發展
引言
童年是兒童生命中語言發展的最重要階段,基本上是以后語言體驗的基礎。但在今天的情況下,小群體的孩子通常是由另一代人撫養的,這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非常不利。接下來,我們將總結當代教育的成因以及代際教育對幼兒表達能力的影響。
一、隔代教養對幼兒語言的影響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但多學科教育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尚未通過各種研究取得共識。更多的研究表明,隔代教育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沒有負面影響,同時,對促進幼兒的跨學科能力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兒童保育對語言發展有不利影響,主要影響兒童的聽力和表達能力、語言技能的社會融合等。幼兒教育對語言、聽力、自決、詞匯、語法和語言行為六個領域都有負面影響。例如,在隔代教育中,老人們并不注重與兒童的溝通,這導致沒有鼓勵幼兒的語言處理方式和抑制互動,影響了兒童的聽力和自我意識,而大多數老人則傾向于使用方言,不利于培養兒童語言能力。比較幼兒的早期閱讀情景,往往表現為缺乏靈感、創造性問題、等待時間不足以及答復率高。總之,學齡前兒童的語言發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來自爺爺奶奶和父母的語言輸入和反饋的質量無疑會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
二、提高隔代撫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措施
(一)代際教育要求家長也要提高認識
當隔代學習對幼兒有不良影響時,父母不應該盲目責備他們的祖父母,讓他們改變他們認為不科學的東西,事實上,傳統的學習方式也有其優點,需要客觀判斷、理性對待。對于傳統美德,我們要發揚光大,不要盲目追求現代教育的自我發展。與此同時,家長需要充分認識到,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他們始終是第一責任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必須履行幼兒教育的義務。祖父母撫養他們的孫子只是為了減輕父母的部分生活壓力和負擔,在教育過程中起輔助作用,不能把撫養年幼子女的全部負擔都轉嫁給他們。父母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多與幼兒相處,不要讓自己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缺席。
㈡祖國共同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
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相輔相成。幼兒園要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鼓勵他們大膽說話;在上午接待時,經常會聯系家長,詢問孩子在家的語言表達情況,并就家長的家庭語言教育提出建議;特別關注幼兒期,鼓勵父母參與親子教育,并豐富他們的育兒知識;使用《家庭聯系手冊》與不能到達幼兒園的年輕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充分利用家長聚會平臺開展隔代家庭教育等專題活動,可以討論的話題有:孩子是否經常重復兒童歌曲,祖父母或父母送孩子去公園時是否講故事等等。并通過兒童語言教育的調查問卷向父母提供咨詢。與此同時,鼓勵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語言培訓和實驗活動,并逐步更新其教育觀念,提高其教育水平。例如,祖父母或父母可以參加學前閱讀課程,學幼兒教師如何指導孩子讀書,在讀書中提出有效的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回答問題等。總之,家庭和幼兒園必須共同努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促進幼兒語言技能的發展。
(三)利用繪本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加強幼兒語言互動。
繪本角色游戲的實施應關注幼兒語言經驗運用的多元嘗試。面對中班年齡段的幼兒,對繪本角色游戲活動中“角色”這一概念并不是特別清晰,需要加強幼兒對繪本角色的神態動作、行為以及對話充分的理解與運用。僅僅是教師一再口頭強調的扮演,是效果甚微的。需要通過多元真實活動的開展才能更直觀地體現出幼兒的進步。游戲參與的體驗應關注幼兒語言運用質的提升而非量的積累。在幼兒日常參與游戲活動中,普通話的使用及其對繪本故事學習講述的練習,需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游戲環境滲透來進行語言發展練習,注重語言運用質的提升而非練習次數不斷增加的量的積累,應使幼兒理解角色故事,身臨其境的感受中體驗學習普通話的樂趣。語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只有當幼兒接觸的語言是在他們可以理解的基礎上且略高于幼兒現有語言水平的輸入性學習中,幼兒才能集中注意力于語言的含義和信息的提取,最終習得語言。運用幼兒喜歡的游戲方式來更好的改善和杜絕幼兒普通話表達產生的問題,改善本語言的日常不可控運用。
(四)優化村莊和城市的配置,創造有利于母語發展的生活環境
社會環境中必須具備語言能力,才能持續發展和進步,因此必須創造必要的生活環境,促進母語的發展。除了家庭和幼兒園之外,在其他孩子經常去的公共場所,可以和經常玩耍在一起的小伙伴一起參加活動,玩游戲等。例如,將在同一個村莊和城市長大的幼兒聚集在一起,創造一個適合其語言的場景,并創造一個適合于幼兒交流的模擬場景這將有助于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填補他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空白。
結束語
綜上所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隔代老人通過及時干預,多元游戲活動的中介作用以及幼兒自身的主動建構等三向維度共通的正確方法培養幼兒語言學習興趣,改善語言問題促進其普通話表達能力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聯琴。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因素分析[J].文學與教育(下),2019(06):24-25。
[2]李陽。隔代教育對兒童語言發展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7):81-84。
[3]徐瑩。淺析家庭教育環境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5(0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