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梅
摘要:目的:探究孕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時,為其實施整體護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我院納入研究的7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組,對照組(一般護理),觀察組(整體護理)。結果:不同護理開展后對比,觀察組血壓控制情況指標、護理滿意度指標、護理依從性指標皆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相比一般護理,整體護理開展效果更好,患者血壓控制良好,對護理的滿意度和依從性較高,研究有較大推廣價值。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整體護理;血壓控制情況;護理滿意度;護理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在我國此疾病的發病率較高,為9.4%,目前,隨著公眾對此病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使得治療有效性分析成為醫療人員的重點研究方向。此疾病患病主要與遺傳、免疫適應不良和胎盤缺血情況有關,常見治療方案較為保守,所以醫療人員重視護理干預,想要以此提升治療效果[1]。一般護理方案在實際情況下較為常見,但在舒適度和心理狀況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疾病穩定。整體護理以“整體”二字為護理重點,此方案下的護理人員重視患者需求和護理程序,使得開展期間護理系統更加規范和全面,保證患者多方面需求得到滿足[2]。本文以血壓控制情況、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依從性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兩種護理方案的實施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選取年限:2019.1-2021.12;例數:7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組)。排除標準:患其他重癥疾病,且患者無法配合治療;因傳染性疾病急需隔離;合并多種慢性疾病;身體情況較差,需要進入ICU。納入標準:主動入院就診,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接受護理干預方案;意識清醒,情況穩定;家屬陪伴,積極配合。對照組(35例):年齡20~31歲,平均(26.01±2.51)歲。觀察組(35例):年齡21~32歲,平均(26.03±2.76)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可對比,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一般護理。護理人員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并安排患者盡量入院,同時聯系治療人員,了解患者疾病情況和心理狀況,并在確定治療方案后,向家屬和患者詳細說明,入院后做好疾病監測,維護好病房秩序,做好診療記錄,規范完成輔助工作。
1.2.2 觀察組
整體護理。(1)護理前基本信息收集: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接診患者,并帶領患者和家屬到相對私密的空間中,主要對以往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解,并詳細記錄患者需求,同時穩定患者心態,指導其相信醫療人員,并告知基本的醫療費用和住院時間等。
(2)計劃護理程序:在明確患者情況和需求后,對此疾病的一般護理內容進行分析,協同其他護理人員共同討論一般護理的不足,并由主管護師帶領,提出詳細的改進方案,彌補不足,預設護理目標,再次收集資料,試用護理方案,收集反饋信息,再次進行改進,結合患者及家屬評價,確定護理對策。
(3)心理護理:向家屬了解患者懷孕前、懷孕后、疾病確診前、確診后四個階段心理狀況,分析不同情況對患者情緒的影響度,從而前瞻性地制定對應的心理護理對策。若患者出現不良情緒,與懷孕和疾病雙重因素有關,便需要實施規范的情緒引導,促使其接受當下情況,并引導其學習知識,了解簡單的情緒調整辦法,并加強陪伴和交談,舒緩心理壓力。
(4)病情監測以及用藥指導:制定病情監測表,內容包含血壓、體重、痙攣程度頻率等,監測過程中,制定對照報告,共享信息,促使所有參與人員對患者情況一目了然。另外,在監測中根據實際情況,實施用藥干預,比如高血壓情況,則需實施降壓處理,并預防子癇,而一旦患者出現呼吸抑制、低鉀血癥等情況,則需第一時間進行對癥處理。
(5)對癥干預:若患者出現子癇抽搐,則需進行終止妊娠或保守治療,另外,一旦情況嚴重,身體較差,則需進行營養支持,預防營養不良。若患者情況穩定,實現順利分娩,則需避免分娩后不良情況,并實施哺乳指導,促使患者盡快學會母乳喂養。
(6)舒適護理:在進食過程中,需要避免誤吸情況,所以護理人員可提前調整患者體位,并經常觀察口鼻分泌物情況,避免誤吸風險。另外,需要保證病床衛生,并對患者陰部進行清潔護理,而在實施過程中需注意患者隱私,增強安全感。除此之外,若患者情況較差,需長期臥床,則需重視壓瘡,規范實施翻身和手法按摩。最后,需要在患者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鎮靜干預,并避免患者出現自殘行為,預防咬傷等。
1.3 觀察指標
(1)血壓控制情況指標判定:分析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指標越低且趨于穩定,表明患者血壓控制較好。
(2)護理滿意度指標判定:記錄每組患者對護理的主觀感受,最終分為非常滿意(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了解度上升,血壓控制較好,情緒穩定,積極生活)、比較滿意(高血壓情況相對恢復,存在情緒波動,但有效干預可穩定)、不滿意(不了解護理價值,存在不良情緒,疾病治療受到嚴重影響)人數,計算每組總率,數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3)護理依從性指標判定:分析每組患者工作配合度,將情況分為完全依從(護患之間交流良好,患者十分聽從護理人員指導)、基本依從(護理期間比較認可護理內容,雖對部分工作存疑,但對護理價值十分認可)和不依從(完全不配合護理工作,存在轉院想法)三種,計算總依從率,數值越高表明護患之間十分和諧。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分別實施t檢驗與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血壓控制
開展后,觀察組血壓控制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開展后,觀察組總滿意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依從性
開展后,觀察組總依從結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妊娠期特有疾病,若孕婦患病,會影響母嬰健康,甚至導致不良結局,且此疾病治療周期較長,疾病影響力度較大,所以,醫護人員重視疾病治療效果,以求患者在治療期間有較好的治療感受,因此,醫護人員發現了有效護理的開展價值。目前,一般護理應用廣泛,但發現在其實施過程中,易產生多種因素干擾治療效果的情況,導致疾病反復,影響分娩結局,因而護理人員需重視一般護理的不足,轉變護理思路,將患者需求與實際情況相聯系,使患者認可度和滿意度上升,提高工作配合度,改善預后。
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觀念,此護理重視臨床護理管理和疾病康復理念,以求讓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到護理工作的有序性和重要性,從而提升患者對疾病和工作的認識,進一步促使患者形成整體化自我保健思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使疾病穩定,治療效果顯著[3]。
經觀察組整體護理開展后,本組患者血壓降低,舒張壓和收縮壓穩定,表明此護理可提升治療效果,前瞻性的預防不良情況,促使患者身體恢復,分析原因,發現主要與心理干預、病情監測以及用藥指導等方面有關;經整體護理干預,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依從性數值較大,表明此護理滿足患者需求,改善護患關系,使得患者情緒穩定,對醫院的認可度較高,分析原因,發現此護理中舒適護理干預降低了疾病癥狀和妊娠期不良反應對身體及心理的影響度,實現了全面的保障性護理標準,促使康復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想要改善不良結局,使得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情況穩定,可在護理干預中,重點選擇整體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1]張小倩, 李秋俠. 基于量化評估策略的預防性護理干預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J]. 血栓與止血學, 2021, 27(6):1044-1046.
[2]肖媛媛. 心理護理臨床路徑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態,并發癥及母乳喂養情況的影響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17(7):926-929.
[3]李瑞梅, 王莉. 綜合護理對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24):4203-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