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
游戲實錄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同時,課程游戲化的理事長虞永平教授強調游戲的精神:自由、自主、愉悅、創新。為了領會《綱要》和游戲的精神,把理論靈活的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在幼兒園一日的工作中,我留心觀察孩子們在各項活動環節中的具體表現與反映,尤其注重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
今天王心語早晨來園進班時,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游戲插牌插入了“華仔發型”角色游戲的標記箱內。游戲活動即將開始,游戲前老師引導幼兒回憶了上次在游戲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存在著的問題,和孩子們共同商討后,和孩子一起提出了今天游戲活動的新要求、規則。只見王心語走進了角色游戲“華仔發型” 的環境中,她簡單地收拾、整理了理發店內的物品,將理發用具一一進行了擦拭后,一邊穿上了理發師的工作服,拿起了電吹風、
各色發夾、彩帶、假發,一邊與從門前來來往往路過的行人打招呼:“快來美發呀!我們店里最新推出了最潮最酷的時尚發型,走過路過可千萬別錯過哦!我們的美發技術可是一流的,不信來試一試吧!保證你滿意,發型設計不好看不要錢”,在她的吆喝宣傳之下,果然有效果,幾個“愛美一族”的女孩子經不住誘惑走了進去,想嘗試體驗一下。
苗苗翻開了桌上發型秀的書,一頁一頁的翻看,指著其中的一頁說:“我想做這個明星發型”。王心語馬上熱情相待,對其說:好的,最近有好幾位美女和你一樣,選擇了這樣的明星發型,這種發型很有特色:好看、大氣、上檔次!你真有眼光呀!說完并像模像樣的拿起吹風機為她塑造發型,用橡皮筋扎了個馬尾辮,選了幾個彩色發夾固定發型,最后插上了彩色綢帶,苗苗照了照鏡子后滿意地點了點頭。此時站在一旁的胡雅靜急著說:“等會,我要參加小舞臺的歌舞演出活動,我也想做一個漂亮的發型,但你要做得和美容書上第10頁的發型一模一樣,頭發也要是彩色的。”王心語一時為難起來,說:“這里沒有染發劑,我給你戴上兩個假發圈吧,也很好看的。”胡雅靜一看說:“黑色的我不要,有顏色好看一點的假發嗎?”王心語猶豫了一下說:“沒有!”當得知沒有時,胡雅靜只好失望地離開了理發店。王心語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后,理發店內的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雖然理發師在熱情地招呼著,但沒有人理睬、沒有人上門關顧,生意似乎不太理想。只見:王心語愁眉苦臉、沒有精神!
現象分析
從美發店游戲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戲的主題擴展,情節得到了發展。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也由直覺行動性開始轉向具體形象性的思維,比起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情節要復雜。首先,理發師能向客人作介紹且會用語言招呼客人,用語言與同伴交往;其次,中班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能認真扮演角色,并且還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再次。孩子們學會了模仿生活中較熟悉服務行業中理發店的具體工作程序和行為;隨便離開崗位的現象也減少了,因為他們在游戲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從游戲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現有的游戲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的,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在華仔發型角色游戲中的小道具顯然顯得有點貧乏。
采取措施
1.教師適時介入指導,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適時介入幼兒的游戲之中。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華仔發型。我對理發師說:我想洗頭發,理發師熱情的招待了我,幫我按照實際社會生活中理發師給顧客洗發的順序為我服務。我有意表揚了理發師的技術態度好,路過的孩子耳濡目染了我的表現后,個別幼兒也走進了華仔發型,我還以角色的身份走進娃娃家做客、進行走訪,有意識的說:寶寶的頭發有點長了,天氣越來越熱了,寶寶的長頭發不舒服呀!怎么辦呢?“爸爸媽媽聽我這么一說,準備帶寶寶去理發店理發”。
2.材料的投入,我有意說:“美發師,今天帶來了自己做的假發圈,你看好看嗎?”王心語見了忙說:“這發圈真漂亮,顏色鮮艷能戴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用彩色毛線、彩帶做的假發圈,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我邊說邊將發圈戴在了頭上。于是,王心語專門根據我的要求為我設計了發型。正梳著頭發準備夾發夾的時候,突然我故意叫了起來:“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這彩色假發圈先放在你這里,我等一會兒再來好嗎?”經我如此一說,她馬上點頭表示了同意。當我離開后觀察到,王心語又將此發圈給其他孩子戴上了,孩子們相當喜歡,并表示可以到“百寶箱”取一些半成品材料準備自己動手做些彩色假發。王心語后來還主動外出宣傳呢。此后,在華仔發型出現了“美發區”,并提供了便于孩子取放的充足的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對自己制作的“美發用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連一些動手能力弱的孩子也積極主動爭著回家收集各種彩色毛線、綢帶,將其帶到班上用于制作假發。我發現了孩子們對此的興趣、需要后,在“百寶箱”中我有意識的增添了類似的材料。同時,在孩子們的集思廣益下,“美發用品超市”的游戲主題也開始萌芽了。
效果反思
角色游戲在幼兒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培養幼兒的社會性合作意識。在這一游戲案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幼兒自主性游戲中老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號施令指揮者的角色而是游戲活動中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變化,了解他們的興趣與需要,通過觀察游戲了解幼兒,通過環境材料的創設和教師適時的介入支持引導,幼兒自主創造性的進行游戲。游戲中,當觀察到美發店生意出現了冷清的現象后,我以游戲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動采用游戲性的語言參與到孩子們的游戲中,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游戲的合作性發展,體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由于孩子們玩游戲還是停留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之上,沒有動腦筋去創新,膽子還太小,沒有放開,不會選用替代物。我及時提供、調整了游戲材料,且為幼兒提供百寶箱,里面有一些適合做彩色假發的半成品,半成品可以引導幼兒進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讓幼兒能夠自由、自主、創造、愉悅活動,體現了課程游戲化及《綱要》、《規程》中的游戲精神。以后,游戲活動中要重點引導孩子動腦筋去創新,選用替代物,為幼兒提供創新合作的環境、機會。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發展,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