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意味著初中時期的學習對每一位學生都至關重要,而初中語文更加成為了必考科目的重中之重,不像其他科目偏向于簡單化,語文知識點比較瑣碎,細節點很多,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就意味著想要學好語文,就要鍛煉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己了解語文,并且真心熱愛語文。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實現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展開論述。
關鍵詞:學生主體;初中語文;教學;現狀;措施
【正文】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起到主導作用,而真正發揮主體的是學生自己,而語文學習要求的不僅僅是課堂學習能力,更看重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語文科目是一個具有龐大知識量的學科,它包含著古往今來,不同形式的文化。傳統模式說教式早已不能滿足現代化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要從根本發現問題,改變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建立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思想,讓學生從語文中發掘樂趣,真正熱愛上語文,并且毫無抵抗力的投身于語文的樂園中。
一、分析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方面教師過于重視成績。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發展過程,這種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的方式,往往會導致學生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更不可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更有甚者,部分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經常提問成績優異的學生問題,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直接以強烈的冷落態度對待。這些不符合教師行為的做法都大大消滅了學生的積極性。而另一方面教學方式單一化。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一些教師往往掌控不好教材的教學方式,更不知道該如何做到向學生高效率的傳達必學知識點,只能通過最簡單的說教式方法,在課堂上呈現出“教師講,學生聽”的流水作業現象。這種方式將學生變得被動化,更嚴重違背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在很大程度上磨滅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且一度將課堂氛圍轉向緊張化,學生也更容易恐懼語文學習。
二、探究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對策
2.1改變教學觀念
教師要從自身進行反省,轉化自己的重視成績化思想,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教育的理念,將學生看做是一個完整且不斷發展中的人,一時的成績差不代表學生的全部。在課堂過程中,針對學習不好的學生,更要關注學生的課堂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這一部分同學提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從心理上認為語文也可以變得簡單有趣,進而去開拓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同時更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實行現代素質教育方針,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能力,這種教學心態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式的充分實踐,更容易切入到學生的真實想法里,從而加強自主學習課堂的有效開展。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春》的教學時,教師在進行這篇語文文章的備課時,要整體把握課堂時間,認真考慮并且設置一些環節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提出問題:作者描寫了春天怎樣的風景,找出問文章中的比喻句并進行分析等。然后要求學生進行通讀全文,找出問題答案,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作者描繪的春天的畫面是什么樣子的。對于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提問你想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入到對語文的學習中,而不是直接冷落學習差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不是優生的背景板也不是課堂的觀眾,而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要靈活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
2.2教學應多元化
教師可以了解自己所在班級的學生的特點,去開拓不同的教課方式,每個學期教學任務是固定的,教課時間也是固定的,可以改變的是教學的方式,由此可以呈現不同的教學效果。說教式教學展現的弊端抨擊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該轉變思路,比如音頻播放,視頻播放,畫畫等方式,都可以將無聲的學習變得生動化,從而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這種方式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且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加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消息二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要求學生分組在課前準備一則新聞,自主選擇播報的題材,可以是學校熱點事件,也可以是社會熱點新聞等。讓學生在準備小組作業時自主了解新聞的有關知識點,這樣在本課開始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篇課文提出一則新聞應該具備什么要素:時間,新聞發生人,發生地,事件的總體情況等,在課堂上給予小組一定時間討論,組織自己的活動,要求小組各派出代表在課堂前進行播報,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這種方式不拘泥于比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讓課堂進行生動化,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并且都通過小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學習,由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灌輸給學生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
【結束語】綜上所述,主體意識的培養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要投身于課堂教學反思一體化,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到最高效化。通過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加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逐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吳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學生主體意識[J].讀寫算,2018(24):244.
[2]王章平.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喚醒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7(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