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習華
教書育人是一項科學的、系統的、精密的工程,作為教師,我們顯然不能滿足于機械般的知識傳授,更要善于發現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力求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予以合理解決。只有做到了這一點,老師才能在不斷解決問題和歸納總結中領悟教育的真諦,進而把教師工作做得更好。因此,我們要重視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不能讓它們輕易溜走。
一個周末,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小練筆,要求他們寫一篇以“與眾不同的人”為主題的作文。我本來認為,七年級的學生對這類寫人類型的記敘文應該相當熟悉,不會有什么大的問題,可是,星期一那天交上來的作業卻令我震驚。幾乎一半人的作業毫無新意,寫的都是父母對自己的愛、老師照顧生病的學生和同伴具有某種品質等等,絲毫不能體現“與眾不同”這四個字。
我走進教室,向學生說到:“大家這次的小練筆寫的不夠理想,有些人跑題了,不符合作文要求。你們是沒有認真審題,還是沒弄懂‘與眾不同的含義?”“我們知道‘與眾不同的意思......”前半句他們回答得異口同聲,后半句卻沒了聲音。再仔細一看,部分人臉都紅了,眼神里露出了愧疚。我意識到逐個詢問效率低且不太合適,于是讓每個人都在小紙片上簡單地寫下此次寫作的得失。
搜集整理后,我總結出了兩個原因:部分學生心里沒素材,也不想動腦筋,就把以前老掉牙的事例搬出來應付;還有一些學生不太會運用寫作方法,材料與寫作目的不能完全對應,所寫的事不能很好體現人物與眾不同的形象。作文可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現在發現了這兩個問題,到底該怎么辦呢?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在日后的作文教學中加兩個環節,一個是全班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寫作素材,另一個是作文批改后要及時指導他們總結寫作方法。
第二天,我在課堂上對學生引導到:“寫與眾不同的人的作文很簡單,我現在先舉一個例子,希望你們每個人也想兩個,之后大家一起交流,豐富自己的寫作思維,可以嗎?”學生們興奮地點了點頭。我高聲說道:“我準備寫淘氣的弟弟,他的淘氣還真的與眾不同哩!弟弟愛演戲,他自己先拿了媽媽的錢買零食,當媽媽追究時卻誣賴我,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和‘委屈,弟弟甚至故意用蒜熏自己的眼睛,弄出一副淌眼抹淚的樣子。當母親責備我時,弟弟用手蒙住臉,隔著指頭縫向我眨眼睛、做鬼臉、伸舌頭,讓人哭笑不得......弟弟還喜歡捉弄人,有次我因為有事而沒陪他玩,他竟然悄悄地把自己的臭襪子塞在我枕頭下。”
聽了我貼近生活而又幽默的素材,學生們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了。經過七八分鐘的思考,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一個同學說:“我要寫同桌,因為他總愛‘吃虧。分衛生區時,別人都躲著最臟最累的那塊,他卻為了磨礪意志而主動選那里。為了給媽媽買生日禮物,他通過假期幫商家發傳單和賣可回收垃圾賺錢,可那次為生病的同學捐款時,他卻捐的最多。”當這位學生的話音還沒落下,另一名同學站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說到:“我要寫愛干凈的姐姐。她每天早上都洗頭,就是感冒了也不停,媽媽勸也沒用。她還愛打扮,經常用一些不知名的化妝品,老師說了很多次,她才有一些小的轉變。姐姐對穿衣也比較講究,下雨后跑操時小心翼翼,生怕弄臟了鞋子,衣服上一旦有污垢,回家后就立馬換掉......”你一言,我一語,全班學生都打開了話匣子,連個別平時回答問題不積極的學生也開了口。經過這場頭腦風暴,全班學生極大地豐富了此次作文的寫作素材。
當練筆本發下來后,我又提示他們要根據批語分析自己的作文,總結出經驗教訓,確保以后不再重復犯相同的錯誤。我語重心長地說:“大家要重視批改后的作文,不能不痛不癢地放過。我想大家從這次作文中能明白這點兒寫作方法:寫人作文的結構基本上是‘眾星拱月式,也就是通過一系列細節豐富的事來突出人的某個特點,而這個特點需要緊密對應作文要求和你的寫作目的。”同學們信服地點了點頭。 這次經歷讓我印象深刻,從此,在加上這兩個環節后,我們班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
“教而不思則淺,思而不解則空”,是呀,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多發現問題,多思考問題和多解決問題,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助推著學生的進步。既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呢?F576F4FA-76D1-4E4D-852A-D3F352E2AF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