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燕
摘要:為構建符合新時代素質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我國在教學領域開展了新一輪的改革。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引來了針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和方法,力圖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語文課堂,落實新課標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性;策略
高中語文具有較強的育人功能,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更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精神品質為宗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遵循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在正確把握語文課堂特征的基礎上,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入課堂中,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語文課堂,落實新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的要求。
1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為順應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也隨之涌入高中語文課堂,在給語文課堂注入新鮮活力的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語文教師作為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輔助者和指導者,要擁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專業的教學素養,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仍有一些教師因為自身能力不足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比如,一些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影響,在教學中仍以學生掌握考試題目和解題思路為重心,語文課堂也難逃“題海戰術”的禁錮,長此以往,導致教師對新課程下語文教學目標的定位失誤,“灌輸式”教學、“題海式”訓練充斥著語文課堂,使語文課程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精神品質,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育人價值難以展現,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落實,甚至會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中,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難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更新,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即將面臨高考的關鍵階段,這時期無論學生在學習壓力上還是教師在教學負擔上都比以往更重,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何最大化教學效率,同時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是未來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由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2.1創建多樣化的新課導入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導入環節是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正所謂好的開頭能事半功倍,提高新課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創新導入形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興趣,從而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集中精力,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更多是由教師講解、學生聽從的形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扮演的只是對教師命令被動接受的角色,因此教師對新課導入環節也缺乏相應的重視,導致未能激發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學生在缺乏自主性的學習活動中,即使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能按時完成,其習得的也僅僅是知識的表面含義,并沒有實現對自身學科能力以及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要想構建高中語文的有效課堂,就必須注重新課導入環節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新課導入環節的開展形式,為語文課堂帶來更多活力。
2.2提升問題的時效性,啟發學生的有效思考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而過去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對問題的設置缺乏明確的目標,甚至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只要能提出問題,就都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一觀念顯然是錯誤的,即使是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也分為有效提問和無效提問,所謂有效提問,就是以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索,繼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而無效提問則與之相反,僅僅是促使學生機械地回答教師的問題而缺乏相應的思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提問環節上要加強問題設置的質量,在問題內容上要貫徹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做到問題的提出能使學生的思考有的放矢,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探索熱情。
2.3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創新教學形式
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對構建科學高效的高中語文教學有很大幫助。在傳統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上過于單一,導致語文教學呈現模式化,課堂氛圍也變得嚴肅甚至沉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始終得不到激發。因此,未來在針對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中,教師應注重對教學形式的拓展,以學生的視角為出發點,對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重新組織。例如,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教師要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過去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把教學目光更多放在了教材上,在教學內容上僅僅圍繞教材展開,更多是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反復的理解,缺乏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使學生的文學素養被局限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未來教師要做好對閱讀內容的延展工作,通過開創課外閱讀環節或者小組討論環節等形式,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的形式,來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也通過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實現了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極大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摒棄傳統語文教學中,認為語文教學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考試測評中的成績這一錯誤理念,要認識到語文教學不僅是為了應對考試,更為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文學積累,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拓展自身的眼界,利用互聯網資源,加強和其他優秀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為語文教學的創新打下基礎。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改革給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為順應素質教育的推進,高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時俱進,緊跟教學發展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注重學生語文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揮,為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語文課堂不斷努力,從而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薄其濤.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57):19-20.
[2]劉權輝.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教師,2021(19):34-35.
[3]王丹妮.基于群文閱讀的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延安大學,2021.
[4]姚冬霞.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新型互動探索——以《勸學》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1(18):179-180.
[5]肖玉蘭.試論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D].上海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