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龍
評課是學校教研活動的重要環節。高質量的評課,有利于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但在學校教研活動中,教師在評課環節無話可說的現象卻很常見。為使教師暢所欲言,提高評課水平,教師在參與活動時不妨嘗試“兩步”法,樹立“三觀”。
“兩步”中的第一步是做好聽課準備。聽課教師在得到教研活動方案后,要清楚教研的目的、意義、流程,了解聽課的性質、課型及研討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明確重難點、教法和學法;結合課標和相關媒介,加強理論學習,熟悉研究現狀,準備好聽課工具;調研執教教師的教學風格,授課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為后面的評課環節打下基礎。“兩步”中的第二步是把握聽課要領。教師在聽課時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既要關注授課教師的教學,還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意圖。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聽課教師聽課時應關注學生的學,更應結合點評內容做好記錄。
“三觀”,包括學生觀、對話觀和發現觀。首先,評課者要樹立破立并舉的學生觀。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課堂。評課者要抓住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的提升點,根據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環節的表現,對課堂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提出建議與對策;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習方法和探究問題的廣度、深度、梯度等方面進行評析,找到真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了解學生的想法。其次,評課者要有平等交流的對話觀。評課是執教者與聽課者的對話,既可以是學理分析,也可以是感性交流。評課者要深入了解執教者的育人理念、班級學情、教師教學設計意圖等,把一堂課置于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中去評析。評課時,既要恰當評價又要真誠鼓勵,調動執教者和參與者不斷探索的信心,更要注意評課的導向性和語言的藝術性。最后,評課者要有肯定個性的發現觀。每位教師都是獨立的個體,評課者要善于發現執教者的不同,幫助其找到個性與特色,使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評課者還要聯系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理論,對課堂中的典型問題進行剖析,從理論的高度尋找根源,思考改進辦法,促使執教者在問題研討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教研評課的目的是關注學生學習效果、促進教師成長、提升課堂效率。評課者應全面了解執教者和班級學情,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評析,提出解決方法,在實踐中感悟、提升評課水平,從而促進執教者提升專業能力。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