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琴
摘要: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進行“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交際活動,需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合理安排學生的閱讀活動,加強對此種教學方式的動態管理和調節,充分反映了“自主選擇”的原則,以調動學生的任務群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完成的任務。
關鍵詞: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
前言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媒介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讀者對信息的理解與表達方式都在悄然改變。當今,媒介的傳播越來越深入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因此,媒介素養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它也引起了很多高中語文老師的注意,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實施中,使高中語文老師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任務群體教學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一、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設置存在問題
(一)設置態度欠缺端正
在“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中,要有一定的教學條件,實施“教學設置”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但是,在高中語文的“跨媒介的閱讀和溝通”的任務組教學中,有些老師對課程的設置不正確,結果是,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任務組在實踐應用方面存在不足,致使其在實踐應用方面存在許多缺陷。在高中語文教學任務組建立之初,有些老師不能從學習者的視角來考慮問題,只憑自己的思維和方法來安排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到很大的負擔,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有些老師在課堂上不能適應這一教學方式的特征,還在固守原有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迫使他們進行閱讀,這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基本原理相背離,難以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設置體系缺乏健全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組的教學安排上,要在各層次上貫徹實施,并根據其形成的不同因素進行相應的調節,從而提高其在教學中的作用。但是由于高中語文閱讀任務群設置機制還不夠完善,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適當的彈性調節。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組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要求師生更多地溝通,如果不進行合理的建構,則只會成為一種形式化的閱讀。采用高中語文的閱讀任務群教學模式,也要考慮到某些特定的條件,而我國的教學也在不斷地變化,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教學方式設置,那么就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從而使這一教學方式的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二、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實施途徑
(一)端正運用“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
“模式態度”應當說,采用“跨媒體閱讀和交流”任務群教學模式,的確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是,它也是必要進行的。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從里到外進行改革,精心設計“跨媒體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教學模式。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例如,要考察學生的普遍特征和他們的閱讀偏好,并考察近年來全國高考對語文閱讀試題所做的研究,建立這樣的教學模型。同時,要結合學生的閱讀和學習現狀,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制定出相應的閱讀任務群設置,通過加強的教學引導來提高他們的閱讀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二)合理設置“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模式
從單一的書籍到群體的閱讀,是“跨媒體的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教學模式的一個突出的表現,同時也是一個更深入的閱讀活動。新一輪的新課改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要從多種角度來看待和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群文的閱讀,不僅要建立一個群體的組合,而且要建立一個類別的書籍建構。例如,教師在教授《師說》的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們正確理解《師說》的同時,也要采用“跨媒體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教學模式,推薦學生們多讀一些與《師說》相近的作品,如明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其思想與《師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這也是一篇關于學生的學習態度的文章。因此,必須合理地設計“跨媒體的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教學模式,并使其充分運用現代媒體,在網絡上尋找與語文課本相似的文章,開展“跨媒體閱讀與交流”活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閱讀的方式和策略,激發他們進行“跨媒體閱讀與交流”,凝聚閱讀的情感,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三)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教學模式進行動態管理與調整
采用“跨媒體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教學,將會包含大量的知識,并隨著閱讀的內容而進行相應的變化。因此,必須對“多媒體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教學模式進行動態的管理和調節。實施自主式閱讀是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教科書所提供的閱讀教學,未必會輕易更改,但要做到“多媒體的閱讀和交流”,就需要將權力下放到每個人身上,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來決定要在任務群中選哪篇論文。因此,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的閱讀內容,而不能超出他們的意愿,因此必須加強對“跨媒體閱讀和交流”任務群教學模式的動態管理和調節,避免學生偏離目標。例如,教師在講授《勸學》時,在讀完了這篇課文之后,要指導學生們挑選出與該文本有關的內容,并進行任務群式的朗讀。教師們可以給學生們介紹韓愈《進學解》,也可以給宋濂寫《送東陽馬生序》,但也有人會去看孔子所著的《論語·學而》。這并不意味著,這些人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表揚,而且要指導他們把韓愈《進學解》與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以及孔子《論語·學而》一起作為任務群閱讀,使他們更好地了解《勸學》,從而使他們更好地了解這本書。
結語
在實施“跨媒體閱讀和交流”的任務群組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到其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尤其要對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特別是要把閱讀任務群的內容與所選的文本相對應,體現其科學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元.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理解和思考[J].語文建設,2018(28).
[2]袁學民,肖敏,譚洪先.“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教學難點與突破策略[J].高中語文,2019(8).
[3]滿春燕.“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的設計開發[J].基礎教學課程,2019(10).
[4]張露.多方合力跨界交流——對如何實施“跨媒介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的認識[J].語文課內外,2019(7).
[5]顧之川.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教材、教學及評價[J].語文建設,2018(34).
[6]任明滿,鄭國民,王彤彥.“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內涵、實施策略與挑戰[J].語文建設,201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