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霞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在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價值。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202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食道癌患者,經治療后,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35人一組。對照組行常規延續性護理干預,觀察組行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比其并發癥情況及生存質量。結果:經不同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并發癥明顯少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可減少食道癌術后患者并發癥情況,提高其生存質量,利于康復,值得運用。
關鍵詞:4C模式;延續性護理;食管癌;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7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前言
食道癌又稱為食管癌,為腫瘤科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治療該疾病方式較多,如手術、化療、藥物治療等方式[1]。據流行病學顯示,我國為該疾病高發國家,同時也是食道癌高死亡率國家之一,且北方患者多于南方,男性多于女性,40歲以上患者居多[2]。臨床多采用食道癌根治術治療,即對癌變部位進行切除,流程包含切除腫瘤、腫瘤上下端適量的食道、胃切除及周圍組織、消化道重建等步驟。為保證療效,科學有效的護理必不可少,本次研究則采用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患者資料
選擇我院202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食道癌患者,經食管癌根治術治療后,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男性25人,女性10人,年齡為45-74歲,平均年齡為(48.63±1.74)歲,食管上段病變15例,中段病變12例,下段病變8例;觀察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為42-69歲,平均年齡為(46.27±1.34)歲,食管上段病變10例,中段病變14例,下段病變11例。對比患者年齡、性別、患病部位等資料,結果顯示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中參與對象均自愿或家屬同意并簽訂同意書。
1.2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經根治術治療后,按分組予以不同護理模式,詳情如下:
對照組:該組別患者經治療后,采用常規延續性護理,如發放健康手冊、指導用藥、飲食、運動等,出院指導、護理并發癥、后期隨訪(電話或登門)。
觀察組:該組別患者經治療后,采用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詳情如下:
全面性:患者出院前,醫護人員對其心理、家庭、術后恢復、經濟壓力等進行分析,制定適當的恢復方案,并建立個人檔案,統一管理。將恢復方案中的自我管理、康復訓練進行拆分,形成包含時間、頻次、內容、注意事項的詳細文件,并要求患者嚴格按照文件內容執行,通過微信或群聊的方式,定期匯報康復情況,由專業護理人員評價并記錄跟進。
協調性:建立三位一體化(醫護患)延續性護理模式,主導位置由護理人員擔任,建立信息交流群(微信或QQ群),護理人員在群里發放術后恢復方案,定期上傳術后相關知識,可一周2-3次,醫護患在線交流,直至患者康復。
延續性:社區與醫院合作,患者出院時,將患者資料告知社區衛生中心,同時將社區醫生、護理人員介紹給患者,社區方監督患者后續康復進度,若出現緊急情況及時聯系院方。
協調性:建議患者家屬參與后期護理,對其相關知識進行培訓,在患者居家康復期間起到監督與協調作用,整個延續性護理干預時間為半年,除線上交流外,可固定一周一次電話跟進,登門拜訪等。
1.3觀察指標
經根治術治療后,予以不同護理干預,干預時間為半年,對比患者并發癥情況及生存質量評分。生存質量采用EORTC QLQ-C30 (version 3) 生活質量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該問卷表包含認知、軀體、情緒、社會、角色功能等項目,總分值100,患者生存質量與分數成正相關。并發癥概率=×100%。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經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對比,計數資料以[n,(%)]表示,卡方進行檢測,計量資料以(x±s)表示,t值進行檢測,P<0.05表明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為(85.25±2.61),僅1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并發癥概率為2.9%;對照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為(72.16±2.15),其中3例患者肺部感染,3例患者胸腔積液,并發癥概率為17.14%。對比患者并發癥情況,結果顯示(x2=11.245,P=0.001);對比其生存質量評分,結果顯示(t=22.902,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食道癌即發生于食道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病因較多,如亞硝胺刺激、遺傳,飲水、糧食、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吸煙、喝酒等。咽下梗噎感、胸骨后疼痛、食物滯留感染等為該疾病的癥狀。食道癌根治術為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該術式為創傷性手術,治療效果可觀,但并發癥較多。有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確保療效。
延續性護理指采用一系列措施確?;颊呶挥诓煌瑘鏊ㄡt院、家庭)受到不同水平的連續性護理,由院方制定出院計劃、患者歸家或社區后的延續性指導及隨訪。4C模式指全面性、協調性、延續性、協作性等方面,通過多方面干預予以患者優質護理。本次研究則采用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對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對照組并發癥明顯多于觀察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食管癌根治術后護理中行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可減少并發癥情況,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運用。
參考文獻:
[1]李兆平.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食管癌根治術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3):145-147.
[2]陳婷婷,謝汝慧.基于4C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在食管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7):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