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要:圍繞當今學生面臨的自我認知、學業及高考志愿填報等問題存在諸多困惑,明確并思考學生自我探索與職業探索的重要性、緊迫性及意義,運用九型人格指導學生進行探索。
關鍵詞:九型人格;學生;高考志愿填報;自我探索;職業探索
根據近期大數據調查統計顯示,近年來大學生就業絕大部分的人最終所選擇的職業與自己所學的專業不對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作為一名高中一線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培養,有太多的感慨,基于職業與專業不對口的現象,本人也有一番思索,也嘗試著去實踐,以期能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給予自己的學生有效地指導,讓學生踏實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一、自我探索與職業探索的重要性、緊迫性及意義。
參考研究者相關文獻所提: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項針對初三和高三學生的調研顯示,高三學生對高考志愿中專業的了解程度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為75.2%,初三學生只有11.4%的城市學生和7.1%的縣鎮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從容就業。
而筆者針對縣域區級示范性高中——賓陽中學學生高考志愿填報的問卷調查關于學生對心儀的大學和所想填報的專業了解情況,如圖顯示:
在130位問卷學生中,對自己心儀的大學和所想填報的專業很了解的只占6.1%,大部分學生只是一般了解甚至不了解。填報高考志愿時,大部分學生優先考慮的是學校,比例占51.5%,超過一半的學生,而只有26.9%的學生會優先考慮專業。因此,對于這樣的現象,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們進行自我探索,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并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職業探索,讓他們意識到自我性格興趣氣質等與職業的匹配以及進一步自我探索,對自己、對院校專業做好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是非常有必要、非常重要的。
引導學生樹立自我探索及職業探索意識,利于學生進行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職業方向,利于學生科學有效合理的填報高考志愿,考取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指導學生自我探索
1.找出自己的優缺點,優劣勢,障礙及機會
2.了解自己的家庭環境:如父母職業、文化、氛圍、經濟狀況
3.了解自己的性格
(1)“四選一”心理測試:手機 毛巾? 錢包? 鑰匙
用這個簡易的心理測試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讓學生快速對自己有個初步淺顯的認知,給學生直接有效的引導。
(2)九型人格簡易測評性格與職業匹配
學生在認真完成九型人格簡易測評后,對自己的所屬類型和職業性格會有一個大體清晰的了解,也便于學生加強對自我的認知、學業的規劃、職業規劃及努力方向進行評估,為今后的高考志愿填報中學校和專業的選擇提供參考方向。
三、明確職業規劃與學業規劃的關聯性
1.引導學生以目標為導向,以結果為追求及奮斗方向。
2.明確學業是為職業所準備的,也是職業、人生發展的基石。
四、引導學生進行職業探索
1.分清職業與工作的概念
(1)職業是指從業人員為獲取主要生活來源而從事的社會性工作類別。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職業=職能*行業,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職業。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定義:職業包含十個方向(生產、加工、制造、服務、娛樂、政治、科研、教育、農業、管理)
(2)工作的概念是勞動生產。主要是指勞動。勞動生產是可以創造價值;而勞動可以創造價值,也可以不創造價值,如無用功。工作只是我們職業生涯過程當中某個點,而職業生涯則是站在職業的角度對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歷中的行為和活動的考查。
2.了解職業與人生的關系
(1)引導學生思考:職業對人生產生哪些影響?明確職業是實現人生發展、價值的平臺。找職業如同找男女朋友,找對平臺、跟對人,很重要!
(2)啟發學生尋找人生的榜樣、教練、導師。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去尋求發展方向,并為之積極努力奮斗。
3.職業種類及其性質。引導學生課外主動去了解職業種類及其性質,便于自己做出判斷選擇。
4.職業性格、職業環境。運用九型人格測試測評自己的職業性格,并了解相應的職業環境。
5.職業能力。了解相應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分為可遷移和不可遷移兩種。可遷移能力如溝通、組織、演講、親和等能力,這在任何職業領域都需要具備的。不可遷移能力指學科專業,如:會計、英語法律、心理咨詢、醫療等,這是在專門的職業領域中需具備的技能。
6.職業興趣。興趣即我喜歡的職業,但是要明確喜歡并不等同于適合。比如有人喜歡律師這份職業,但他的職業性格與這份職業并不匹配,說明他是不適合從事律師這份職業的。
7.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就是你從事職業的價值,你從事的這份職業能不能給你帶來認同感和自豪感。
8.職業認知。很多職業只是一個統稱,還有很多具體分工。比如警察這個職業,按部門所屬的警種可分為:公安人民警察、司法警察、國安警察,按工作內容區分的警種有民警、交警、刑警、特警等。
9.給學生布置關于職業探索的作業:
(1)今年內對父母、親戚的職業、工作進行了解、探索
(2)在一年內完成目標職業探索
①職業探索主要內容:
職業名稱、行業屬性、職業環境、職業文化氛圍、職業發展路徑、工作崗位(職務)、崗位描述、薪酬待遇、職業興趣度、職業匹配度等。
②初始、抽象的職業探索。
五、探索成效
學生們在完成了九型人格簡易測評之后,基本對自己的職業性格有了一個初步認知和了解。對于職業探索的作業完成非常認真,同時真正引發學生積極主動開啟自我探索之旅,達成初始探索目標,較好地給學生植入了自我探索及職業探索的意識,學生已經有意識地開始了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職業方向,開始認真去了解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打好基礎。
參與九型人格測評的學生有236人,我們抽取了部分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
參考文獻:
[1]吳玉海 趙鑫?《研究九型人格模型,探索性格缺陷的彌補策略》 學術期刊 《中外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4年5期
[2]來自360搜索,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 932297-985485.html
[3]來自360搜索,360百科https://baike.so. com/doc/133744-141299.html
[4]程遠國 《淺析九型人格理論在高校就業創業指導中的應用》學術期刊 《人才資源開發》 2017年20期
[5]胡斌 李曉歡? 《九型人格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中的應用》學術期刊 《考試周刊》 2012年80期
[6]趙柯《現代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書籍數據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2-07-01
[7]陳洋《人物志一日一品》《第三章 流業——不同職業適用不同的人格類型》哈爾濱出版社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