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帥
身處新課改的浪潮中,已經對初中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止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要與新時期的立德樹人的基本任務相一致。教育工作是學校工作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教學工作是相輔相成、互為表里,也就是所謂的教書育人。所以在新課改背景的要求下,班級管理工作更需要適應新形勢,班主任需要立足于現有環境下,使初中生的發展要求適應當前形式,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要科學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所以教育與德育,猶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
一、適當轉變角色,有溫度的“管”
現有階段下,對于學生心理及情感方面的引導,已經成為教育工作的重點。在班級管理中,尤其是縣鄉學校工作實踐中會有以下突出問題。例如:有相當一部分的留守、單親等特殊學生群體,生活中缺少家庭情感上的關懷,只能由其他長輩代為管理;學習中缺少融入集體的想法,導致成績遲遲難以提升。以這些特殊學生群體為出發點,班主任要在教學包括班級管理中加入情感,這樣才能夠有效化解這類學生心中的孤獨感,避免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從而帶動班級管理向好發展,才能使得學生有更好的發展。
我所教的班級有一名李同學,單親,其父外出上海打工,日常生活由其姑姑照顧,此為背景。在教學中我經常發現,他上課從不積極主動融入課堂,且經常在課上吃東西,與大多數同學關系都不算融洽……在觀察一段時間后,我決定“出手”,與其父親、姑姑多番溝通后,了解他過往的成長情況與生活經歷,做到了心中有數。終于有一天,在上午第一節數學課上,他吃東西“碰巧”被我發現,于是在課上輔導階段(確定他做完習題并且效果不錯后),我帶著事先準備的早餐和他去到了閱讀教室準備談話,以鄰家哥哥的身份,看著他吃完早餐開始了我們的談話。一個15歲的大男孩,終于敞開了心扉,向我傾訴了很多:明明很努力到深夜可不被姑姑認可,因為學到深夜早起困難不吃早點而被責怪……終于,在我的勸導與鼓勵下,他試著與姑姑一一解釋,不再頂撞、言辭真誠而禮貌,最終兩人化解了兩學期的心結。從那以后,李同學的臉上經常掛著笑容,也融入了班級大家庭,甚至還會早起為班級服務。
由此可見,帶有溫度的“管”,在學生的情感上會被認同,而適當的轉換角色,不再一味扮演講臺上、班級后、門窗旁的那個班主任,而是同樣敞開心扉,問題的結局會很暖心!
二、堅持立德樹人,有意識的“育”
在初中階段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必須有意識的在教育教學、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因為初中班級管理必定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有關德育教育的滲透在解決問題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成功運用滲透德育教育的事例告訴我,在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對初中班主任做好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的幫助非常之大,想要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有凝聚力的班級氛圍,都有著積極作用。
在不斷深化的新課改進程中,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德育的地位越發重要。良好的德育教育會極大的促進學生對思想道德知識的理解,更會使學生在學習思想道德知識的同時,培養出良好的個人素養,從而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就在初中,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滲透德育,不僅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認知,更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端正的三觀。
三、與時俱進,“管”“育”結合
基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班主任應充分了解所管班級的每一個人,將“管”“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科學的管理理念,進而能在最大程度上,制定出正確的班級管理制度,并能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潛移默化地在許多方面提高教育效果。
就拿我班的張同學來說,他可是不同于一般的問題學生存在,既有相對較高的素養,還有許多“小習慣”。相對活潑的性格卻時不時的與同學發生摩擦,明明大家都很安靜的聽課卻突然破壞課堂氛圍,憑心情決定學習態度導致成績忽上忽下……面對他出現的問題時,我總會先恢復班級紀律,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多方了解情況,然后和他以及當事人在閱覽室談話。我尊重任何學生作為獨立意義上存在的生命個體,尊重他們的人格,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陳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想說明,那就由我“破冰”。首先陳述客觀存在事實,不偏頗,在明確事實后,先“管”后“育”。按照同學共同制定的班規為參照,找到解決辦法,然后換位思考進行德育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生硬的解決問題,不帶有個人情緒的處理問題,先用溫度化解“嘴上的硬”,再用德育解決“心里的結”,既符合原則的處理問題,又不會使問題擴大化、持久化。“管”“育”結合已經成為我管理班級的不二選擇。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不斷平穩向好發展,當前時期初中班級管理,班主任也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做到自我革新,采用與時俱進的管理方法,必須切實提升初中班級管理效率。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階段,內心比較敏感,接受新鮮事物快,自我意識逐漸養成,逆反心理也已經顯現,這就給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的挑戰,而且這一階段的學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教師就需要在新時期運用和血的方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既要有溫度的“管”還要有意識的“育”,找到最佳的平衡點,“管”“育”相結合,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會在學生最重要的階段,打下最堅實的基礎,才會不負重托,給予學生最積極、最正能量、最有益的影響!