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順 孔首珍 宋湘琴 徐晚寶
摘要:隨著現代新課程革新的進一步深入發展,越來越重視“生活教育”的有效教學。有效運用“生活教育”理論進行學生的課程教學,強化“家校共建”活動,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種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在生活的學習中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學習品質。本文以家校共建的好處展開論述,就如何有效提升家校共建,在生活教育中教授學生相應的理論知識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生活教育”理論;“家校共建”活動;理論實踐
引言:學校教育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效能,所以需要教師有效利用“生活教育”理論開展相應的課程教學,從而進一步實行“家校共建”活動,在“家校共建”活動中強化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家校共建的好處
(一)推動學校系統了解學生的要求
了解學生的要求是現代教育的基礎,只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學生的具體要求才能根據學生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方略,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以此進一步強化和提升教學的效能。家校共建最主要的是家長與學校之間形成密切的聯系,通過家長與學校的交流合作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和學習特點,這樣才能系統的了解學生,依據學生的特性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
(二)改善學習環境
學生在什么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就會培育學生什么樣的學習效能。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影響重大,所以需要學校重視學校內部環境的改善,讓學生在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和提升,這也需要家長在家庭中給學生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確保學生在家學習時不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家校共建的措施
(一)創建家庭訪問活動
家庭訪問活動,即家長。通過教師去到學生的家庭里調查和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并且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建議。要想進一步完成家訪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向家長提出相應的問題,按照家訪的要求和標準開展家訪活動,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相應的建議。這需要教師在家訪之前確定家訪的目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克服什么樣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尊重家長,心平氣和的與家長交流溝通,聽取家長提出的意見,這樣家長愿意與教師分享學生在家的具體狀況。教師在創建家訪活動時需要對學生有更系統和全面的了解,在家訪對家訪的狀況進行反思概括總結,做好筆記,分析自身在家訪中是否達到了既定的家訪標準,其在家訪中運用的語言以及方式是否合理,從而進一步強化教師的家訪水平。
(二)設置“接待日”活動
“接待日”活動,即家長會或者報告會等。通過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家長會能夠讓家長對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在校的表現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能讓家長了解到學生在校期間學校舉辦的活動以及學生的參與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家長通過了解學生在校的具體情況對自家孩子的學習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教育,以此促進孩子的健康向上的成長。學校在開展相關“接待日”活動時首先要確定“接待日”活動的時間和地點,確定“接待日”活動的主題以及其主要表現形式,確保每一名家長都能參加接待日活動中,從而達到較好的活動效果。在“接待日”活動中需要教師強化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了解到更多有關學生的信息,通過總結概括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想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解決。
(三)開展“開放日”活動
家長對學校教學、教育的了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校工作的有效進行,提升學校教學的品質。開展“開放日”活動最主要是家長充當“志愿者”,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活動,讓家長對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需要家長幫助教學更好的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開放日”活動可以通過有效呼吁家長參與“開放日”活動中讓家長與學生一起上課、看書,幫助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計劃,與學生一起參與課外學習活動、校園會等活動,從而更好的體驗學生在校的學習狀況。學校開展相關“開放日”活動需要明確“開放日”的主題,并且要開展多樣化的活動,通過向家長宣傳和講解相關育兒的知識讓家長轉變其教育理念,確定自身的教育方式,強化和提升自身的身心素質,從而進一步發揮家庭教育的有效優勢。家長開展“開放日”活動需要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一名家長都能抽空參與“開放日”活動中,根據現代家庭中教育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教育方法,讓家長知曉如何有效開展家庭教育。
三、家校共建的影響
家校共建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讓教師得到家長的支持和信任,從而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的課程教學。教師在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中,需要尊重家長的想法,聽取家長提出的意見,并且發現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以此強化教學的效能。家長是孩子的首位教師,家長素質的高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素質,所以家長在家庭中要做好表率作用,有效強化和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從而更進一步培育孩子的學習思維。家長通過家校共建能夠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中的具體情況,轉變其教學理念,了解和熟知相應的教育方法,從而轉變教育方式,讓孩子健康向上的長大。家校共建能夠讓學校意識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學校與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創新性和想象力,從而進一步強化孩子的想象空間,最大限度的釋放孩子的想象力。
結語:綜上所述,在中小學的教學中需要強化家校共建,以此進一步增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密切聯系,家長也能在家校共建中了解到自身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并且根據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調整其教育模式,從而更好的激發孩子的學習思維和能力。家長和學校有效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情況,以此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高松. 解密成長密碼,煥發生命光彩——從"到天臺上去"說開去[J]. 生活教育, 2014(15):2.
[2] 謝海清, 游連斌. 實踐"生活教育"理論 開展"家校共建"活動[J]. 福建陶研, 2004(F10):82-85.
[3] 謝海清, 游連斌. 實踐"生活教育"理論 開展"家校共建"活動[C]// 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秀論文集. VIP, 2004:82-85.
[4] 謝海清, 游連斌. 實踐"生活教育"理論 開展"家校共建"活動[J]. 福建陶研, 2004(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